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战争刚一爆发,德国就展开了原子弹的研究计划。然而,德国并没能造出原子弹,它甚至连门都没有入。1942年6月,原子弹计划的总负责人海森堡向军备部长斯佩尔(AlbertSpeer)报告说,铀计划因为技术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产出任何实际的结果。在战争期间造出原子弹是不大可能的。斯佩尔将这一情况报告希特勒,当时由于整个战场情况的紧迫,德国的研究计划被迫采取一种急功近利的方略,也就是不能在短时间,确切地说是六周内见效的计划都被暂时放在一边。希特勒和斯佩尔达成一致意见:对原子弹不必花太大力气。这个计划在被高层放任了近2年后,终于到1944年又为希姆莱所注意到。他下今大力拨款,推动原子弹计划的前进,并建了几个新的铀工厂。计划确实有所进展,不过到了那时,全德国的工业早已被盟军的轰炸破坏得体无完肤,难以进一步支撑下去。而且为时也未免太晚,不久德国就投降了。

——摘编自《上帝投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在二战期间未能制造出原子弹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抢先研制出原子弹的意义和影响。

2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美、英、苏、中四国领衔签字。这是中国第一次以“四大国”之一身份出现在战时的国际政治舞台上。1943年10月,美、英、苏、中四国在莫斯科签署《普遍安全宣言》。据此,中国有权参与各大国之间为结束战争而采取的协调行动,有权参与筹建联合国。莫斯科《四国宣言》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四大国之一。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大国角色铺设了道路。1943年11月下旬,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聚会埃及首都开罗,商议对日作战问题。开罗会议是战时中国外交的最高峰,标志着战时中国的大国地位达到顶峰。

在反法西斯大国中,只有美国支持中国应置身于世界大国的行列。早在1941年8月美、英大西洋会议期间,罗斯福就形成了以美、英、苏、中“四警察”来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设想,1941年,美英在讨论《联合国家宣言》签名国的排名顺序时,发生激烈争吵,美国坚持中国必须与美、英、苏一起领衔签字。英国被迫让步。

——摘编自向冬梅《二战时期中国的大国地位析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时中国能够取得四大国之地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时中国大国地位取得的影响。

3 .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
珍珠港事件美军日军
参战兵力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28艘,潜水艇5艘6艘航空母舰、441架飞机、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和30艘潜艇
损失20艘舰船、188架军机被击沉炸毁,2403人丧生、1178人受伤29架飞机、1艘潜艇、5艘袖珍潜艇被击沉,55名飞行员丧生

材料二     美国提前发觉日本海军计划,1942年6月4日伏击日本舰队,取得中途岛战役的重大胜利。
中途岛海战美军日军
参战兵力230架飞机,3艘航母,8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450架飞机,,8艘航母,11艘战列舰、23艘巡洋舰、65艘驱逐舰
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阵亡307人4艘大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2架飞机,110名飞行员和3700名航员阵亡

                                        ——以上材料数据引自《二战巅峰战役之经典大海战》
(1)根据以上材料比较两次海战的异同点。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取胜的原因。

4 .

材料硫磺岛战役(BattleofIwoJim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与美国间爆发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45年2月19日至3月26日。

到1945年,硫磺岛成为阻止美军空袭日本本土的最后一道防线,硫磺岛的日军飞机成为美军轰炸日本本土的障碍。硫磺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最激烈的战斗之一。美军阵亡6821,伤21865人,伤亡共计28686人。美日双方伤亡比为1.23:1。美军登陆部队伤亡人数占总人数的30%,……使美军原计划五天攻占的弹丸小岛,足足打了三十六天。

但美军的巨大代价很快就得到回报,美军战斗机部队进驻硫磺岛后,其作战半径就覆盖了日本本土,能有效掩护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使对日轰炸愈加频繁和激烈,并将轰炸效果提高了一倍以上,大大加速了日本的崩溃。硫磺岛战役中美军士兵的巨大伤亡让美军高层认识到,对日本本土的攻击所面临人员损失是美军难以承受的,打消了美军登陆日本的计划,加强了美军使用原子弹结束战争的决心。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宋毅主编《二战中的美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军攻占硫磺岛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军攻占硫磺岛后对后续战争进程的影响。

5 . 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底,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红军取得了伟大胜利,彻底破坏了希特勒的闪电战。同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对英、美、荷在东南亚的属地发起进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美英共同作战协定在德、意、日三国之间签订,被迫之下英美开始对日宣战,德美也互相宣战,从此美国正式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12月22日,美英两国首脑对两国整个作战计划进行商讨,会议期间美国倡议由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签署一项共同宣言,英国和苏联政府对美国提出的宣言草案进行磋商并加以修改后,用急电发给各同盟国政府。《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表明反法西斯同盟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它标志着该组织的进一步壮大,同时也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对于这个宣言的发表,美国国务卿热烈欢呼,他说,《联合国家宣言》把代表六大洲绝大多数居民的26个自由国家的决心和意志充分联合起来了,说明遵守法律、爱好和平的国家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团结起来,使用武力去维护自由正义和人类的基本准则。

——摘编自《二战全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家宣言》能够签署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家宣言》的历史作用。
2017-07-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17届高考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给天皇的建议书中写道:“英国可以得到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原料,美国可以得到加拿大和南美洲的资源。但是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料同人口相比在减少。如果我们只希望发展贸易,最终必将被打败……最后,我们将一无所获……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

——《全球通史》

材料二“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

材料三1950年7月,杜鲁门命令第七舰队驻进台湾海峡,声称台湾未来的地位须经联合国决定。

——《战后美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田中认为必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的理由和实质。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美国政策有何变化?分析其原因及后果。

7 .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德意志共和国)继承的是战败的苦果,从一开始就蒙上了耻辱的阴影,在左右两派的心目中都是一个畸形儿。这个先天不足的畸形儿经受不住经济危机的打击。饱受失业和破产的中下层群众对现实极端不满,渴望出现‘救星’。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根本不在乎反对派的遭遇和对犹太人同胞的种族隔离现实。对他们来说,德国在重新前进,而这是最重要的。由于建立了战争工业,又进行了修筑高速公路等大工程,失业现象很快就消失了。国家号召所有的德国人都买一辆‚大众牌‛轿车。巧妙的宣传使人人感到生活在伟大的时代。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德国“继承的是战败的苦果”?

(2)根据材料二,分析“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的原因。

2017-06-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一中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战前后,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与法西斯德国签订了友好条约,但在战争发生后却没有追随轴心国集团参战,而是奉行中立政策。佛朗哥说:“我不能为了报恩而把我的祖国拖进一场毁灭性的战争中去,而且这场战争的结局还很渺茫。我永远感激他(指希特勒)给我的帮助,但是我没有必要用西班牙人民的鲜血作为报答,拿祖国的独立去冒险。”

后来丘吉尔指出:“我们从西班牙那里得到的简介版主对我们具有极大的意义,贸易是宝贵的,利用阿尔黑西拉斯停泊地和利用直布罗陀周围的中立地区对我们既有价值,特别是在采取有名的“火炬”军事行动以前的危机中更是如此。德国人想占领直布罗陀,由此进入非洲,西班牙度这种均是行动拒绝给以方便,佛朗哥将军对待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方式是忘恩负义的不朽范例。”

——摘编自倪学德《近年来国内关于二战时期西班牙中立问题的研究》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二战中西班牙中立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班牙中立的影响。

9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武汉会战后,日军成功进占武汉,但此时日军已处于过度延伸状态,其多数常备与A级后备师团,均已投入前线,犹未能摧毁我军主力,且虽然精华区业已损失大半,重庆当局仍不准备接受日本的和谈条件,日本人发现他们陷入了他们一直想避免的持久战深渊……日军认为……进攻宜昌,可给第五战区以沉重打击。而且,宜昌距中国战时军事、政治领导中枢重庆只有480公里,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攻克宜昌,可给重庆及西南大后方以巨大威胁,有利于推进政治谋略……938年……宜昌大撤退拉开大幕。到12月底,历时40多天的大撤退基本结束。当日军攻陷宜昌时,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日本军界完全没有估计到宜昌撤退能奇迹般的完成。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军进攻宜昌的背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进行宜昌大撤退的目的。

10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实际上成为美国处理有关战后世界安排问题上的指导性文件。美国的战后设想的蓝图是一柄两刃剑。一方面反对旧式外交和欧洲旧式的殖民主义、领土掠夺,另一方面也反对社会主义。罗斯福政府强调《大西洋宪章》的原则适用于全世界,要英、法等放弃殖民统治,按“民族自决”来解决殖民地问题,这引起丘吉尔的很大不满和抵制。戴高乐则指出“罗斯福是要使和平成为美国的和平”,但随着战后英国认为苏联成了“自由世界的致命危险”,便积极借助美国与之抗衡,有了共同的战略利益。法国在这样的情况下也终于不得不与美国协调了政策,但是在苏联方面,情况就不同了。

苏联当然也非常希望有战后持久的和平、安全和繁荣,但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则不同于美国的考虑。苏联宣布接受《大西洋宪章》的原则作为反法西斯联盟的“共同纲领”,同时指出,这些原则的实际运用“必须与各国的状况、需要和历史特点相适应”,强调各国人民有权建立其认为合理和必要的社会制度和政府形式等。

——摘编自黄正柏《美苏“冷战”争霸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英法美与苏联对《大西洋宪章》态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大西洋宪章》作简要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