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了巨大损失,参战双方死亡人数接近l000万,其中德国、法国、英国、俄国、奥匈帝国均超过100万。从战争后期到战后,欧洲社会充满了反战、厌战的情绪,战前受到打压的和平运动重新高涨起来。大多数参战国都有很多人罢工、拒服兵役甚至发生士兵哗变。俄国、德国、奥匈帝国等国的士兵和平民则将愤怒洒向给他们带来战争的政府和制度,革命成了很多人的选项。战后和平运动影响日益扩大,英法等国主导的集体安全体系和相关限制战争的国际法就与这种潮流有关。但30年代和平运动的绥靖化,间接地鼓励了法西斯国家不断侵略扩张直至发动另一场大战。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期及战后初期欧洲和平主义思想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期及战后欧洲和平主义思想的影响。

2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牵涉了27个国家;66103164人被卷入,伤亡人员达到37494186人。直接开销2080亿美元,间接开销1510亿美元。这些数目还不包括衍生的几十亿利息、退役军人的抚恤和赡养费、以及类似的开销。整个世界在此之前还未见到过这样一场庞大的战争。

材料二   到签订1918年停战协定的时候,美国诞生了21000名百万富翁,花旗银行总裁弗兰克·范德利普评价说:“作为战争的一个衍生物,上百万个新富阶层诞生了。”

——以上材料摘编自阎京生《他们贩卖死亡:那些一战中风光的大企业》

请问:

(1)从上述两则材料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2)为什么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能诞生“上百万个新富阶层”

2018-10-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大国的争霸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采取多种手段来进行,而战争可以说在历史上一直是多种形式和手段中最高的形式或最后的手段。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征杀战伐都是在步、骑、车、船所能达到的平面上,在当时人们力所能及的有限范围里,主要由交战双方(或各方)的军队在前线进行的。只有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或者说帝国主义阶段,才提供了促使这种战争演变成世界大战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前线和后方的联系的依赖关系无比密切,经济因素和精神因素的作用大大提高,武装斗争的范围、规模和烈度空前增长。于是在二十世纪,终于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这种骇人听闻的现象。

——摘编自任银睦《概论世界大战的起源和抑制因素》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德国和英、日、俄等国相比,远不是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敌人。不过,由于德国败局几定,中国只有加入英法协约国一方,才可能在战后新的国际体系中赢得发言权,所以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选择对德宣战。……首先,十几万华工通过欧洲之行,成为了具有新思想新视野的新人,对世界对中国对自身都有了新的认识,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大大加强,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其次,中国外交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的挫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兼具的五四运动,对外而言,是中国建立战后国际秩序的继续努力和再次尝试。对内来讲,启蒙了几代国人,影响了今后中国百年的思想走向。第三,大战前后,国人从憧憬兴奋到失望幻灭,使部分精英转而停止了对欧美文明的亦步亦趋,寻求另一种形式的国际化——以俄为师,这对中国后来的历史发展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

——(美)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二十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促进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

4 . 材料   在被称为一场“化学家之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关于美国过去科学落后的论点又一次被强调提出——美国必须克服她在纯化学领域内对德国的相对薄弱的地位,才能显现美国大国的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所谓“物理学家的战争”之后,上述理论被完全确立起来。战争使人们普遍认为,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必须以巨大的联邦投资来克服这个国家以往在科学上的脆弱的地位,只不过这一次强调的是物理学罢了。这样,美国历届政府大幅度地进行资金及人力方面的投入,将美国打造成不仅仅只是一个经济强国,更是一个占得先机、无敌于天下的军事大国。

——摘编自【美】D.J.凯福尔斯、【美】J.L.斯托尔乔《美国科学家论近代科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化学家之战”“物理学家的战争”的表现及危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科技与战争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020-09-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一战爆发,中国“希望”成为参战国,以期收回某些列强在中国的利益,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且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时悍然声言,无论是中立国与协约国间、还是中立国间通商的船只,只要经过其封锁区域,一概击沉。但是,对中国这个“弱国”和“半殖民地”,列强是不放在眼里的,他们对中国“要求参战”和成为“参战国”,是从维护列强自身利益出发,而非顾及中国的利益。后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一败涂地,但以战胜国姿态出席巴黎和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走上了国际舞台,揭开了中国追讨合法权益,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第一步,并进而促使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思想。

——摘编自袁继成、王海林《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形成了反对战争求和平的社会潮流。反战文艺作品大量涌现,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埃里希·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和美国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1918年在英国成立的致力于宣传国际仲裁和全面裁军的“国际联盟协会”,到1922年已经拥有会员20万人,1932年则发展到100万人:1921年在英国成立的坚持绝对和平主义的“不再战运动”,出版《不再战》刊物达15万份。在国际政治领域,列宁发表《和平法令》之后,威尔逊提出了十《世界和平纲领》,倡导成立企图用国际法约束战争的国际联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反对战争求和平的社会潮流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战胜国对战后的世界作出了和平的安排,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概括一战后国际社会为维护和平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社会潮流的影响。
2019-04-1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三台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过程中,我们应看到军事冲突、外交斡旋、经济纠纷及爆炸性事件等因素是“历史大海表面的波峰浪谷”,而“工业革命及科技发明、近代殖民主义、民族主义浪潮、国际关系中强权法则、追求强大的心理目标”则是“大海深处那巨大的暗流”。前者对历史发展起推波助澜作用,而后者则是“酝酿一切重大历史事件,从而改变历史航向的真正原因”。

——摘编自倪乐雄《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再考》

材料二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将德国全部作战兵力分为对俄国的东线和对法国的西线。……计划6个星期内取得西线胜利,3—4个月的时间结束整个战争。

——1905年德国陆军元帅施里芬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极为重大的,并且这种影响不是局限在某一方面,而是全方位的、多向的,这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政治时机,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摘编自吴东之《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作者观点加以解释。(要求:观点明确,表述完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中同盟国战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2020-08-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式武器:1915年,德军在西线的伊普尔战役中首次使用了毒气,造成对方重大损失;在此之后,英、法也使用了化学武器;坦克首次被用于战场,1916年英国第一辆坦克出现时,便成为机关枪毁灭者;战争加速了飞行器的发展,飞机被用于对地摄影侦察、指挥炮火射击;德国人使用飞艇轰炸英国;潜水艇则是这次战争中最具破坏力的武器,德军的潜水艇在海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虽然德国军事技术比较先进,但协约国的整体科技实力强于同盟国。1917年4月6日,旁观两年多的美国,在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逼迫下对德宣战。美国参战极大地加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力量,1918年11月11日清晨,德国签署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一些科学家相继论证了核裂变的相关理论。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奥等人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1939年由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1941年美国开始实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1945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提出:“引导和鼓励把原子能及未来的一切科学知识用于和平的和合乎人道精神的目的”。

但杜鲁门又明确提出:“成为一个军事大国是充当世界领袖的基本条件,因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是它的军事实力。”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期间,杜鲁门曾试探斯大林:“美国已经拥有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新炸弹。”斯大林表面上反应平淡,但之后马上指示加紧推进原子弹的研制工作。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子弹研制成功带来的历史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争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及启示。
2020-07-2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美国政府认为必须动员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力量进行战争努力,所以政府的计划委员会负责起了有关工业、运输、农业等各行各业的主要决策。工厂招募数百万的妇女来制造武器、弹药和军装,证明了战时经济能够迅速拉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一成功的记录为后来的政府对整个国家经济的管理,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都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极具吸引力的模式。

——摘编自麦克尼尔《人 类之网:乌瞰世界历史》

材料二 如果说“ 一战”使美国脱颖而出的话,那么“二战”则把美国造就成了独一无二的经济巨无霸。美国借助“马歇尔计划”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其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美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处于低迷,90年代初更是出现了负增长。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为借口,美国发动了海湾战争并迅速取得胜利。1992年的美国经济增长率高达3%。1999 年初,美国股市持续震荡股指大幅下跌,美国为首的北约酝酿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在战争前后100多天的时间里,道琼斯股指的涨幅竞与美国之前近百年的涨幅相当。

——摘编自房宁《战争与美 国经济》


(1)根据材料并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外战争 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外战争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1和1848年英国曾爆发了两次霍乱,当时正值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拥挤的住房、恶劣的卫生环境加剧了霍乱的流行,导致大量人口的死亡。以查德威克为代表的医疗卫生改革者们认为,预防疾病要比遭受这些疾病带来的后果更划算,他们推动议会在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案》,组建了由中央到地方的公共卫生机构,建立起了城市的供水和排污系统,推动了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英国的公共卫生运动就此展开。

       ——摘编自毛利霞《19世纪中叶英国霍乱与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

材料二   在《美国被遗忘的传染病》中,探讨了1918——1919年大流感对美国和世界历史的影响。他认为,这场大流感从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尤其是传播到以欧洲国家为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造成了大量的士兵和平民死亡,其破坏性远大于当时的战争。据保守估计,在10个月内,大约有55万美国人死于这场流感,而“美国军队在一战、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死亡人数总计才42.3万人。”

   ——刘文明《从全球视野与生态视角来考察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 9世纪中叶英国公共卫生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1918美国大流感”破坏性强的原因。
2020-06-0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