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战前,德国政府在处理外交问题时不敢轻易妥协,否则会被民众批评为软弱或胆怯,这使得德国政府在处理危机时总是保持强硬态度。材料表明
A.激进民族主义影响外交政策B.德国欲借战争转移国内矛盾
C.德国政府的决策被民意左右D.民众的民主诉求得到了落实
2020-04-24更新 | 464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图l、图2、图3分别是德国不同时期领土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指出图1中德国领土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比较图2和图3,说明德国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别说明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020-04-20更新 | 13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诸城龙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历史大事记
1882年德意奥三国缔结针对法俄的《三国同盟条约》,这标志着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的形成
1893年法国研制出第一艘以蓄电池电动机代替蒸汽机的现代潜艇。
1907年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签订《英俄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建立,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1914年德国U—9号潜艇在一个多小时内,接连击沉3艘英国巡洋舰,充分显示了潜艇的作战威力。1910年前后,飞机出现在法国、德国等国的军事演习中。
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使胜利的天平倒向协约国集团一方。
1920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规划战后世界的“十四点和平纲领”,主张建立国际联盟,1月20日,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正式成立,而国联的发起者美国却由于国内的反对而未能加入国联。
1935年美国制定了“中立法案”,禁止把武器卖给交战国家。
1939年潜艇技术性能得到很大改进,排水量增加到2000余吨,下潜深度100—200米,装有6—10个鱼雷发射管,1—2门火炮。
1941年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之后,国会通过《租借法案》。
1945年美国积极倡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成立联合国
1949年北约建立,形成了一个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弧形军事包围圈。
1955年华约成立,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世界史知识,提炼出一个历史发展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阐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促使列强在中国的均势机制逐渐瓦解,这为中国寻求国际化谋求平等待遇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一战期间日本乘机加紧侵略中国,由于战争局势严峻,英法俄亟需外援,支持中国参战。1917年,中国正式向德奥宣战,并立即宣布废除与德奥的不平等条约,收复德奥租界,终止支付德奥庚款……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大义凛然地拒签对中国不利的凡尔赛和约,把“中国问题”带到了世界最高论坛,为之后山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

——摘编自姜良芽、孙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导引》

材料二   1918年11月11日,历时4年有余的一战结束,中国参加的协约国阵营是战争的胜利方。而早在和会召开前,“欧西报纸颇有中国参战不力,且闻有人拟趁机破坏,不使加入之说。”因此,中国的所谓“战胜国”地位不过是虚幻的,列强从未将中国视为平等一员。

——《中国近代通史》(十卷)(姜涛主编)

材料三   (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方面曾提出收回关税自主权,取消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驻华军队和收回租界、租借地等要求,但均遭拒绝。……对中国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会议,因为中国的多项要求遭到拒绝。……以共同宰割中国而告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参加一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战后列强“从未将中国视为平等一员”的表现。
2020-04-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模范。可在一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敌人的根本原因是
A.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
B.美国和英法有着历史的渊源
C.美德资本扩张的矛盾和冲突
D.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伤害了美国
2020-03-27更新 | 528次组卷 | 3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德国诗人科拉·邦德在1919年发表的《听着,德国人》文章中,号召德国人按照“神圣的道家精神”来生活,争做“欧洲的中国人”。许多学者认为《道德经》可以医治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消解强权意识。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B.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
C.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D.战争对西方文明的破坏
7 . 《新全球史》说:“哲学家罗素评论道,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作家阿兰-福尼尔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当欧洲国家的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人们在街头跳舞……”材料主要反映
A.各国民族主义在推动一战爆发中起了重要作用
B.欧洲民众对战争及战争胜利充满信心和期待
C.英法老牌殖民帝国的殖民主义是一战爆发根源
D.各国民众对二战的残酷性和长期性认识不清
2020-01-20更新 | 961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9年9月,中国签署了对奥合约,取消奥地利的最惠国待遇,废止了《辛丑条约》中的中奥专约。1921年5月签订了《中德协约》,中国得到了战争赔款,收回德租界。这得益于
A.列强对华政策转变B.国家综合实力上升
C.有利历史机遇出现D.独立自主地位形成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5年5月7日,英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遭德国潜艇击沉,遇难中有128名美国人。英国政府立刻动员各种力量在各个中立国家不断报道该事件。英国的举动
A.促使美国迅速做出了参战决定
B.有利于英国海军夺回制海权
C.遏止了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D.加剧了美德两国紧张的关系
10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国远征部队服役的斯温顿中校提出:“需要制造一种能够在遍布铁丝网的战场上开辟道路,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火力、越野、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这种新式武器最早出现在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