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迷惘的一代”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前的青年们视“拯救民主”“伸 张正义”“为和平而战”这些口号为自己的理想和使命,积极报名参军。战争结束后,曾让 青年们无比骄傲欧洲的传统文明瞬间崩塌。参战青年发现自己非但没有成为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就连过去的工作也已经被没有参加战争的人代替了,城镇和家庭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变得很难适应,社会上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轻视追求高尚情趣等现象也令这一代青年感到迷茫、困惑、无所适从。没有了旧的根基,又没有新的道路引导,他们只能以对主流社会系统“迷失”的外观情绪来抗议社会。但他们在“迷惘”的外表下,在更深的程度上追求个人自由,不轻易向任何人妥协。

——摘编自车继雁《造就“迷惘的一代”:格特鲁德·斯泰因及其作品研究》

材料二   现代中国重要青年运动年表(部分)

名称内容
保家卫国斗争中的青年运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青年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青年指战员占了志愿军部队总数的66% ,战斗连队中青年占80%以上,基层干部大部分是团员,他们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献身精神,为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和平与幸福,作出了重大贡献。
全国青年学雷锋活动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中共中央倡导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各条战线涌现出许许多多雷锋式的集体和个人。
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各地团组织相继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提高了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领。
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科研攻关最前沿、抗疫斗争第一线、捍卫国防最前线、基层实践大舞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得出来、勇挑重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奋斗。

——摘编自黄蓉生《青年学研究》;贺军科《续写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精彩篇章》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迷惘的一代”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前后西方青年精神世界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现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共同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 . 【“停战空地”与文化聚落】“停战空地”的角色及变化

191811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德停战协议在法国贡比涅森林空地的福煦元帅座车“2419D”号上签订。

1921年至1922年,法国政府出台两项举措,让贡比涅森林中的空地和车厢进入公众视野。19214月,该车厢正式以贡比涅“停战车厢”命名。19221111日,法国政府正式命名“停战空地”并在其上树立起一座“阿尔萨斯-洛林人纪念碑”。1927119日,一座展示停战车厢及其故事的主题博物馆诞生。从“停战车厢”、“停战空地”的命名,到“停战博物馆”的诞生,一个以缅怀、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主题的历史文化聚落形成。

1940621日至22日,贡比涅森林内举行了第二次受降仪式,法国人1918年以来建立起的各类纪念建筑和设施,经受了剧烈的“命运转折”。

对法国而言,这一历史聚落形成之初是全民复仇胜利的标志。到二战前,其主题已朝着追忆往事、缅怀逝者的方向演变。二战后,法国人仍无比珍视“停战空地”,他们不遗余力地探寻、搜集、修茸“停战车厢”的有关物件。1946年,“停战空地”的建筑相继在原地重建。1950年,复制的车厢重回贡比涅森林。随着法德和解及欧洲一体化不断向纵深发展;针对“停战车厢”的纪念,更多反映着人们对战争的追忆与反思,也反映着面对过往的一种平和、包容、理性的态度。


——以上材料摘编自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角色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认识。
2023-02-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时,资本主义大国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交战方均以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为最终目标。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长期阵地战的僵局摧毁了他们速战速决的侥幸心理,长期消耗的总体战又将各国的全部国力及其殖民帝国也卷入其中,使整个社会基础受到了空前重创。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使全世界饱受战乱之苦的普通大众对和平社会有强烈的期待,导致世界和平运动大大发展。与此同时,几乎所有交战国和中立国的政治家都认为“欧洲协调”已崩溃,应建立一个国际常设组织来防止战争爆发。正如华尔脱斯所说:“各国必须找出某种办法来保证以后不会再有这种事发生。这就是促使国际联盟成立的有效的原动力和动机。”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和平运动发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和平运动发展的影响。
4 . 欧洲之路——在世界近现代历史的舞台上,欧洲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 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

一一(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长达六年的战争结束时,德、意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一一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II) 》


(1)材料一中“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这场战争给欧洲带来哪些巨大灾难?
(2)依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在20世纪60年代和 90年代分别采取了怎样的举措?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3)综合材料一、二,你从欧洲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2023-01-0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前)温斯顿•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

——摘自《圣彼得堡来客》

材料二   (一战后初期)丘吉尔同他的同谋者认为:“要使前俄罗斯帝国臣服,不仅是军事上远征问题,而且是世界政治问题……我们只有依靠德国的帮助才能制止俄国。”

——摘自《丘吉尔的一生》

材料三   1941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

——摘自《丘吉尔的一生》


(1)材料一、三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为什么?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是怎样“制止俄国”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是怎样同“魔王”打交道的?并举例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丘吉尔的外交准则。
2023-01-06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材料二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即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的影响。
(2)材料二认为国联“在实践中却设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联的成立为什么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综合一战后的经验教训,你觉得怎样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
2022-08-1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4年战争爆发约六周之时,俄国社会主义者波特采夫致信英国《泰晤士报》:俄国所有政党和所有民族的代表,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这场与德国和奥匈的战争,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对世界各族人民而言,亦是如此。

——摘编自[]丹尼斯·谢尔曼、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暂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墅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

——摘编自[]入江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波特采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人们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民众对“一战”的战败感到沮丧,怨恨战后不公平的条约。这种糟糕的情绪成为孕育纳粹运动的温床,导致后来希特勒决定发动新的世界大战以恢复往日的强大,消灭“不洁净的种族”。这最终导致德国600万人失去生命,以及战后数百万难民移民。

——摘编自杰弗里·瓦夫罗《历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类开始了新的厮杀,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被打破,世界重新陷入一种无序状态。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过程中,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考虑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的问题。在一系列会议上,盟国都讨论了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最终确立了新的国际秩序雅尔塔体系。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雅尔塔体系。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材料二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问题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阐述一战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国际新形势是什么?此体系内容包括什么?
2022-08-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马永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

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国家主要事件
亚洲中国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斗争
非洲埃及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1)概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2)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概括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总体有何新特点?并根据材料归纳出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三种道路模式。
2022-07-2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