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越南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越南战争是20世纪冷战时代一场重大的局部战争。从1955年开始到1969年,美国经历了从“扶持南越(吴庭艳)政权”、“特种战争”、“局部战争”的过程,规模越来越大。战争期间,美国共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弹,远远超过二战期间弹药的总和。美国超过5.8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

——摘自《越南战争》

材料二巨额的战争开支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逆差,使整个经济长期陷于滞胀状态。……由于经费短缺,美军武器装备不能及时更断,并丧失了相对于苏联的长期核力量优势。战争还对美国的社会心理造成巨大震撼。……美国自杜鲁门时代以来高度膨胀的扩张欲望开始冷却,孤立主义思潮重新泛起……。美国中止了自二战结束以来20余年的过度扩张,而在70年代实行适度收缩。

——摘编自邓红洲、李玉兰《越南战争的经验教训、特点及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并归纳这场战争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及其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9年1月尼克松入主白宫,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为了保住霸权地位,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对外政策方针。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出访欧洲途中,在关岛谈到了美国对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政策。“……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威胁外,美国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有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1970年2月18日,尼克松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作为“新的和平战略”三大支柱,使“尼克松主义”不仅成为规定美国的海外义务及其盟友的关系,而且成为规定对苏对华政策的指导原则。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发表讲话承认国家战略格局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尼克松主义无疑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它不仅在尼克松任内成为对外政策的指南,而且对以后历届政府的对外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概括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尼克松主义的性质及其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在亚洲的两场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的战争。对于这两场战争,中国人常以“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来称呼。与“朝战”和“越战”相比,这种提法能更准确地反映中国与这两场战争的关系以及中美两国在这两场战争中不同的对抗形式。朝鲜战争中,中国以志愿军的形式出兵朝鲜,并且任命彭德怀为总司令亲自指挥战斗,毫不妥协地与美国进行了直接的面对面的军事较量;战争中伤亡的中国军人要远多于朝鲜军人,最后的停战协定也是在中国的主导下签订的。而在对待越南战争的问题上,中国只是派出支援部队从后方支援越南,让越南人民自己与美国斗争,而且在越南问题上中国主张边打边谈,力图控制战争的波及范围,避免将自己直接卷入;为了早日停战,中国不停地在双方牵线搭桥,传递着“和”的信息,并多次为此对越南施加压力,越美的停战和谈包含了中国的外交努力。

——章百家《“抗美援朝”与“援越抗美

——中国应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不同选择》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美两国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对抗的不同形式和结果。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采取不同对抗形式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