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国际旧秩序的崩溃,促使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末期提出了威尔逊主义。威尔逊主义集中体现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后期对美国新的“国家身份)“国际角色”和“国际秩序”的追求,但威尔逊主义充满悖论。威尔逊试图通过“民族自决原则”来解决列强与殖民地的矛盾冲突问题,同时又不得不依靠英、法、日、意等列强的支持来实现他的国际联盟计划。由此导致威尔逊主义与列强的利益形成冲突与合作的矛盾关系。这种矛盾关系表现在山东问题的处置上,就是威尔逊无法在民族自决的道德原则与列强奉行的强权政治原则之间求得平衡。为了实现国际联盟,威尔逊必须在“道德”与“政治”之间作出艰难的抉择。结果,威尔逊的内心世界陷入分裂状态,并造成极度痛苦的自我认同危机。在山东问题的处置上,威尔逊为了国联计划的实现而放弃对中国的道义承诺,这对威尔逊而言是一个“受难时刻”的抉择。

——摘编自马建标《“受难时刻”:巴黎和会山东问题的裁决与威尔逊的认同危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主义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威尔逊主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 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1914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 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简述其产生的背景。

材料二   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或《五国条约》)规定……美、日主力舰吨位之比为 5:3……关于美、英、日在太平洋上领地和属地内军事基地的防务维持现状范围的规定。美 国除本国近海岸、阿拉斯加、巴拿马运河区各岛(阿留申群岛不包括在内)和夏威夷群岛外, 在太平洋中现在或将来所有的岛屿和属地的要寒及海军基地,须维持现状;英国除加拿大附 近岛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在东经110度以东(包括香港)的岛屿和属地的要塞和海军 基地,亦维持原状;日本则在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奄美大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维持其所设 要塞和海军基地的现状。

——改编自胡绍皆等《世纪巨变》


(2)分析材料二,指出该条约对美日矛盾的影响。
2020-02-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材料 《国联盟约》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规定是人类历史上“真正第一次将集体安全概念具体运用于整个国际社会”。可是,这个集体安全机制存在着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即从一开始它就缺乏一个国际权力机构所必需的普遍性与广泛性。在这最后一次大会上,对于即将解散的国联,赛西尔爵士断言:“创立它和参加它工作的那些人的努力没有白费,没有这些努力,这个新的世界组织(联合固)就不能建立起来。”

——摘编自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联盟成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联盟发挥的积极作用。
2020-03-2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四校联盟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材料一   孤立主义思想自美国建国以来,长期渗透在美国的对外关系中。19世纪末之前是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时期。孤立主义主张美国应置身于欧亚大陆冲突之外,采取超然态度,减少对外干涉和援助,更多地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他依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采取不卷入国际事务以及集中力量于北美大陆扩张和国内建设的方针,国家迅速取得了成功。

材料二   20世纪“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表明美国开始向奉行国际主义转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至一战前后,一项主张美国放弃孤立主义传统、更多地卷入世界事务的“国际主义”政策开始提出。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也白《孤立主义与美国对亚洲的干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之前美国孤立主义外交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美国孤立主义外交走向衰落的历史背景?
2019-12-23更新 | 8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19年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华盛顿会议期间,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评价美国的对华政策时说:“美国对中国的野心体现在经济方面,对于美国这种经济发达的国家来讲,划定势力范围的政策显然比不上门户开放政策有优势。因此,我们不应该认为,美国的对华政策是一种自由开明政策。实际上,有证据表明,只要触犯美国利益,或与美国人抱持的偏见有出入,开明自由原则也好,人道主义精神也罢,都会失去分量……我在这里举个例子:(1921年)11日,中国政府欠美国某大银行550万美元借款到期,但无力偿还。美国国务院威胁北京政府说,久借不还会对中华民国的财务政治评级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新国际银行团中的美国银行家提出要向中国政府预付一笔款子,供其偿还上述贷款和其他拖欠债务。这一提议得到美国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也就是说,美国金融家和政客同时扮演两个角色,既扮英雄,又装恶棍,他们先是联手制造了一出危险的局面,又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挽救中国,这样一来,就为中国最终成为美国金融受保护国铺平了道路。”

——据(英)伯特兰·罗素《中国问题》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特点,并说明其政策推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一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3年,因为一战赔款纠纷引发的“鲁尔危机”使法德付出了沉重代价。巨额的财政开支造成德国通货膨胀严重,而高达10亿法郎的占领费用导致法国财政困难。

1923年,英国政府建议由美国来充当赔款问题仲载人。1924年,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任主席的专家委员会提出了“道威斯计划”,其主要内容是:一是规定德国赔款的年度限额,从10亿马克开始到第五年25亿马克。二是向德国提供巨额贷款,贷款大部分由美国提供。三是一切赔款纠纷由美国任主席的仲裁委员会解决。四是由私人银行向德国输入资本,帮助德国复兴。道威斯计划提出后获得通过,德国接受了该计划,法国宣布一年之内从鲁尔撤军。

道威斯计划实行意味着巴黎和会赋予法国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宰地位被英美取代。美元自此开始大量流入德国,1929年,德国工业生产再次超越英法,成为欧洲第二。随着美元的大量涌入德国,美国在整个欧洲事务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道威斯计划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道威斯计划的影响。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洛迦诺公约》在当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伯伦表达了那时普遍存在的一种观点。他宣称,公约标志着“和平年代和战争年代之间的真正的分界线”。同样,白里安也发表了有关“洛迦诺精神”的动人演说:“洛迦诺精神”禁止了战争,用“调解、仲裁与和平”代替了战争。在这种乐观主义的余晖中,美国国务卿弗兰克·凯洛格按照白里安的建议,提出各国保证摈弃战争、不把战争当作“推行国策的一种工具”。这一建议得到了实施,1928年8月27日,《凯洛格-白里安公约》(又称《非战公约》签订。由于公约只拒绝战争并未规定制裁措施,它很快就得到60多个国家的签署。虽然公约只依靠世界舆论这种道义上的压力,但仅如此多的国家签署公约这一事实足以促成国际紧张局势的进一步缓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非战公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非战公约》进行评价。
2020-04-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0高考全国卷24省1月联考甲卷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材料   华盛顿会议期间,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评价美国的对华政策时说:“美国对中国的野心体现在经济方面,划定势力范围没有门户开放政策有优势。因此,我们不应该认为,美国对华政策是一种自由开明政策。实际上,只要触犯美国利益,开明自由原则和人道主义精神,都会失去分量。举个例子:(1921年)11日,中国政府欠美国某大银行550万美元到期,但无力偿还。美国国务院威胁北京政府说,久借不还会对中华民国的财务政治评级产生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美国银行家提出要向中国政府预付一笔款子,供其偿还上述贷款。这一提议得到美国国务院的支持。美国金融家和政客先是联手制造出危险的局面,又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挽救中国,就为中国成为美国金融保护国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英)伯特兰·罗素《中国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特点,并说明其政策推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一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
2020-04-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六市(南阳市、信阳市等)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结束后,各国人民对大战的灾难记忆犹新,他们迫切要求和平。欧洲各国的战争创伤尚未治愈,如果用武力争夺霸权,注定要遭到失败。为了达到孤立和抑制德国的目的,法国希望美国永远不站在反对法国的战争一边。法国外长建议美法两国缔结条约,宣布战争为非法。而美国国务卿凯洛格鉴于自己的国家利益考虑,他坚持由六个强国签署《非战公约》,然后对所有国家的签署敞开大门。1928年8月,《非战公约》在巴黎举行签字仪式。参会的国家有法、美、英、德、意、日等国。条约规定:第一,各缔约国决定废弃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和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第二,各缔约国同意不用和平之外的方法解决任何国家纠纷。由于在《非战公约》中,美国扮演了重要角色,后世称之为凯洛格非战公约。至1931年,加入公约的共有64国。

——摘编自王明中《评凯洛格非战公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非战公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非战公约》。
2020-04-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金榜卷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2年11月,英法意希日作为一方,土耳其作为另一方,在瑞士洛桑正式举行和会。苏、保、罗、南等国也参加了会议,美国派观察员出席了会议。和当年协约国抛出《色佛尔条约》时相比,局面已全然不同,土耳其己从阶下囚变成了胜利者。凯末尔只要求得到主权独立和本土领土完整。列强虽不得不承认土战胜的事实,但又想尽量对土施加限制,为自己保留更多的特权。斗争的焦点是:盛产石油的摩苏尔的归属、外国在土的特权、海峡问题和外债问题。1923年7月,签订了《洛桑和约》和《黑海海峡公约》。《洛桑和约》承认土耳其在小亚细亚本土范围内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确定了土耳其的边界,把伊斯密尔和东色雷斯归还土;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等少数民族地区仍归土所有。条约规定废除外国的治外法权和一切特权,但土仍须偿还部分外债。《黑海海峡公约》规定:海峡地区非武装化,由国际委员会管理;各国军舰可以通过海峡,但非黑海国家进入黑海的舰队吨位,不得超过最强的黑海国家,还赋予土在某种情况下一定的决定权。

——摘编自拾之《国际关系史讲座:第九讲西亚新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桑和会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桑和会的历史影响。
2020-05-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5月在线学习摸底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