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1 道试题
1 . 1957年,毛泽东说:“知识分子中间,大多数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但不一定相信马克思主义用它来指导创作的就更少了。所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也不能强制人家接受。”为此党中央
A.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B.在知识分子中间开展整风运动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D.发动知识分子开展上山下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为毛泽东关于“双百方针”的题词。该方针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
A.中共“七大”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
D.十一届三中全召开
3 . 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2019-01-30更新 | 2866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海南卷)
4 .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
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
C.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D.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2019-01-30更新 | 781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9年人民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必修三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 .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这反映了
A.当时一些文化权威压制普通知识分子的思想
B.“百家争鸣”的方针
C.文化领域出现“左”倾错误
D.文化领域出现了盲目崇拜的风气
2019-01-29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保定市七校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成立初期,《相声行内轶闻》曾记录一件事:当时北京“折唱八角鼓”演员在某印刷厂演出“折唱”前,使了传统笑料垫话《反正话》来博取掌声(如“孙猴子,猴孙子”等)结果,台下的工人提出“我们不听这些对我们没有教育意义的旧玩艺”“我们开晚会不光是为了开心、取笑、滚热闹,我还要在娱乐里领受教育”。这种现象
A.说明当时文艺事业异常繁荣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影响
C.说明传统艺术已无存在必要
D.反映了新旧文艺理念的冲突
2019-01-08更新 | 1366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到1956年初……迫切需要制定一个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总方针。”对此,毛泽东提出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C.文艺工作者到农场、干校“改造”,接受“再教育”
D.“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8 .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写了“九一八”事变至“一二九”运动时期形形色色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和革命道路,但因以在当时被视为小资产阶级的人物作为小说主人公,所以作品问世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有人对作者、作品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责作者并没有让林道静“得到彻底改造”,说“书中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情调”。对《青春之歌》的批判说明在当时
A.“左”的观念影响严重
B.“双百”方针在文艺创作中没有得到很好贯彻
C.《青春之歌》的创作脱离当时的时代主题
D.杨沫在当时是“反动学术权威”
2018-12-25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人民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必修三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018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在国庆十周年之际,中国电影界共生产电影八十余部,虽然产量上比上一年有较大下降,艺术质量却有了明显的上升,其中《老兵新传》等电影还在莫斯科电影节上荣获了技术成就银质奖。周恩来总理称赞道:“我们的电影已经开始创造了一种能够反映我们伟大时代的新风格。”这表明
A.“大跃进”运动阻碍了“双百”方针的贯彻
B.艺术领域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全面封锁
C.“双百”方针为艺术创作创造良好环境
D.艺术工作服务于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2018-12-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12月17日 《每日一题》高考一轮复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018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56年,中宣部副部长胡乔木在新闻界代表座谈会讲话时直接批评塔斯社新闻“僵化”“令人厌烦”。同时,刘少奇指示新华社,要求新闻减少官话,学习西方,不要做“国家通讯社”。由此可知
A.中共希望团结广大爱国知识分子
B.“双百”方针某种程度上得到贯彻
C.新闻媒体逐步实现向现代化转型
D.中国抛弃了苏联式新闻媒体管制
2018-12-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12月17日 《每日一题》高考一轮复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