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
(2)根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红军顺利地在波罗的海与喀尔巴阡山脉之间的战线上对德军发动总攻击,先后收复波兰首都华沙,攻克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这直接得益于 (       )
A.苏联对日本关东军的毁灭性打击B.美英盟军“霸王行动”的实施
C.美英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3 . 1940年底,崔可夫率军事代表团启程访华,临行前斯大林指示他:“您的任务,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困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斯大林的指示表明
A.苏联面临东西两条战线作战的窘境
B.苏联主张对华进行无私的军事援助
C.中苏协调利于构建同盟并夺取胜利
D.苏联援助使中国束缚住日本的手脚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30年代,法西斯主义甚器尘上,远在大西洋彼岸的加拿大采取了赞成绥靖政策的立场。关于二战,加拿大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是中立还是参战,政府并没有明确的态度。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9月10日加拿大正式对德宣战。加拿大通过互助协定来帮助盟邦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二战期间,加拿大运出了价值247121.5万加元的物资,其中90%以上运往英联邦国家,仅英国达85.5%,苏联占6.8%,其余的输送到了法国海军或中国军队等。1940年,美加签订了《奥格登斯堡协定》,决定实行两国共同防卫,之后又订立《海德公园协定》,标志着美加正式进入合作生产军需品的阶段。

——摘编自苏颖《加拿大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加拿大在参战问题上犹豫不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加拿大参加战争所带来的影响。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年1月,罗斯福接受了丘吉尔竭力兜售的计划:进攻“欧洲柔软的下腹部”,即攻占西西里岛,确保地中海航行安全;决定成立联合计划参谋部,拟制在法国北部登陆计划。5月,美英首脑华盛顿会议达成妥协,同意1944年5月1日开始实施法国北部登陆战役,代号“霸王”;同时扩大在西西里岛登陆作战规模,以尽快迫使意大利投降。

1943年底的德黑兰会议,罗斯福同意按时实施“霸王”战役,这既是战时迅速打败德国的需要,也是战后控制西欧的需要。在罗斯福调解下,丘吉尔最后同意按时开辟第二战场。会议确定:“‘霸王战役’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苏联军队将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发动攻势,以便阻止德国军队从东战场调到西战场。”

1944年6月6日凌晨,盟军开始在诺曼底登法,至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军队已登陆100万人。8月15日,美、英、法军在法国南部夏纳至土伦一带顺利登陆。经过3年酝酿和努力,开辟第二战场终于成为现实。第二战场的开辟,不仅形成了从东、西、南三面围歼纳粹德国的有利战略态势,对加快纳粹德国的灭亡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对苏军在欧洲战争结束后移师远东参加对日作战、加快日本法西斯的灭亡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以上材料均据周小宁《化解大国分歧,西线合作推动转折》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盟国联合对德作战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英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原因。
6 . 1941年上半年,德国进口所需80%的橡胶、65%的锡、70%的铜、50%的铝、25%的锌都来自苏联,斯大林填补了希特勒矿产品供应的重要缺口。这一现象
A.说明苏联违反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原则
B.彻底改变了欧洲战场的战略态势
C.表明二战初期苏联为德国提供了物资
D.表明苏德已走向亲密的盟友关系
17-18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二战期间,盟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根据相关知识回答:对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带有大国强权色彩
B.都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C.据此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D.英、法、美是会议的主要操纵国
2018-10-06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会晤,这时
A.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已开始瓦解B.欧洲第二战场刚刚开辟
C.法国已经获得解放D.中国战场的战事基本结束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1年6月15日,丘吉尔电告罗斯福总统:“根据我能从各方面获得的消息,其中并有最可靠的消息,德国看来即将大举进攻俄国……如果这场新战争爆发,我们当然要遵循希特勒乃是我们必须击败的敌人这项原则,给予俄国人以最大的鼓励和我们能够提供的任何援助。”罗斯福通过美国大使怀南特口头答复说,如果德国进攻俄国,他会立即公开支持“首相可能就欢迎俄国成为同盟国而发表的任何声明”。苏德战争爆发的次日,罗斯福举行记者招待会,指出“欧战停止之日.即希特勒进犯美洲之时”,并宣布“在可能范围尽力给予俄国援助”。美国政府也在6月24日,宣布停止冻结苏联在美国的存款。6月29日,美国驻苏联大使就美国向苏联提供军用战略物资的问题在莫斯科进行了谈判。

——摘编自《二战期间美国对华和对苏租借援助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期间英美对苏联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对苏联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2018-02-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
珍珠港事件美军日军
参战兵力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28艘,潜水艇5艘6艘航空母舰、441架飞机、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和30艘潜艇
损失20艘舰船、188架军机被击沉炸毁,2403人丧生、1178人受伤29架飞机、1艘潜艇、5艘袖珍潜艇被击沉,55名飞行员丧生

材料二     美国提前发觉日本海军计划,1942年6月4日伏击日本舰队,取得中途岛战役的重大胜利。
中途岛海战美军日军
参战兵力230架飞机,3艘航母,8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450架飞机,,8艘航母,11艘战列舰、23艘巡洋舰、65艘驱逐舰
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阵亡307人4艘大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2架飞机,110名飞行员和3700名航员阵亡

                                        ——以上材料数据引自《二战巅峰战役之经典大海战》
(1)根据以上材料比较两次海战的异同点。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取胜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