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1956年1月1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他代表党中央郑重宣布: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该报告可用于说明(       
A.新中国理性地对待文艺工作B.文艺战线已进入社会主义状态
C.双百方针的指导思想已出现D.中国知识分子的作用日渐凸显
2 .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成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提出实行“双百”方针,并将其作为新中国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长期坚持。这说明(       
A.我国在建政之初便注重意识形态的引导B.学术研究和艺术创造有同等现实地位
C.我国科学文化领域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D.“双百”方针的确立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2023-02-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956年5月18日,九三学社召开座谈会。30多位参加制定全国科学发展规划的科学家提出:在学术上一定要争,争论才能发展;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勇于提出争论。这一提议(          
A.奠定了“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B.响应了国家“百花齐放”的方针
C.贯彻执行了“百家争鸣”的方针D.表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2023-02-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7年底,中国体育学术界掀起了体育学术话争,大家纷纷就武术等传统体育发展问题展开大讨论。当时体育学术界的两家专业期刊-《体(育文丛》和《新体育》还增辟专栏,发表我国体育学术界的不同言论,体育学术界进而呈现出空前的的繁荣。体育学术界的繁荣(     
A.体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折射出当时体育学术界“浮夸风”盛行
C.说明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重心D.得益于“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践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7年中国一批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医学家和民主党派人士就人口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在重要理论问题上基本达成一致,这场讨论为后来中国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奠定了基调。这一讨论成果的形成得益于(     
A.“一五”计划的完成B.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C.“双百”方针的提出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据《曾文正公文集》

材料二   及廷议购机轮,置船械,则力赞其成。复建议选学童习艺欧洲……国藩事功本于学问,善于礼……呼!中兴以来,一人而已。

——据《清史稿.曾国藩传》

材料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国藩是一个被全面否定的人物,是典型的地主阶级反动派,受到了批判。八九十年代,出现了一股积极评价洋务运动的热潮,认为曾国藩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兴起,他是一个识时务者。

——摘编自孙占元《十年来洋务运动研究述评》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曾国藩被评价为“中兴以来,一人而已”的依据。
(2)根据材料三,指出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对曾国藩的评价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2-07-05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的排斥;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表明
A.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B.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C.国家政策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D.文化领域“左”倾错误得以纠正
2022-01-09更新 | 295次组卷 | 4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这一讲话有利于
A.纠正思想领域的“左”倾错误
B.正确处理经济结构的矛盾和纠纷
C.逐步建立新型的教育管理制度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9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如宋璞的《红豆》、陆文夫的《小巷深处》等一批文学作品。他们涉及了以往不敢轻易描写的爱情生活题材,揭示了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折射时代的变迁。这得益于
A.文学摆脱了意识形态影响B.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C.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方针D.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
2021-03-15更新 | 804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56年到1957年,我国的文艺作品数量大幅增加,取得了累累硕果。这主要是因为
A.“双百"”方针的提出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行
C.“希望工程”的启动D.“三个面向”方针的提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