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号召,他认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个表现中带着必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成为全党必须解决的问题”。

——姚中国《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幅图说明其反映的思想潮流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毛泽东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的贡献。
2021-03-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当马克思主义还没有与中国的实践结合为一体的时候,急迫性曾是具有感染力的情绪。然而 超前愿望规划的改造中国的行动,没有一次不在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国情面前碰壁。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这个矛盾,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幅图反映的思想潮流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结合史实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2021-01-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路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中国近现代思路历程是
A.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B.东学西渐不断西化的过程
C.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D.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上面图片,分别说明各图反映的思想潮流及其历史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过程中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材料三1840年以来,中国人中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西方的先进文化……

材料四30多年前,在邓小平的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变法对中国近代化产生的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所述“自我疗伤”“猛药重治”各指什么行动?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革命道路是什么?该道路的起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图、乙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分析丙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4)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探索历程给你怎样的启示。
2020-09-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旭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引进两方先进文明成果,“求真理于世界”,努力探索救亡图存和富国强民之道,并从失败中不断地总结,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学”诸书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中卷:“西政”诸书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下卷:杂类之书游记、报章、格致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材料三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四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结合梁启超的观点,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时期分别有那些阶级或阶层提出什么思想并指导了什么代表性的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中卷”、“下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
(4)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2019-12-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最大。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总结性批判,开创了具有……务实精神的一代进步思潮。

材料三、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学”诸书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中卷:“西政”诸书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下卷:杂类之书游记、报章、格致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材料四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孔子被认为是“保守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的思想依据各指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这种“进步思潮”的共同主张及意义。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中卷”、“下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
(4)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2019-09-13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1)材料一图一中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二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绝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见下图。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情怀?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哪一重要思想?
(2)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3)综合二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019-09-0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检测卷四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1)材料一图1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据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重大理论的发展过程?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