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果。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材料二   漫画《炉边谈话》



(1)根据材料一,归纳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失败原因的?结合所学,说明同盟国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
(2)材料二漫画中两位老人争论的焦点在于“要不要修改《中立法案》”。结合所学,任选一方回答。①如果你认为不需要修改,请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说明理由   ②如果你认为必须修改,请简述修改后的《中立法》内容及其影响
2021-04-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余伟民、郑寅达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中说道:“法国要追逐的目标和手段,比英国更为偏狭和近视,除了分享德国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外,主要是企图独揽欧洲大陆的霸权。为此,它要通过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使之永远降为二等国。”法国的手段包括
①肢解领土     ②制裁经济     ③均势外交     ④限制军备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 . 战争背后是外交的舞台。以下政治人物的言论,发表于一战前后。结合相关历史,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言论,正确的是
①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德国外长皮洛夫)
②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我们已成为世界公民。(美国总统威尔逊)
③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英国外交大臣格雷,1914年)
④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法国总统庞加莱)
A.①④②③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③①④②
4 . 下表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20世纪初英国与法、俄签订协议 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
B 1916年,德军出动了飞机和飞艇 德军歼灭法军主力,取得凡尔登战役胜利
C一战前,美德关系十分紧张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D 英法美日签订《五国条约》 现代大国间签署了第一个裁军协议

A.AB.BC.CD.D
5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一方面“泛日耳曼主义”在德国大量出现,城市中心的广场上竖立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模型,在乐队的吹奏声中,模型被点上火;而另一方面俄国媒体大肆宣扬:所有斯拉夫人应当只使用一种语言——俄罗斯语,只有一种信仰——东正教,只存在一个国家——俄罗斯,只有一个领袖——沙皇。这主要反映了当时欧洲
A.军国主义盛行B.俄德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
C.极端民族主义泛滥D.封建残余浓厚
2021-03-31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历史试题
6 . 资本主义是西方近代以来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的英国,虽然人口持续增长,实际生活水平却大约提高了35%。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经济发展固然重要,然而经济发育的社会环境、市场活动主体的自由度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这一时期,英国社会宗教、政治观点多元,任何差错都了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但作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取得了足以令人称道的重大成功,推动了英国经济的真正增长。

——摘编自侯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作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在实现英国“真正增长”中所做出的努力。

材料二   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显示了联合王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同期英国通过议会制度改革,推动了民主化运行机制,以促进民众的和平、安全和公共福利。所有这些都表明了英国向自由主义迈进的趋势。这一趋势得益于英国社会经济、法律政治和思想观念的长期发展,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源于1718世纪经济社会生活的思想观念发挥着超越历史时空的发酵作用。

——摘编自摩根《牛津英国通史》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指出并分析17、18世纪创造联合王国“优势”的“思想观念”。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他们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不得不加以改变,从而引发欧洲两大军师集团对峙的最终形成,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改变自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事件。并写出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最终形成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以及其间最主要的矛盾。
2021-03-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以来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呈现出史无前例的变化。第一.预见反映了发达的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战争。由于钢铁工业的发展,通信、交通技术的进步,进而随着计算机的发明等,战争开始变得机械化。最鲜明的例子是铁路的使用。由于运输车辆的使用,无论是步兵还是武器,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抵前线。德国的参谋总长施里芬制定的对法战略一从比利时和荷兰的侧翼闪电般地侵入法国一如果没有铺设的铁路,是不能想象的。第二,与战争的机械化相辅相成的是军队的大众化,即彻底地灵活运用现代国家人力资源的战争。由职业军人和特权阶级控制的军部依然存在,但通过志愿兵制度和义务兵役制度,可以动员男性人口的一大半作为士兵参加战争,这成为实施战争计划的前提条件。第三,我们必须提到与此相连的当时的军备扩张竞赛,这种竞赛提高了战争的可能性。一战的爆发将这种变化付诸实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摘编自人江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战争呈现出的显著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产生的重大影响。
2021-03-16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天星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国家认同与国际化视角为我们认识中国与欧战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一条”彻底暴露了日本的侵华野心,并促使中国人关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如果说日本在1895年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以后给中国造成严重的国家认同危机的话,那么日本在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不仅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而且还促使中国政府确定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首要目标:也就是中国必须参加战后和平会议。

Stephen G.CraftAngling for an Invitation to Paris

材料二   ……会议之外,另行组织中日山东问题会谈,达成的协议,载入会议记录,作为会议所接受记录的一部分。在会谈时,美、英两国派观察员列席。观察员的任务是“观察以及必要时出现调解纠纷以弥合分歧。

-《华盛顿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会议“边缘”谈判始末》

材料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被出卖之前,中国由于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及加入世界新秩序的前景充满厚望,因此举国上下曾为此兴奋不已。现在这种希望的破灭,直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由此促使中国人寻求第三条道路。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参加一战的时间,分析中国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解决山东问题的方案,分析美国“调解纠纷”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第三条道路”的内涵,概述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初有关“第三条道路”的实践。
9 .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42日,国会召集了一次特别会议。威尔逊总统向与会议员宣读了他的《战争咨文》:“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作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大事年表(部分)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
1942年8月瓜岛战役
1944年6月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
1945年4月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根本目的,并概括美国参战对一战的影响。
(2)在美国推动下,二战期间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开始携手合作。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合作产生的直接成果,并分析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二中大事年表提到的重大历史事件,填写①的内容,并概括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方面的主要贡献。
2021-03-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果。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材料二   漫画《炉边谈话》


材料三   与一战后不同的是,除了对侵略国施以惩罚外,盟国还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改造措施。一是对德日领土实施暂时占领与改造。在欧洲,由美英法苏四国对德国领土实行分区占领,进行了比较彻底的非纳粹化运动;在亚洲,美国对日本实施了单独占领,进行了民主化改造。……二是实施了对战争罪犯的国际审判。

——王建朗《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


(1)根据材料一,归纳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失败原因的?结合所学,说明同盟国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
(2)材料二漫画中两位老人争论的焦点在于“要不要修改《中立法案》”。结合所学,任选一方回答。①如果你认为不需要修改,请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说明理由。②如果你认为必须修改,请简述修改后的《中立法》内容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对侵略国处理与一战相比的不同之处,并指出其意义。
2021-03-0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高中发展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测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