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美国革命基本上起因于帝国权力和殖民地自治这两种相冲突的要求;马萨诸塞的总督弗朗西斯·伯纳德在他于1765年11月23日寄给在伦敦的上司的信中,十分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美利坚的所有政治上的弊端皆起因于没有确定大不列颠和美利坚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因此,在不列颠和美利坚存在着关于这种关系的种种意见,它们互不一致、互相矛盾。在不列颠,美利坚诸政府给看作是被授权制订地方法、只是在议会高兴的时候才得以存在的社团,议会……随时有权力解散它们。在美利坚,他们自称……是完备的国家,除了有同一个国王外,其他方面均不依靠大不列额;他们从容不迫地完善了立法机关,一点也不受大不列颠的立法机关的支配。……在一个如此巨大的矛盾中,谁将做出决定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利坚殖民地是如何解决大不列颠和美利坚殖民地之间的关系的
2014-04-24更新 | 7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开创了全国高度统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为以后各朝代继承。两汉时期,经过改造的儒家礼教逐渐成为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重要因素。魏晋时期,立法频繁,礼教被确认为立法和司法的基本原则,这一过程在唐代发展到鼎盛,是为中国法律制度传统的确立。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法律制度在总体上不再有重大的发展,唐律先是被宋朝沿用,又被明朝当作立法的蓝本。明律本身被清朝沿用。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再次发生巨变,而法律的变化却相当滞后。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了根本改革法律制度的尝试,但是这种尝试与空前的民族、政治、社会危机交织在一起,实际影响力是微不足道的。中华民国时期迅速制定并颁布了一批与当时最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接轨的法典,其实际施行的情况相当有限,很大程度上只是“书面法”而已。

——均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演变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法律的特色及其效果。
3 . 材料一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德国历史学家西格佛里斯劳菲尔指出:“这两条原则,即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所有决定必须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征……所以现代政治思想起源于古代雅典。

——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材料二   遵守宪法是孙中山对袁的另一要求,宪法制定之前,先制定临时约法,3月7日。临时参议院开始讨论,3月11日公布,规定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总统、国务员行使统治权。人民一律平等……(均在法律上享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被选举权利、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总统总揽政务,统率陆、海军,任命文武职员,但制定官制、官规,任命国务员、大使、公使及宣战、媾和、订立条约则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命令,均须国务员副署。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对近现代民主政治产生影响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分析《临时约法》规定的中央政府组织机构的蓝本及其所包含的民主因素。(不得摘抄原文)

4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切实可行,一个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的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如果遇到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们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摘自美国《独立宣言》

国会的立法机构……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摘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二   他(孙中山)提供了一个使中国立足于世界最新型政府的行列的捷径,不仅可以赶上西方,而且可以很快超过西方。

——摘自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概括材料一中所体现的启蒙思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在它们的影响下美国产生了哪些政治文明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使中国立足于世界最新型政府的行列”采取了哪些措施。

2018-10-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华宁一中2019届高三10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政府的施政受到宪法的制约,是近代宪政内核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材料二   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当时只认同“共和”而不认同“民主”的态度,基本上就是源于对英国自由主义传统的承袭。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把它(民主)看做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同时人们也相信,在国家管理中也必须有人民的存在——否则任何政府都会发展成暴政。而体现人民参政的最好形式便是英国人发明的代议制……这也就是当时人们对于共和的一般理解。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三十四条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三十五条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光荣革命是“反革命”的理由。结合史实说明,英国资产阶级与国王之间为限制王权持续妥协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确立共和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是如何避免政府“暴政”的。
(3)材料三所列条文体现了什么原则?其对临时大总统权力规定的直接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与美国总统在职权上有何异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条,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第二条,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同时又是陆、海、空总司令,执掌最高军事指挥权。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任命高级官吏包括国务卿、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第三条,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最高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如无失职行为,得终身任职。

——摘编自1787年联邦宪法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的美国政体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中华民国政体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作用。

7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划一现行各县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是民国初期县级行政区划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之一。

第一条各县地方行政长官,依现行之例,以知事为之。划一现设各县之名称如左:

一、现设有直辖地方之府及直隶厅、州地方,该府、该直隶厅州,名称均改为县。

二、现设厅、州地方,该厅、该州名称,均改为县。

第二条各县知事,依现行法规之例,各办理其行政事务及该省行政长官委任之事务。但各县地方彼此关系事件,应互为法律上之协助。其现设巡道各省分所属知事,除受监督于该省行政长官外,仍直接受该道长官之监督。

第三条除现设各县外,其由有直辖地方之府,或直隶厅州,或厅州,改称为县者,各以原管地方为其管辖区域。

第四条各县知事公署,依现行之例,得置佐治员。划一现行设官之名称如左:一、科长。

二、科员。

前项规定外,各县公署得参照现行官制之例,酌设技士,办理技术事务。

……

第七条各县知事,由该省行政长官呈由国务总理、内务总长荐请任命。科长、科员、技士,由该省行政长官委任之。

——北洋政府1913年1月《划一现行各县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国初期县级行政区划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国初期县级行政区划改革。

8 .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

材料一从《法经》到《大清律》,中国封建法典具有明晰的因革关系,长期以来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素有中华法系之称。中国古代“法自君出”,君主始终掌握国家的最高立法权,一切法典、法规皆以君主名义颁行,皇帝的诏书往往成为法律。中国古代法律,强调遵行礼教,强调纲纪伦常,礼的许多内容被直接写进法律。同样的行为不一定同罪,同样的罪名不一定同样处刑,行为人的等级身份和血缘关系成为定罪量刑的必要前提。皇帝掌握国家最高司法权。中央设司法机构,辅佐皇帝的重臣可以过问司法,但是司法长官不能过问行政。地方的行政官吏兼任司法审判。

——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人权宣言》节选《拿破仑法典》节选

(2)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人权宣言》与《拿破仑法典》两部法律文件内容的异同。

材料三梁启超认为:“以今日之中国视泰西,中国固为野蛮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西方各国重视法治,能做到以法治国,所以西方各国日益强盛。而晚清统治,长期以来以守旧为荣,以变法为戒。久而久之,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富强,形成国势日衰的局面。立宪法为一切法度的根源……国会是确立法治国家的基础……行司法独立为立宪政治之根本。”

孙中山认为:“宪法者,国家之构成法,亦即人民权利之保障书也。宪法是立国的基础,国家强弱之点尽在宪法。有了良好的宪法,才能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和国。政治上的宪法,就是支配人事的机器……我们现在来讲民治,就是要把机器给予人民。”

李大钊认为:“现在的法律是阶级的法律,在法律的下面有经济的构造作它一切的基础。经济组织一有变动它就跟着变动。照法律而言,必须将旧的经济生活与秩序,废止之,扫除之,如私有权。另规定一种新的经济生活与秩序,将资本财产法、私有法改为公有法之一种制度。”

——贾孔会《中国近代法律思想与法制革新》

(3)结合所学,从社会发展与法律思想变迁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至清朝,将六科给事中划归都察院,科道合一地方监察沿用明制……还以皇帝的名义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台规》。

——摘编自饶文波《廉洁文化之旅之中国古代的廉政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监察制度达到顶峰的表现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有何意义?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材料三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3)据材料三,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注意:只判断不写理由不给分)。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欧洲旧思想乙中国旧思想丙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及君主、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一、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

二、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

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

(1)阅读材料一,分别概括甲、乙、丙的主要观点。

(2)依据材料一所述问题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