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2 . 1953—1957年,新中国实行了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短时间内基础教育实现了普及化
B.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得到了解决
C.我国教育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
D.教育改革适应了经济建设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如表~1990年我国各级学校中女生占学生总数比例统计表(单位:%)

对表的解读可知
A.女性接受教育的比例大幅增加B.“科教兴国”推动女性教育进步
C.女性教育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D.“双百”方针促进女性教育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1975~1990年我国各级学校中女生占学生总数比例统计表(单位:%)
时间高等教育中等技校中等师范中学小学
197532.634.4/39.345.0
198023.437.226.039.644.6
198530.038.6/40.244.8
199033.742.452.441.946.2

对表的解读可知
A.女性接受教育的比例大幅增加
B.“科教兴国”推动女性教育进步
C.女性教育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D.“双百”方针促进女性教育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统计,1977年中国有570万人报与大学,年龄最小的仅十三四岁,最大的则有三十六七岁,27万人荣幸成为“七七级。”“老少同学”成为这时期一种特别现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国家的考试制度从此稳定
B.考试的公平公正得以体现
C.国家的人才短缺得以解决
D.高考的年龄结构得以优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江西师范大学校史摘要

1940年10月31日,国立中正大学在江西泰和县杏岭正式创立,直属教育部领导。蒋介石发来“训词”,原则上规定实施“文武合一”,“政教合一”的三民主义大学教育。

1945年1月底,因日寇进攻,学校撤离泰和,搬迁至宁都长胜。

抗战胜利后,学校暂迁至南昌西郊望城岗,1946年元月7日,正式复课。

1949年5月22日,解放军开进校园,学校获得解放。

1949年8月,“国立中正大学”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出于“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的需要,9月6日学校成立了“南昌大学改革委员会”。

1950年2月14日,学校迁至南昌市城东青山湖畔的老飞机修配厂。

1951年5月28日,中央教育部批淮南昌大学设立师范部。

1953年学校进行院系大调整。此次调整中,南昌大学数学系43人调入中山大学,生物系51人调入中山大学,理学院物理系48人调入武汉大学,文法学院文史系39人调入武汉大学,俄文系及俄文科144人调入武汉大学。调整结束后,学校改名为江西师范学院。学校性质亦由综合性大学改为培养中等学校师资的高等师范学校。

“文革”开始后,学院大量老师被下放。1969年1月,江西省革命委员会下令撤销江西师范学院,以之为主体,并入同时撤销的江西大学之政教、中文、生物三系和江西教育学院,成立“井冈山大学”。

1972年11月6日,撤销井冈山大学,恢复江西师范学院。

1976年恢复高考和招生。

1978年,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3年江西师范学院升格更名“江西师范大学”

2002年12月24日,学校隆重举行了瑶湖校区奠基典礼。


解读上述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7 . 读下表,对表中现象解读不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的情况说明我国振兴科技起步的艰难
B.第二阶段的情况印证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C.第三阶段的情况表明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D.这三阶段的情况证实“科教兴国”的推动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