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9 道试题
1 . 资本主义是西方近代以来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的英国,虽然人口持续增长,实际生活水平却大约提高了35%。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经济发展固然重要,然而经济发育的社会环境、市场活动主体的自由度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这一时期,英国社会宗教、政治观点多元,任何差错都了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但作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取得了足以令人称道的重大成功,推动了英国经济的真正增长。

——摘编自侯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作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在实现英国“真正增长”中所做出的努力。

材料二   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显示了联合王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同期英国通过议会制度改革,推动了民主化运行机制,以促进民众的和平、安全和公共福利。所有这些都表明了英国向自由主义迈进的趋势。这一趋势得益于英国社会经济、法律政治和思想观念的长期发展,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源于1718世纪经济社会生活的思想观念发挥着超越历史时空的发酵作用。

——摘编自摩根《牛津英国通史》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指出并分析17、18世纪创造联合王国“优势”的“思想观念”。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他们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不得不加以改变,从而引发欧洲两大军师集团对峙的最终形成,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改变自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事件。并写出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最终形成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以及其间最主要的矛盾。
2021-03-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积极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过剩资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到20世纪初,世界最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新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竞争日益加剧。而在殖民地世界中,被压迪民族正在逐步觉醒。

——吴于廑等《世界史》

材料二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影响,大体有如下看法:①大战造成空前灾难,却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推动被压迫民族的觉醒;③大战造成的破坏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但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又带来新的危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世界最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的影响,并据此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主要矛盾。
(2)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你更倾向于材料二中的哪一种看法?请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2021-03-2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6月,一战爆发。8月,北京政府颁布的《局外中立条规》,宣告中国恪守中立,一切事宜,均按国际公法办理。1915年,协约国为打击德国在华势力,曾劝诱中国加入协约国阵营。袁世凯政府为摆脱日本控制,亦有参战打算,终因日本反对作罢。《朝日新闻》对中德问题有评论:“中国参与战事,将于和平会议得一席之地,而获与日本对等之投票权,则会议处分青岛等问题时,日本将不利。”

1917年2月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而致美国参战,协约国胜券已握。中国政府以中立国的身份,从维护国际公法和遵守人类公理道义原则出发,对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提出严正抗议。协约国承认日本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后,转而支持中国参战。北京政府内部却意见不一,演变出府院之争,最终段祺瑞掌握政局,决定参战。孙中山、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有识之士皆主张对德宣战并掀起舆论热潮。8月中国正式对德宣战。中国随即收回德奥在华特权,掀起对协约国的修约谈判

———李志学《“一战”对德外交与中国加入国际体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参加一战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对中国政治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如果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起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应继续享受和平。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其实,早在1915年威尔逊就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咨文,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员。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

——引自【美】费尔南德斯•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不再“继续享受和平”,介入“这场战争”的原因。

材料三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他的评论的确很有道理,而且其正确的程度比他当时所能预见的还大得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注定要使格雷伯爵所熟悉的整个欧洲变成废墟。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中格雷的评论“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是什么意思?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的影响。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以来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呈现出史无前例的变化。第一.预见反映了发达的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战争。由于钢铁工业的发展,通信、交通技术的进步,进而随着计算机的发明等,战争开始变得机械化。最鲜明的例子是铁路的使用。由于运输车辆的使用,无论是步兵还是武器,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抵前线。德国的参谋总长施里芬制定的对法战略一从比利时和荷兰的侧翼闪电般地侵入法国一如果没有铺设的铁路,是不能想象的。第二,与战争的机械化相辅相成的是军队的大众化,即彻底地灵活运用现代国家人力资源的战争。由职业军人和特权阶级控制的军部依然存在,但通过志愿兵制度和义务兵役制度,可以动员男性人口的一大半作为士兵参加战争,这成为实施战争计划的前提条件。第三,我们必须提到与此相连的当时的军备扩张竞赛,这种竞赛提高了战争的可能性。一战的爆发将这种变化付诸实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摘编自人江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战争呈现出的显著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产生的重大影响。
2021-03-16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天星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国家认同与国际化视角为我们认识中国与欧战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一条”彻底暴露了日本的侵华野心,并促使中国人关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如果说日本在1895年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以后给中国造成严重的国家认同危机的话,那么日本在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不仅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而且还促使中国政府确定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首要目标:也就是中国必须参加战后和平会议。

Stephen G.CraftAngling for an Invitation to Paris

材料二   ……会议之外,另行组织中日山东问题会谈,达成的协议,载入会议记录,作为会议所接受记录的一部分。在会谈时,美、英两国派观察员列席。观察员的任务是“观察以及必要时出现调解纠纷以弥合分歧。

-《华盛顿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会议“边缘”谈判始末》

材料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被出卖之前,中国由于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及加入世界新秩序的前景充满厚望,因此举国上下曾为此兴奋不已。现在这种希望的破灭,直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由此促使中国人寻求第三条道路。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参加一战的时间,分析中国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解决山东问题的方案,分析美国“调解纠纷”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第三条道路”的内涵,概述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初有关“第三条道路”的实践。
6 .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42日,国会召集了一次特别会议。威尔逊总统向与会议员宣读了他的《战争咨文》:“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作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大事年表(部分)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
1942年8月瓜岛战役
1944年6月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
1945年4月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根本目的,并概括美国参战对一战的影响。
(2)在美国推动下,二战期间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开始携手合作。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合作产生的直接成果,并分析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二中大事年表提到的重大历史事件,填写①的内容,并概括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方面的主要贡献。
2021-03-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果。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材料二   漫画《炉边谈话》


材料三   与一战后不同的是,除了对侵略国施以惩罚外,盟国还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改造措施。一是对德日领土实施暂时占领与改造。在欧洲,由美英法苏四国对德国领土实行分区占领,进行了比较彻底的非纳粹化运动;在亚洲,美国对日本实施了单独占领,进行了民主化改造。……二是实施了对战争罪犯的国际审判。

——王建朗《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


(1)根据材料一,归纳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失败原因的?结合所学,说明同盟国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
(2)材料二漫画中两位老人争论的焦点在于“要不要修改《中立法案》”。结合所学,任选一方回答。①如果你认为不需要修改,请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说明理由。②如果你认为必须修改,请简述修改后的《中立法》内容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对侵略国处理与一战相比的不同之处,并指出其意义。
2021-03-0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高中发展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美国)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扩大对外贸易。在保护性政策之下我们已经发展出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在很多领域超过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我们常要扩张,我指的是我们可以获利的、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扩张。我们不追求领土的兼并......

——布莱恩(1889-1893年任美国国务卿)

材料二   我们不再是独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乱所成的30个月未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

——19173月美国统伍德罗・威尔逊就职演说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20世纪20-40年代美国如何对中国进行“贸易扩张”的?
(2)阅读材料二,威尔逊在演说中暗示美国外交政策即将发生怎样的调整?结合所学,简述美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外政策的主要变化,并指出从美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反映出国际关系中的共性规律,
2021-02-0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告诉我们,极端民族主义对本国和世界和平都具有消极后果。各国不仅应当防止极端民族主义的滋长,更应当避免极端民族主义主导本国的政治与外交。一战还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是,国家军火产业掌握在私人垄断资本集团手中对和平具有危害性。威廉二世统治的德意志帝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其当时高度发达的军火产业有很大关系。德意志帝国统一后,军火产业急剧发展,在帝国生产总值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私人垄断资本的军火财团在德意志帝国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人是推动德国对外发动战争的主导力量。因为没有战争,他们的军火产品就无法推销出去,所以,从历史的角度看,在军火产业完全由私人垄断资本掌握和控制的国家,容易发动战争或催生战争。因此,当今世界,防止大国发动战争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由国家控制和经营军火产业,用纳税人的钱即财政拨款生产军火产品,军火产品仅用于国家安全和防卫,而不以营利为目的。

——摘编自张利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和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启示。
2021-02-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17年美国参加了一战,而俄国则退出了一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作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可追求,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款,我们不为自愿的牺牲寻求物质上的补偿。

——美国总统威尔逊对德宣战演说

材料二   俄国作战不力,伤亡惨重,引起国内广泛不满,导致俄帝国于1917年初垮台以及同年11月间布尔什维克革命获得胜利。在列宁的命令下,俄国于1126日单方面停战。几个月后同德国签订正式和约,退出战争。德军从东线撤往西线,企图打破僵局,但因美军抵达法国,将其力量抵消。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美国参与一战的表面理由是什么?美国参战对一战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17年11月底俄国为什么要退出一战?俄国退出一战对战争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1-02-0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四调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