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1949要1957年我国各类高校数量及构成情况(单位:所)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高校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将一些公立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重组合并成了13所国立大学、5所学院和9所省立大学,并把经费资助扩展到一些水平较高的私立学校,用于开设新学科和购置设备。在20所私立大学和33所私立学院中,1934年和1935年有32所获得了资助,1936年有40所获资助。不应低估的成就是,在这十年中(1927-1937年),中等教育也取得了4-5倍的增长。到1937年,有2,042所中学,1,211所师范学校和370所职业学校,就读学生达545,207人。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现在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的主力军。

——1985年5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简析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特点。
(2)材料二中邓小平是如何论述教育的力量的?举例说明“文革”结束后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具体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女性比例总体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趋势对中国女性发展的意义。
2019-03-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县级联考】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1   1949—1957年我国各类高校数量及构成情况(单位:所)
年份合计综合大学工业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文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其他院校
194920549281822121111721827
19501935027171612612321820
1951206473615273081911184
19522012243253313381232154
1953181143826329338644151
1954188144026328398546141
1955194144226328428556141
1956227154828337558556161
1957229174428337588556171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1能够反映我国高校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4 . 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0—1904年中国译著概况简表

时期
译著类别
译著来源

总计
应用
科学
自然
科学
历史
地理
社会
科学
哲学
艺术
英美
日本
1850—1899
40%
30%
10%
8%
3.5%
85%
15%
567种
1902—1904
10.5%
21%
24%
25.5%
11.3%
16.8%
62.2%
573种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50—1904年中国译著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材料二       1950年~1956年全国图书出版统计表
[种数:种;印数:万册(张);印张数:千印张]
年份
种数
印数
印张数
合计
其中:新出
1950
12153
7049
27463
590988
1951
18300
13725
70330
1262586
1952
13692
7940
78566
1698351
1953
17819
9925
75421
2134347
1954
17760
10685
93913
2509035
1955
21071
13187
107914
2798277
1956
28773
18804
178437
4316681

——据彭俊玲、曾辉《从版本图书看中国五十年代的图书出版业》
(2)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图书出版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荆门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晚清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推动和发展,到洋务运动后期已基本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救国思想,开展了教育救国实践的初步尝试,诸如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创办了以同文馆为代表的近代第一批新式学堂……在今天看来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它“代表着向上的、前进的趋势”,固“能不胫而走,迅速发展,广泛传播”……从维新运动,到随后的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直至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教育救国思潮进入勃兴与高涨阶段。

——摘编自吴春苗《近代以来教育救国思潮的历史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二:旧中国高校主要分布在经济基础好的沿海地区及大城市,在院系、专业设置方面,较偏重人文学科。1950年,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召开,提出人才培养应“专、快、多”,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通才教育”转换为“专才教育”o1952年,教育部提出高校院系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院校”,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教育部对高等院校的统一领导。

——摘编自郑璐《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评价与反思》

材料三: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邓小平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1993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本世纪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摘编自孙绵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规律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教育救国思潮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2020-05-0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观察如图,从图中统计数字的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我国
A.教育总体成发展的趋势B.义务教育已经完全普及
C.“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D.“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
7 . 近代以来,中国的留学教育在思想启蒙、人才培养、社会变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留学方向和群体人数留学生代表学习内容结果
1872—1881留美幼童学生群120人唐绍仪、詹天佑等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仍兼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共选派四批,因守旧势力阻挠,其中绝大多数未完成学业而被撤回国。
1894—1911留日学生推算当22000人以上黄兴、宋教仁、陈独秀、李大钊等以读速成科和普科为主。多学政治专业,习军事者也不少,学习理工科者较少。由于不少留日学生在新思想的影响下,成立了“排满反清”为目标的革命团体,清政府开始调整流入政策。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1)依据材料和所学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对这一时期的留学情况进行简要解读。

材料二   1992年8月政府制定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1996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负责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和外国公民来华留学的组织、资助和管理工作。截止2006年9月底,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共派出各类留学人员26658人,回国率达到97.16%,留学归国人员和在外留学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在各个行业和工作岗位为我国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蒋凯《近代以来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变迁》


(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现阶段留学迅速发展的原因。
2020-04-27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普通高校在校人数已由1998年的340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718万人,提前1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1%的目标,2002年更是达到到14.8%.材料说明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
A.发展方向大众化B.办学方式多元化
C.办学途径国际化D.办学模式市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教育全面批判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文革”时期,教育管理者鼓励学生对苏联教育模式“造反”,使杜威的教育思想潜移默化地主导了“教育革命”。这反映出
A.多元化是教育发展的趋势
B.教育从全盘苏联化转向全盘西化
C.教育与政治生活紧密联系
D.中美关系正常化影响教育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71~1976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情况

对上解读正确的是
A.“文革”刺激了职业教育的兴起
B.职业学校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C.“文革”后期职业教育有所发展
D.职业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感不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