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从1941年到1945年,实际给苏联的军用物资约为1600万吨。这些物资品种繁多,总价值为102亿美元。

——《世界历史》杂志(1986年11月)

材料二   总的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美驻苏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6年2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动机是什么?
(2)材料二作者的基本论点是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出美国的对苏政策发生了什么改变?
2019-06-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蛟河市蛟河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二战后,苏联等国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在该条约影响下
A.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
B.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美国对苏联全面冷战
D.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苏联兴亡史》:“1955年5月,巴黎协定批准生效,苏联等8国在华沙举行第二次会议,缔结了条约,以与北约相抗衡。”苏联等国“条约”的缔结说明
A.欧洲不再有矛盾冲突
B.苏联力图称霸全球
C.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冷战”开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23年1月,比利时军队占领鲁尔,英法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更加尖锐,德国也停止了对英法等国赔偿。1924年,美国银行家道成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该计划由美国摩根公司向德国贷款,帮助德国复兴。1924一1929年,德国共得到外国贷款及投资326亿马克,其中美国资本占70%,货款90%以上落到德国各大企业中。德国还从美国得到大量装备和技术帮助,经济得到恢复发展,英法等国也收到一些德国的赔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年,欧洲经济依然徘徊在战前水平以下。失业率不断增长,食品短缺导致工人罢工,欧洲社会处于动荡之中。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旨在复兴欧洲经济的计划。1948年杜鲁门总统签署了马歇尔计划,同时批准设立了经济合作总署来负责这一计划的实施。该计划实施的四年里,西欧各国通过参加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全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为贷款。欧洲人将大多数来自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资金用于输入美国生产的商品。

——摘编自蒋坷《从“道威斯计划”到“马歇尔计划”》


(1)根据材料,概括道威斯计划和马歇尔计划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道威斯计划和马歇尔计刘的相同影响。
2019-06-0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1年10月,丘吉尔再次当选英国首相,为适应战后国际环境及自身实力变化的需要,这一时期保守党的外交政策,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带有明显的丘吉尔“三环外交”的战略思想印迹。英联邦和英帝国是“三环外交”政策的第一环,也是英国保持大国实力的倚重力量。因而丘吉尔政府对待英联邦及殖民地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力图使英帝国平稳地向英联邦实现过渡。英美关系是“三环外交”中的第二环,也是它的基石,因此丘吉尔政府十分重视英美关系,英国基本上都配合了美国的政策需要。“三环外交”中的最后一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丘吉尔政府此时面临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英国虽然支持欧洲的联合,但是它却不希望加入欧洲联合中去,而是希望以世界性大国的姿态与之发生联系。“三环外交”对战后英国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丘吉尔政府试图以此来挽救英国的衰落,保住其原有的大国地位。

——摘编自丁文青《二战后丘吉尔政府外交政策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吉尔政府实施“三环外交”的原因o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环外交”政策对英国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由于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存在着政治制度的差别、参战目的的不同,所以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的矛盾和分歧也愈来愈大。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反法西斯同盟内美、苏这两个政治制度绝然不同的大国要依据各自在战争中实力的新变化,安排好有利自己的战后世界新秩序。

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等大国经过长期讨价还价、相互要协的产物,它承认了美苏各自的实际军事控制线。其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新,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被其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

(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雅尔塔体系。
2019-05-3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江南十校2019届高三冲刺联考(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条约《开罗宣言》《旧金山和约》
主要内容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盟国承认日本对其领土和领海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南沙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和要求;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
备注在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后,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1951年9月8日,美、英等46国与日本在美国旧金山签订。中国、朝鲜没有受到邀请参加,印度、缅甸拒绝参加,苏联、波兰、捷克没有签字,中国政府声明此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开罗宣言》和《旧金山和约》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旧金山和约》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二战后日本原本试图通过构建密切的中日经济关系,来促进日本的复兴。但是东亚冷战的发生与升级,日本只好寻找中国以外的替代市场。东南亚因为其丰富的资源与潜在的市场成为日本重视的对象。然而,战争赔偿问题成为日本与东南亚关系的主要障碍。1951年,美国邀请相关各国参会,但由于订立的《旧金山和约》偏袒日本而遭到东南亚国家的拒绝。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后,日本的国际收支状况趋于恶化,这迫使日本加速与东南亚国家谈判的进程。1954年,日本与缅甸签订条约,对缅甸进行实物赔偿,双方展开经济合作。以缅甸问题为范例,日本先后同菲律宾和印尼解决了赔偿与邦交问题。但日本赔偿方案的逐利动机,为此后东南亚国家反对日本的经济入侵埋下伏笔。

——摘编自史勤:《日本和缅甸关于战争赔偿的交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对缅甸交涉战争赔偿问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对缅甸交涉战争赔偿问题的影响。
2019-05-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高考全真训练(一)文综历史试题
9 . 【历史选修3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30年代,为了构建一个长久的强国,希特勒急于得到资源。问题是,德国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其进入大西洋与美国、非洲和亚洲开展贸易,因此希特勒将目光投向了丝绸之路的东方。他之所以与当时的苏联和解,是因为这样就可以打通属于他自己的丝绸之路。但是,国内农业产量的不足是德国的一个明显的软肋。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希特勒发动了对波兰的入侵,之后为了获得丝绸之路上更多的小麦,他作出了ー个以数百万士兵的生命为代价的决定:入侵苏联。1946年,打败德国之后,苏联为了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和资源,开始将目光集中在丝绸之路上的中亚国家身上。美国人也关注这一地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一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美国绝对不允许苏联将这些国家收入社会主义的阵营中。为了得更多的资源以及丝绸之路的支配权,苏联与美国开始了长久的冷战。

——摘编自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指出“丝绸之路“在二战前后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国争夺“丝绸之路”控制权所产生的影响。
2019-05-2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河北省2019高考命题研究专家预测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一)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法国面对英、美两个联合阵线的要接,不得不作出妥协和让步。结果,法国放弃莱茵独立的要求,换得萨尔开采权;并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莱茵河左岸由联军占领十五年,右岸五十公里内划为非军事区。并由英美承允一旦德国发动侵略,立即给法国以援助。

——摘编自于忠《从巴黎和会对德和约的谈判看帝国主义的矛盾与妥协》

材料二   1945年2月5日,在雅尔塔会议上作为政治问题讨论分割德国时,英、美、苏三国首脑未经反复争论很快取得协议:一致同意分割德国的原则。最后在《雅尔塔会议议定书》中规定:三国将对德国拥有最高权力。为行使此种权力,他们将采取这些步骤,包括完全解除武装、非军事化。但鉴于国际形势以及盟国间利害错综复杂,三国不得不重新考虑永久处理德国的政策。

——据韩国衡《盟国对德处理中的军事占领和分割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中战胜国对德国处理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和会、雅尔塔会议对德国产生的不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