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日中立条约》是苏联与日本于1941413日在莫斯科签订的。在签订《苏日中立条约》的同时,苏日双方代表还签署了一个共同宣言,作为条约的附件。其内容是苏联保证尊重伪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苏联官方及学术界一直认为,该条约的签订是苏联在面临严峻考验的关键时刻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它的签订“巩固了我们祖国远东边境的安全。在希特勒德国的威胁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它有助于维护远东的和平”,并“制止了日本侵略”,因此是“我国外交上的伟大胜利”。英美等西方国家则认为,此条约解除了日本南进的后顾之忧,“使日本军队腾出原本要守卫西伯利亚前线的手来,移向并占领了新几内亚和菲律宾群岛”,因而苏联对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摘编自黄光耀《<苏日中立条约>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日签订《苏日中立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日签订《苏日中立条约》的影响。
2022-05-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演练(三)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7822日,苏联与中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从19383月到19396月,苏联先后三次向中国提供总额达2.5亿美元的贷款。中国政府用这笔贷款从苏联购买了大量的武器和军事装备,苏联还派出了援华航空志愿大队对日本直接参战等。苏联政府作出积极援华的战略决策主观愿望是使蒋介石树立坚持抗战的信心,防止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和反共情绪的滋长;迫使日本彻底放弃其侵略苏联的“北进”计划并最终使日本对苏联实行了中立;客观上则达到了苏联对其远东地区安全的基本放心以及苏联能够全力注意其西线战事的目的。1941年后,由于欧洲形势的日益紧张,特别是苏德战争的爆发,苏联对华政策迅速发生逆转,由“援华抗日”变为“疏华抗日”,停止了对华援助。

——摘编自李静杰《苏联援华抗日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在抗战时期对华政策的演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苏联1941年前对华援助。
2024-02-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三上学期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德关系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国际局势的发展。1934〜1937年是中德关系发展比较亲密和活跃的时期。纳粹德国把中国看作是其原料的来源和德国制造商的市场,认为中国的地理位置具有很大的战略价值。中德由前一时期单纯的民间贸易和非官方的军事往来,发展为两国政府间的密切合作。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中国的抗日准备。1938〜1941年中德关系逐步逆转。这一时期,德国政府出于全球战略上的考虑,逐渐倒向日本一边。1938年陶德曼调停失败后,德国公开支持日本侵略者,严令禁止军火输往中国。1941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希特勒为了日本能配合其进攻苏联,外交上承认汪精卫政权。中国政府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正式宣告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1941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同时对日本、德国、意大利宣战。

——摘编自易豪精《从“蜜月"到断交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中德关系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34〜1937年的中德关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德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1-05-0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8年上半年,中英两国就经济援华谈判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英国的做法使中国政府果断地把外交的重点放在美国身上,积极争取美国的对华援助。同年,德国在欧洲的侵略活动日益增强,美国政府不断收到日本与德意进行联系,加紧组建轴心联盟的活动迹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认识到不能把中国仅仅当作受害国,而是作为世界上的一部分,成为东亚制衡日本的因素。193811月,日本政府发表第二次"近卫声明",提出了所谓的"东亚新秩序",这完全与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相背离。面对日本在东亚如此翼张的侵略,美国在1938年底迈出了援华制日的第一步,决定向中国提供2500万美元的商业贷款,称为"桐油贷款计划"。蒋介石专门致电胡适,"借款成功,全国兴奋。从此抗战精神必益坚强,民族前途实利赖之。"虽然"桐油贷款计划"开启了美国有限援华的大门,但是美国因不想被卷入战争而没有采取能够直接遏制日本在东亚侵略活动的有效措施,对直接遏制日本实行"东亚新秩序"几乎没有起到作用。

——摘编自付秋香《19371940年间的美国对日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8年美国对中国实施"桐油贷款计划"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美国的"桐油贷款计划"。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丘吉尔在评述二战期间某战贫时说道:“1943年的春季标志着东线战事的转折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该战役(     
A.成为了二战的转折点B.是同盟国家协同作战的成果
C.顺利推进到德国本土D.标志着二战达到了全球
2023-06-1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0·浙江·模拟预测
6 . 广场凝结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就出现了中心广场。这里既是法庭、议事厅等政府机构的所在地,又是一个自由贸易市场。古希腊基本都是先建筑后广场,也就是说,围合广场的建筑,其位置与周边自然环境是相呼应并由其决定的,然后由这些建筑的位置最后才能决定广场的形式。

——摘编自倪鑫《中外建筑史》

材料二:古希腊阿索斯广场和古罗马图拉真广场示意图


材料三:红场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场所。1941年11月7日,斯大林决定照常在红场举行阅兵,并在阅兵式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后来斯大林曾说,这个非常时期的阅兵式,不亚于增加几个师的军力。国难当头,莫斯科表现出了勇敢与智慧,这场阅兵创造了“一个冬天里的奇迹。”

——整理自唐颐《寻找苏联记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古希腊广场(阿索斯广场)与古罗马图拉真广场在空间布局上的差异。
(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两个广场的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1941年11月7日红场阅兵的意图,并简要评析“一个冬天里的奇迹”。
2020-09-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新高考创新卷》选考历史试题(一)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波茨坦会议

材料   1945717日至82日,在日本军国主义虽日暮逢穷,但仍负离顽抗,美国原子弹虽然试爆成功,但实战效果尚难预卜,美苏英之间新的纠纷不断出现之际,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了会晤。会议着重讨论了战后世界的安排。对德国和波兰问题,在雅尔塔会议基础上加以具体化。会议还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苏联重中在欧战结束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726日以美中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这次会议对一些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但随着战争接近尾声,美英和苏联的分歧和争执也日趋激化。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波茨坦会议进行历史评述。
2022-07-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
8 . 在二战的某场战役中,一座火车站7天内在攻守双方间13次易手;防御方曾为守住一幢大楼而顶住了进攻方58天的反复冲击;进攻方从9月13日到26日,几乎每天伤亡3000多人。以下对该战役的评述正确的是
A.苏联红军和德军分别是该战役中的攻防一方
B.该战役后德国被迫与盟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C.该战役在苏德战场上的地位与瓜岛战役相似
D.是苏德战争中最激烈也是二战的转折性战役
2022-04-0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三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现代著名战争摘选

世界近现代著名战争摘选
时间名称交战国结果影响
公元1815滑铁卢战役法国一英、普鲁士法国失败拿破仑帝国彻底覆灭,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
公元1916凡尔登—索姆河战役德国一英法各有胜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
公元1942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一苏联苏联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胜利的转折点
公元1942中途岛海战美国一日本美国胜利日本丧失太平洋战场战略主动权,为盟军反攻奠定了基础
公元1980~1988两伊战争伊朗一伊拉克均损失惨重死亡约100万人,双方的综合国力受到极大削弱,最终停战

——摘录自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


根据表中相关信息,选择一场或者几场战争并围绕战争与人类安危、战争与国家存亡、战争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近期,一位德国参谋军官在和我私下里聊天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正是德国的刺刀让日本征服中国变得可能,就像1935年和1936年,也是德国的刺刀让意大利征服阿比西尼亚变得可能那样。他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暗示德国批准日本或意大利的行动,而是表达了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的重新武装改变了欧洲的力量平衡,这使得英国无法在亚洲反对日本的行动。

——摘自美国驻德国武官史密斯的《备忘录》(1938年1月)

材料二   美国对日宣战后,德、意对美宣战,此时只有美国同时面对德日两个方向的敌人。美国国内民意主张对日复仇,军方高层也有将领主张先打日本,而美国仍然坚持了“先欧后亚”。从放弃“橙色”计划、制定“彩虹”系列计划开始,美国就不再抱着过去不结盟的思想不放了,而是充分考虑到英法是否可能成为盟友的问题,并借助盟友力量共同对付法西斯同盟。特别是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之后,法西斯同盟在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意味已经十分明显。当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成为抵挡和攻打德国军队的中流砥柱。在盟友问题上,《联合国家宣言》有26个国家签字,中国则是“被遗忘的盟友”;在政策指导上,只是“保持中国在战争之中”,让中国发挥牵制日本的作用。在《租借法案》的援助物资分配中,与英国、苏联相比,中国也是获得援助数量最少的,而且经常不能及时到位。

——摘编自任珊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先欧后亚”战略评析》


(1)根据材料一、二,简析美国坚持“先欧后亚”战略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贯彻“先欧后亚”战略的历史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