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大规模运用。193991日德国闪击波兰,很快就致使波兰的空军力量几近瘫痪,这使人类意识到空军的强大威力。值得关注的是,英国的皇家飞行队在战争中保卫了英国,也对盟军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美国的“野马”飞机具有速度快、航程里数远的优点,在战争中也为美国夺取制空权作出了贡献。日本的“零”式战斗机是日本海军克敌制胜的决胜武器,还是第一种能够攻击陆上目标的舰载战斗机。它要比美国的“野猫”战斗机设备更精致,速度更快,航程也很惊人。美军对一架坠落的“零”式战斗机进行研究后,“地狱猫”战斗机产生了,从而结束了“零”式战斗机的不败神话。

——摘编自任广旭《科技对二战中通讯和武器装备进步的推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飞机在二战中得到大规模运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飞机在二战中的大规模运用。

2 . 材料   19417月中旬以前,西南方向上苏军各部队遭受很大损失,继续后退。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的86个师被严重削弱。当时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到19417月中旬共有63个师又16个旅。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以40个师展开进攻,企图在行进中夺占基辅。由于德军未能在行进期间攻占基辅,遂增调第6集团军向基辅进攻,坦克第1集群企图从翼侧包围苏军。德军的正面突击和随之而来的翼侧突击,把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割裂成几个集团。720日开始,苏军从南面对德军坦克第1集群实施反突击,迫使德军转入防御。7月底,德军第6集团军突击集团重新对基辅发动进攻。苏军以筑垒地域的军队和预备队组成第37集团军,加强了基辅筑垒地域的防御,基辅市、州党组织还向苏军输送了3万多名共产党员,20万基辅居民参加了苏军。8月上半月,德军突至基辅近郊。919日,苏军最高统帅部下令放弃基辅。战役中,几乎整个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包围。期间,苏军在莫斯科方向集中预备队,建立了较为坚固的防御。

——摘编自段苏权《吸取历史教训维护世界和平——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四十周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基辅战役的特征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辅战役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波兰政府已经崩清且已无生命的迹象,这就是说实际上波兰国家和政府已不复存在。因此,苏波之间缔结的条约已归于无效……。波兰已经成为可能对苏联造成威胁的种种偶然和意外事件的方使场所。苏联政府迄今为止一直是保持中立的,但它不能再以中立的态度来对待这种局势了”。“苏联政府对居住在波兰境内的同胞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命运不能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这些同胞被抛弃,任人摆布而毫无保障”,“鉴于这种局势,苏联政府命令红军总司令部所属部队越过国界,去把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居民的生命财产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苏联政府向波兰驻苏大使递交的声明(1939917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政府声明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政府声明的背景。
2022-05-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88月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9月,苏军踏上了波兰领土,并签署了《苏德边界友好协定》。现在斯大林不仅要求吞并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还要将立陶宛至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他的目标在于恢复大俄罗斯帝国的疆界,并且获取协定规定的苏联缓冲防卫带,建立所谓的“东方战线”。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共增加领土4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200多万,西部边界向西推进约300-400公里。只有芬兰在激烈的苏芬战争之后,维护了独立,但也割让了部分土地。

——摘编自【英】罗伯特·谢伟思《斯大林传》等


(1)根据材料,概述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方战线”建立的影响。
2022-05-2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四大名校名师团队猜题卷(A)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7105日,罗斯福总统特意选择孤立主义的大本营芝加哥,发表了主要针对日本侵华的“防疫”演说,强调“必须作出保卫和平的积极努力”。但是,就在罗斯福讲演的第二天,《华尔街日报》就在头版刊登了题为“停止对外干涉,美国要和平”的社论;《商业金融记事报》也发表文章,声称美国对欧洲和亚洲国家的政治困难没有责任,应该对国际行动保持疏远态度,因为它们只会损害美国的独立、安全和幸福;《商业日报》也警告说,经济制裁将产生“严重后果”,而且对制裁的支持将是“迈向战争的一大步”;美国的六大和平组织联名发起了一场征集2500万人的签名活动,要求“避免使美国卷入战争”,众议员菲什甚至提议弹劾总统。鉴于此,罗斯福只好赶紧缩了回去,美国在制裁日本和援助中国方面都无所作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步步升级。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和平主义势力反对干涉日本全而侵华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和平主义势力反对干涉日本全面侵华的影响。
2022-05-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9822日,希特勒宣称“毁灭波兰是我们的第一号任务”。23日,在莫斯科签订的《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的《附属秘密议定书》中规定:“在一旦波兰国家所属领土上发生领土的或政治的变动时,德国和苏联两国利益范围将大体上以比萨河、那累夫河、维斯瓦河和桑河一线为界”。91日,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9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但未按照盟约从空中和陆上发动攻势以缓解波兰所受到的致命打击。917日,苏军入侵波兰。106日,英法拒绝希特勒提出的和平建议,声称要把战争进行到底,宣称恢复战前的波兰国家是他们进行战争的目的。同时,英法支持成立了以资产阶级温和派为主的波兰流亡政府,在波兰侨民中组建了武装力量,参加了保卫法英的战斗。法国沦亡后,波兰流亡政府迁到伦敦。

——摘编自程人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国际舞台上的波兰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对待德国入侵波兰的态度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应对德国入侵波兰的举措并说明其原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召开六次恳谈会就北进还是南进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多数人主张南进,理由是日本的大部兵力正用于中国,北进实际上办不到。南进的目的是为了抢夺南方的丰富资源,也是为了切断英美援华的补给线,迫使中国投降。1941年大本营陆军海军部又作出《对南方施策纲要》,认为只有欧美国家对日禁运威胁到日本生存等情况发生时,才能对南方实施武力。1940923日,日本军队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926日,美国宣布对日本实行钢铁禁运。为了南进,日本又于27日与德、意缔结同盟条约,以德制美,共同对付英美:另一方面,又与苏联签订《日苏中立条约》,稳定苏联。1941年,日本决定继续南进。美国立即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194112月,日本决定偷袭珍珠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采取南进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日冲突的实质及后果。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622日,苏德战争爆发。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称其为“一桩从天上掉下来的幸运的事”。美国更积极地介入远东事务,迅速做出了防止日本“北进”的反应。624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宣布解除对苏联在美资产出口管制。7月以后,美国政府同意苏联提出的优先给予出口许可证的要求。723日,罗斯福批准了为一支有500架飞机的中国航空队提供装备和人员,还批准了派遣军事代表团来华,考察与租借援助有关的事宜。7月底,当日军开进印度支那南部时,美国随即做出了激烈反应:罗斯福发布行政命令,宣布冻结日本在美一切资产。美日之间的分歧,预示着两国矛盾的不可调和。

——摘编自张愿《苏德战争爆发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


(1)根据材料,概括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的远东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远东政策的影响。
2022-05-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254日佛晓,美军海军少将法兰克·杰克·弗莱彻指挥的第17特混编队,对日军准备登陆作战的舰队进行了一次袭击,珊瑚海海战开始。珊瑚海海战可以视作一场遭遇战,双方各有损失,美国损失略大;但是日本在战略上却陷入下风。美国损失了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也被击伤;日本的两艘重型航母虽然没沉没,但是也遭受损失,短时间内不能作战。在一个月之后的中途岛海战,这两艘航母没能参战。此战之前日本海军节节胜利,貌似不可阻挡;此战之后,却难以再扩张一步。

日美珊瑚海交锋,阻止了日军对澳大利亚的进攻;这是太平洋战争以来,日军侵略锋芒首次受阻。这次海战,双方舰艇都在对方视距以外,并未交火,战斗由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进行,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由航空母舰之间进行对抗的海战。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影响世界历史的21场经典海战》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珊瑚海海战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珊瑚海海战的主要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期间,德国首次在欧洲战场使用毒气弹,造成大量军民伤亡。一战后,日本陆军省聘请科学家专门研究化学毒剂生产、使用等有关问题。日军研制的化学毒剂有糜烂性毒气和催泪性毒气等9种之多。为了确保对苏作战,及时将国内生产的毒气弹运往中国前方战场,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了很多研制、装配、存放化学武器的工厂和部队。19398月,在齐齐哈尔建立了集研究、实验和实战于一体的关东军陆军化学研究所,代号516部队。据统计,516部队与731部队合作进行过50余次毒瓦斯人体实验,以获取毒气武器试验相关资料。日本政府每年投入巨资支持化学武器研制生产,因此日本成为二战时期拥有化学武器最多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持续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的国家,如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中使用了呕吐弹,在南昌会战中大量使用化学武器等。日本战败时,又将大量化学武器遗弃在中国。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发掘出的遗弃化学武器造成了多起健康被害事故。而且由于遗弃的化学武器外表没有黄油保护,不仅腐蚀严重,而且一部分已经泄露,造成水源、土壤污染。

——摘编自王玉芹《日军在华化学武器的研制应用及遗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军在华研制和使用化学武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军在中国使用和遗弃化学武器造成的后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