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1904年开始,英国一直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是英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英国大量的过剩资本正好满足了德国公司的扩张需要,在当时40个国际制造业卡特尔中有22个是英德联合公司。在大战爆发前4个月,英国《泰晤士报》刊登长文说,“所有的君主、政治家和国民都知道,一个集团反对另一个集团的战争将是一场无可估量的大灾难。这种认识带来的是一种责任感一就是有责任规范和约束那些最大胆、最不计后果的人”

……德国计划六星期进驻巴黎。英国政治家宣布“战争将在圣诞节结束”。1916和1917年冬天,在整个欧洲,无论在战壕中还是在后方,处处都是悲观情绪。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风暴正在酝酿。但它会在哪里爆发呢?

——摘编自【美】尼尔·福克纳《世界简史》等


(1)依据材料概括分析一战前夕欧洲盛行“战争不可能爆发论”出现的主要原因。你认为战爆发的根源是什么?
(2)一战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反面:它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总体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局面的原因。
(3)一战结束后,战胜国通过缔结系列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丘吉尔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丘吉尔这观点的理解。
2 . 一位俄国人记录了20世纪初德国的情景:城市中心的广场上竖立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模型,在乐队的吹奏声中,模型被点上火,倒塌的墙垣发出隆隆的响声,教堂的钟楼和十字架歪歪斜斜跌落在地。可德国人却在鼓掌和喊叫。当最后一堵墙倒在火堆中时,乐队立即奏起德国国歌,人们的狂热已经无法控制了。这表明
A.德国和俄国已进入了战争状态
B.德国人已陷入了民族主义战争的狂热之中
C.俄国的欧洲政策引起德国反感
D.俄德两国矛盾已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
3 . 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经过谈判,1882年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这表明
A.德奥意三国殖民利益有共同之处
B.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
C.三国同盟使欧洲的矛盾有所缓和
D.法国霸主地位受到威胁
4 . 下表内容与20世纪初的国际格局有关,请指出其中对史实推论正确的一项是
史实推论判断
1917年3月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美德矛盾尖锐化的结果A
《凡尔赛和约》把战争的罪责推给德国及其盟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之举B
英国的世界霸权在一战后受到美国的挑战英国在世界舞台中已无发言权C
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根除了帝国主义国家间所有的矛盾D
A.AB.BC.CD.D
5 .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
A.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B.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引发了十月革命
D.引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的浪潮
2019-08-09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美两国都曾长期推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建国之初,总统华盛顿就美国外交政策提出了一套后来被称为“孤立主义”的准则,指出不要把美国的“命运与欧洲交织在一起,以致把我们的和平与繁荣陷入欧洲的野心、竞争、利益关系、古怪念头和反复无常的网罗之中”在这思想指导下的外交政策一直坚持到19世纪末。而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的近半个世纪中,孤立于欧陆之外已成为其外交政策的主要倾向。

——罗会钧《英美孤立主义对比研究》

材料二   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弃孤立主义,但战争还未结束,威尔逊总统与他所属的民主党就遭到孤立主义者的猛烈攻击。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孤立主义思潮更是甚嚣尘上。

——罗会钧《英美孤立主义对比研究》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两国实施“孤立主义”外交背景的异同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推行“孤立主义”的外交表现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2019-07-1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魂断蓝桥》讲述的是1917年的英国,青年军官罗伊撇下未婚妻玛拉奔赴战场,听说罗伊战死疆场的玛拉在失业、饥饿、寂寞和空虚的折磨下被迫沦落风尘。当玛拉在火车站意外邂逅死里逃生的罗伊后,她选择了带着他们的定情信物在初识的地点自杀。这部作品反映了
A.一战以后人民的反战情绪
B.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
C.一战带给人们的精神创伤
D.一战使英国经济衰退
2019-05-30更新 | 812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法国的罢工人数在1916年为41000人,1917年猛增至29万人,罢工工人提出了“打倒战争”的响亮口号。这一事实说明
A.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的影响
B.战争加剧交战国内部的各种矛盾
C.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D.社会主义运动开始成为时代潮流
2019-05-1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素养水平监测考试历史试题
9 . 对于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西方一位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能“征服欧洲”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的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
B.各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利益
C.美国在经济上控制了欧洲各国
D.世界大战的灾难使人们渴望和平
2019-05-1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素养水平监测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