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661 道试题
1 . 有学者表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过了30年,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便宣告结束。一个原因——有关民族自决的种种口号的影响和海外服役对成千上万名带着新思想和新观念返回家园的士兵所起的扰乱性影响。”这一观点表明(     
A.一战进一步激发了印度民族民主意识
B.印度一战参战士兵成为独立运动主力
C.民族自决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D.一战削弱了英国海外殖民的统治力量
今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文化交流
前现代
(约1500年之前)
农业发明后,在跨文化贸易、大规模移民及帝国版图扩张的背景下,文化交流总是在发生着。随着大帝国的出现,跨文化互动进一步加速,丝绸之路网络是最为广阔的早期的互动网络,大约公元前200年后,它不仅便利了商业和物种交流,也便利了文化交流,包括各种宗教、数学、技术和医学传统也从最初的老家传播到遥远的地区。文化交流得以发生是由几个欧亚大帝国所塑造的,而这些农业社会生产了大量剩余农产品,用来支撑大规模的工业和商业部门
现代
1500年之后)
1500年后,地理探险和扩张在现代早期扩大了欧洲文化的影响。15001800年间,欧洲商人、传教士、殖民者把自己的文化偏好包括基督教、现代自然科学和商业惯例,介绍给美洲、亚洲、撒哈拉以南非洲、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的部分地区。工业化和帝国主义在19世纪后进一步增强了欧洲和欧裔美洲的文化实力。1900年特别是1950年以来,世俗文化交流大大增加,包括西方价值观、企业文化以及全球化带来的商业化体育、牛仔裤、好莱坞电影和世界音乐等在全球广泛传播

——摘编自【美】杰里·H·本特利《世界历史上的文化交流》

材料二   跨民族、跨地区、跨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人类共同进步的重要条件。文化交流的“逆差”,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在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引进文化要素的数量大于输出文化要素的数量,外来文化对本国的影响大于本国文化对外国的影响的现象。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若是在不平等情况下进行,则会给弱势文化一方带来极大的被动或导致其自身文化的萎缩

——摘自段京肃《略论文化交流中的“逆差”现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前现代与现代的世界文化交流的差异。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二中文化交流的“逆差”现象,并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近年来,南通博物苑持续推出了一批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精品展览、教育课程、研学项目和旅游线路,尤其是在“文化+旅游”融合上做出了有效实践。在博物苑的文创商店,随处可见各类具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品,文创雪糕甚至火出了圈。这表明,南通博物苑致力于(     
A.融入地方特色,擦亮文化名片B.加大商业开发,助推城市经济
C.挖掘文博资源,探索创新发展D.开发文创产品,提高服务效能
今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及元狩元年……骞(张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古印度)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汉武帝)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汉武帝派人“指求身毒国”(     
A.是古代中印直接交往的史证B.旨在联合大夏以扼制匈奴
C.导致佛教由此路线传入中国D.利于西南丝绸之路的探索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世纪早期的西欧,教育主要由基督教会掌握。修道院不仅教授宗教知识,还传授数学、医学、科学等知识。教会抄写室还抄写大量的古典文献。这在当时有利于(     
A.推动近代科学革命B.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
C.文艺复兴运动开展D.广大民众思想的解放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20年,陈独秀将《新青年》第七卷第六号的内容编辑成《劳动节纪念号》,通过介绍苏俄革命的成功经验,把共产主义和知识分子结合起来。这反映出当时(     
A.民众逐渐接受进步思潮B.知识分子投身工人运动
C.以俄为师成为学界共识D.新文化运动有了新发展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隋书·经籍志》记载:“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以夷语。”迁都洛阳后,孝文帝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孝文帝此举(     
A.促进了北方地区统一的进程B.导致了北魏政权的灭亡
C.顺应了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D.激化了胡汉之间的矛盾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拿破仑法典》第1123条规定:“凡未被法律宣告为无能力之人均得订立契约。”第1594条规定:“一切法律并未禁止其为买卖行为之人,均得买受或出卖。”这些规定(     
A.践行了启蒙思想B.调和了社会矛盾C.保护了财产私有D.规范了贸易行为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书·宣帝纪》“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
《唐律疏议》“诸八议者,犯死罪者,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
《宋刑统》“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亲属犯罪,各有等第减赎”
《元典章》“二罪以上俱发,从其重者论之”
《大明律》“凡奸邪进谗言,左使杀人者,斩”“若犯罪律该处死,其大臣小官,巧言谏免,暗邀人心者,亦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法律”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清代《景德镇陶录》记载:“有试照(即“火照”)者,熟则止火。”“盖坯器入窑,火候生熟究不可定,因取破坯一大片,中挖一圆孔,置窑眼内,用钩探验生熟。若坯片孔内皆熟,则窑渐陶成,然后可歇火。”这说明当时(     
A.制瓷业的流程相当复杂B.成功烧制瓷器有了技术保障
C.瓷器质量由生产者决定D.技术制约家庭制瓷业的规模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