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越南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越南战争中,美国与越南呈现出一种割裂感,当时熟练掌握越南语的官员仅有3人,影响了情报人员对于越南的认知印象。20世纪60年代中期,侵越战争的逐步升级使得美国对越南历史问题的研究更加迫切,但是历史学家却认为研究东南亚地区的古代历史对战争的现实意义不大,并且由于越南文字晦涩难懂、历史资料缺乏等原因增大了研究难度。此时,美国沉湎于骄傲自豪和过度自信之中,这种骄傲让意识形态化的美国人以自我为中心去虚构越南民族性格特点——被边缘化的越南人民是贫穷、落后、懒惰、自大且具有强烈的猜疑心理的民族。美国严重低估了民族主义对越南人民所产生的鼓动作用,无法想象越南人民凝结与寄托在其中的必胜信念,“沉溺于一厢情愿的思维之中,对这场冲突的性质也缺乏真正的认识,他们主要将其视为一场军事斗争"。这些精神文化层次上的失误让美国在自以为是中输给了坚韧的越南人民。

——摘编自吕铮《文化情报视域下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情报失误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情报失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情报失误给现代战争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1年,美国入侵越南,越南战争爆发。越战初期,苏联为了与美国缓和关系,并避免与之发生直接冲突,对越战实施了“不介入”的政策。1964年底,越南局势有了新发展,战争出现了进一步扩大的危险。而且,由于苏联对越南的求援一再回避,苏联在东南亚的影响直线下降。为了改变现状,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调整政策,“有限度的介入”越南战争。苏联在援助北越的同时,积极促使美越进行和谈。在苏联的协调下,美越于1968年3月达成和谈协议。1968-1973年,受中美和解的刺激,苏联迫切需要在东南亚寻找发展空间,于是对越战实施了“完全介入”的政策。最终,苏联推动美越和谈走向了成功。1973年1月,美越停战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越战最终结束。

——摘编自张秋平《苏联对越南战争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对越南战争的政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介入越南战争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溪山战役是越南抗美救国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整个战役期间,美军和南越参战人数45000多人,北越17200多人;美军和南越死亡人数28003500人,北越1000015000人。溪山基地是封锁北越从老挝向南越渗透的5条通道的“大锁”,而且还是“麦克纳马拉防线”西段的重要支撑点。1966年后溪山由美国海军陆战队接管。1968126日夜,越南人民军向溪山要塞外围的老村高地发起围攻。第二天清晨,越南人民军占领了老村高地。2月初,越南人民军对溪山要塞内部的蒲登县美军营地发起进攻,双方损失巨大。美国和越共双方都把溪山看作消灭对方有生力量、打击对方士气的决战场地,这种意图决定了战争的惨烈。在整个战役中,越南军民的游击战,忽东忽西、忽聚忽散,使美军疲于奔波却始终捉不到越军主力。战役期间,美军共出动F-4、F-105等各型战机2万余架次,投弹8万吨。越南战场的大量血腥画面引发了美国国内反战示威大游行。75日,美军因战局不利放弃溪山,溪山基地被正式关闭。

——据何强劲《丛林中的血火孤岛之战——战史回眸中的溪山战役》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溪山战役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溪山战役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越南的独立和主权问题虽然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但美国拒绝签字,力图取代法国在越南的地位,由此引发了越南的抗美救国战争。195510月,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庭艳上台,成立“越南共和国”,并大肆迫害前抗美人员。196012月,南方各爱国政党、群众团体、教派和各民族代表举行会议,成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越共成为该阵线的核心力量。越南南北方两个政权分立的局面由此长期化。1961年,美国肯尼迪政府上台后决定,通过有限的军事干涉支持南越政权,使用军事手段消灭解放武装力量,由此发展为美国参加的战争。越南战争从1955年起到1975年,十几个国家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造成几百余万军民伤亡,是20世纪“冷战”时代一场重大的局部战争。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越南战争的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杜鲁门政府在1947年发表咨文,声称“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 美国的安全有关”。 60年代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奉行“两个半战争”的战略,即准备同时与苏联和中国打大战,在世界其他地区打局部战争。1970年2月,尼克松向国会提出咨文,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准备在欧洲或亚洲(同苏联)打一场全面战争,同时在其他地区打一场局部战争。1971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3年,美越达成结束越南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体面结束了越战。

——摘编自《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全球战略发生转变的影响。
2020-05-09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仿真考试(三)文综历史试题

6 . 材料 二战后,虽未发生世界性战争,但局部战争风起云涌。朝鲜战争中,喷气式飞机首次得以大规模运用,空中加油技术运用于实际作战之中,越南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开始大量使用;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装备的可要直起降的海鹅式飞机创下了不败的战绩;在美军入侵巴拿马的作战中第一次动用了隐形飞机;在海湾战争中,当今世界各种高新枝米都不同程度地登上舞合进行了表演.但是战争的目的更加简约,一不再谋求全面征服对手;战争规模变小,战争手段的采用受到节制;二战后技术兵器的广泛运用使现代战场的空间增大,战场日益由平面转向立体:战争日的未必要经过若干次战役的胜利才能达成,实观战役目标也不一定需委若干次战斗的积累,首战可能就是决战。

——摘编自张海麟、彭训厚《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局部战争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局部战争呈现出的新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二战后局部战争频发的历史与现实因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6年,当“冷战”这个概念流行起来的时候,东亚已经是烽火遍地了。如果以热战为标准。东亚则是独一无二的。不论是列强在二战后期基于外交协调的各种安排,还是战争结束时基于军事占领的现实造成的局面,都没有阻止一个个东亚国家由于内部矛盾采取行动和发生战争,其中包括内战(中国)反殖民主义战争与冲突(越南与法国、印度尼西亚与荷兰)直至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地区战争(朝鲜战争)也有新兴国家之间规模不大的冲突。以往的论著都将这些事件同美苏爆发冷战紧密联系,以致忽视甚至无视东亚地区内的各种力量的极端重要性。这并不符合历史进程的真实情况,至少在东亚陆地部分的主要地区是这样,在那里美苏也可以说是被各种当地力量加以利用的外部因素。

——摘编自牛军《从开罗到万隆:战后东亚秩序的缘起(1943﹣1955)》


(1)根据材料,概括战后初期东亚秩序发展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初期东亚秩序特点形成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越南战争特需订货成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巨大动力。美国士兵使用日本制造的蚊帐、手表、相机、发电机、吉普车和手纸。这些日常生活消费很大程度上拉动着日本经济的增长。越战期间,为确保日本对美国越战政策的支持,美国采取了倾向于日本的对日贸易政策,逐渐放宽进口限制,日本对美贸易平稳上升,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战争期间,日本政府以经济合作的方式打入东南亚。在战争升级的年代里,日本对韩国、泰国、南越、菲律宾的出口迅速增长。

1965年2月7日起,美军直接出兵南越,把越战升级为“局部战争”。日本的反美舆论骤然高涨,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接踵而至,第一次将矛头对准了美国大使馆。

——李鸿美《试论越南战争对日本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越南战争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社会对越南战争的态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