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工业革命在带来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世界格局、艺术等多方面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交通革新是开启与构建近代交往体系的重要力量,作为交往先导的交通,它运载的、交流的不仅只是货物、人口,还有思想、观念的碰撞和交流。不同地区之间往来交往的发展,使得原本封闭的、落后的地区也接触到了先进的文明,面对先进文明,隔绝的地区无法再使自己孤立起来……这就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种扩展和深入,直接影响了全球历史格局的演进。

——摘编自[英]约翰·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中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交通运输革命的表现,试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从生产组织形式和科技进步的角度,分析世界一体化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19世纪的欧洲社会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相互促进,物理、化学、艺术等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光学理论发展的推动下,艺术家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当中……根据“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进行着艺术实践、实践发现,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呈现,他们便依据不同的光线变化忠实地在画布上创造出符合物体真实的色彩变化。

——据李建群,邵亦杨《外国美术史》整理


(2)对光的认识不同时期有所不同,试以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研究成果为例,简述其有关光学的科学成就。

材料三 不能说天下大势不存在,或者不可预测。波兰银行家布洛赫在1898年出版了一套厚达六册的《未来战争的技术、经济和政治诸种方面》。在这部预言性的著作中,他预测到战壕战争的军事僵局将导致长久冲突,而这种冲突必须付出的经济和人力代价,将使交战国陷入耗竭或社会革命。这本书迅速被翻译成无数种语言,但是对军事计划却没有任何影响……但是,使欧洲陷入大战的,是当时的国际形势。随着全球性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日益尖锐的竞争加强,这种国际游戏所下的赌注也与以前大不相同。

——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大战导致“交战国社会革命”的具体表现,概括大战呈现“长久冲突”的主要特征。
2021-04-0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舟山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1914—1918年英国妇女从事劳动情况统计表。对表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妇女陆续取得了普选权B.英国社会观念产生重大变化
C.战争改变了政府机构的职能D.战争导致大批妇女参与生产
2020-01-0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9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卷(十)历史试题
3 . 下面几幅图为19世纪后期以来西欧大陆形势变化示意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2020-09-0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从建国初期的华盛顿到一战时期的威尔逊再到二战时期的罗斯福,美国的外交政策悄然发生了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处理外国事务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在与它们发展商务关系时,尽量避免涉及政治。

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它对于我们毫无或甚少关系。欧洲经常发生争执,其原因基本上与我们毫不相干。所以,如果我们卷进欧洲事务,与他们的政治兴衰人为地联系在一起,或与他们友好而结成同盟,或与他们敌对而发生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我国独处一方,远离它国,这种地理位置允许并促使我们奉行一条不同的政策路线。

——改编自(1796年)华盛顿的《告别演说》

材料二   一战后期,参战后美国的外交重点显然稍稍发生了变化,开始从拉美和远东转移到欧洲这个主战场。……在一战即将结束及结束后,美国的战略目标已十分清晰,那就是要在美国的主导下,重建战后世界新秩序。

在创建国际联盟的整个过程中,美国总统威尔逊起了很大作用。但国联的成立未使美国获得多少实际利益,也未实现美国取得战后世界领导权的计划,这就引起了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吵。威尔逊的政敌共和党操纵参议院,以国联盟约没有体现美国的战略目标为借口,拒绝批准威尔逊已签了字的凡尔赛条约,也拒绝加入国际联盟。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册)》等改编

材料三   美国自从在国联问题上失误之后,孤立主义一度重新甚嚣尘上。……二战爆发后的几年,以往美国执政的政策基本未变,在1935-1937年间接连通过几个“中立法案”,声称要避免“重犯”上次欧战时的错误。……19405月巴黎陷落后,罗斯福不得不公开表示:“民主制度已经遭到了危险”,美国应当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这无疑是美国改变其“中立”政策的重要信号。

——摘自何顺果著的《美国历史十五讲》


(1)写出1796年华盛顿发表《告别演说》时欧洲正在发生的“争执”。根据材料一指出华盛顿所奉行的“一条不同的政策路线”,并简析这一政策对19世纪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一战后威尔逊为“在美国的主导下,重建战后世界新秩序”所做的努力,并简析美国之所以“拒绝加入国际联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巴黎陷落后罗斯福“改变其‘中立’政策”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华盛顿时代到威尔逊、罗斯福时代美国外交政策悄然发生的变化。
2020-11-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为德国版图变化示意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②④①
B.④③①②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2019-05-02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2018 —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派大批华工赴欧参战,为大战早日结束做出了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是帝国主义两大阵营之间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北洋政府从战事一开始,就表现出参战的积极性和热情,协约国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一度阻止中国派兵出战。…1916年夏,随着欧洲战事的升级,特别是交战双方期待毕其功于一役的索姆河战后的打响,英法政府开始转变态度,希望中国政府给予帮助,但由于老牌殖民帝国的心态作祟,他们要求中国采取变通之道,派遣大批劳工赴欧洲协助协约国,主要从事战勤及后方保障工作,

——徐国琦《大战争与大觉悟一中国人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对彼得和许多其他西方人来说,中国人提出的问题给他们造成了极深的困扰。

例如“西方文明说到底只是一种物质文明吗?东方文明是否在道德方面最终更高于西方?如果我们接受西方的物质文明,它是否会损害我们更高层次的道德文明?又或者说,是不是如果我们要为我们的道德文明赢得地位,使我们能安心享有我们的文明,我们就必须武装起来,用西方国家所拥有的武器来同西方争战?”彼得警告西方社会必须密切注意华工回国后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变化

——徐国琦《一战中的华工》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参战态度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彼得的观点,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参战的历史影响。
7 . 当我们从世界历史发展角度审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的一些极为重大的变化就是从此开始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11月11日清晨5时,德国宣布接受法国提出的停战条件。上午11时,整个西线吹起了停战喇叭。与此同时,巴黎上空响起了101响礼炮声。同日,威尔逊总统在华盛顿面向国会,正式宣布:“大战至此结束了。”一时间,从会场到走廊都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欢呼喝彩声。

材料二   经过四年的苦战,法国虽然已精疲力竭,遍体鳞伤,但毕竟是最主要的战胜国之一在法国统治集团看来,最终清算德国和独霸欧陆的时刻已经到来了。停战后,福煦要求今后法国的边界必须移至莱茵河。德国会被解除武装;它的军事体制会被砸碎;它的要塞会被摧毁;德国会变得贫穷;……

材料三   协约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人们用“公理战胜”四个字来形容这场胜利。蔡元培校长发表演说:“现在世界大战争的结果,协约国占了胜利,定要把国际间一切不平等的黑暗主义都消灭了,用光明主义来代他。”11月18日,紫禁城太和殿广场,民国总统徐世昌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期待胜利能改善中国卑微的国际地位。夜晚,6万多人走上北京街头,北京大学学生举行提灯大游行。


(1)请结合一战对美国影响的推测,美国议员们为什么会欢呼喝彩?
温馨提示:(2-A)与(2-B)两问的分值相同,只要任选一问回答即可。如两问皆答,则只按(2-A)的答题情况计分,(2-B)不计分。
(2-A)请依据材料推测巴黎上空的礼炮声承载了法国对战争胜利怎样的期待?你认为其中哪些期待没有实现?请结合相关史实作简要说明。
(2-B)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中国庆祝战争结束的理由有哪些?其中哪些理由被历史证明是过于乐观了?请结合史实作简要说明。
(3)除上述变化外,第一次世界大战还给国际格局带来哪些重大变化?
2019-01-0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8 . 战争与和平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战争中孕育着和平,和平中潜伏着战争。远离战争,维护和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1914年之前曾说到,他那一代预期“全世界的生活将会变得更为理性、更为人道和更为民主……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让人类变得更富裕……所有这一切都会和平的发生。”(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粉碎了这种梦想。

——【美】谢尔曼等《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随着战争的延长,各国不得不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以有效地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结合18世纪以来的西方历史,分析材料一中汤因比为什么在1914年前会有那样的预期梦想(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粉碎了这种梦想”,请从全球化视野分析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一战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2019-09-2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仿真模拟卷九历史试题
9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1918年的欧洲不同于1914年的欧洲,就象1815年的欧洲不同于1789年的欧洲一样。这说明“一战”
A.推进了战后的民主化进程
B.给欧洲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C.促使政府职能发生了变化
D.使“和平主义”成为历史潮流
10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顾维钧回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仅获两个席位,而巴西由两席增至三席。法国外交部解释说:“一个国家在和会上的地位是要由该国在战争中威胁与俄国所做过的努力来确定的……中国对协约国方面实际帮助甚少,而巴西海军曾巡弋南大西洋,保护了协约国运军火的船只,对协约国贡献甚大。”

——摘编自《顾维钧回忆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中国对协约国方面实际帮助”的具体方式。指出巴黎和会对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及中国人民的反应。

材料二   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利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结合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客观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运动和民族经济的有利影响。
2019-01-0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