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同“拱”,环绕的意思)之

—《论语》

材料二(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各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据材料一,概述先秦时期中国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这些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

(2)据材料二,概括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3)儒家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2018-06-1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优选整合】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2章第1课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测试)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孔庙大成殿清康熙帝所题“万世师表”匾额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中康熙帝题写“万世师表”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主要原因。
2018-06-1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优选整合】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2章第1课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测试)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只有当你能为你们未来的统治者找到一种比统治国家更善的生活时,你才可能有一个管理得好的国家。因为,只有在这种国家才能由真正的富人来统治。当然他们不是富有黄金,而是富有幸福所必需的那种善和智慧的生活

——柏拉图《理想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的政治主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二位东西方先哲政治思想的相似之处。对你有何启示?

2018-05-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民中2018年高三5月份考试 高三文综 历史部分

4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政体(政府)以一人为统治者,凡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通常就称为“王制”(君主政体)。凡是政体以少数人,虽不止一人而又不是多数人,为统治者,则称“贵族(贤能)政体”。……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够照顾到全邦人民公益的,人们称它为“共和政体”。……僭主政体以一人为治,凡所设施也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依托;寡头(少数)政体以富户的利益为依托;平民政体则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托。三者都不考虑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三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根据材料一说明亚里士多德对“政体”分类执行的标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治国主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在思想和教育方面有怎样的相似之处。

2018-06-0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我们的护卫者……有必要像终宵不眠的警犬;他们在战斗的生活中,各种饮水和各种食物都能下咽;烈日骄阳狂风暴雨都能处之若泰。

——柏拉图《理想国》

材料二这样,只有哲学才有可能使人变成政治的存在。由此可见,教育并不是对某技能的培养;不如说,它是要形成权力与爱知识的统一。它只是要平息内在的冲突……。

——【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论柏拉图》

材料三邦国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使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同某些目的相符的性格原来为当初建立政体的动因,亦即为随后维护这个政体的实力。……那么,他们在作为一个城邦的分子以前,也必须先行训练和适应而后才能从事公民所应实践的善业。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护卫者”的职责,指出使公民成为“护卫者”的主要途径。

(2)据材料二,概括柏拉图提出“哲学家王”的理由。据材料三,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目标。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共同认识。

2018-02-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四课时作业:第二单元 第2课 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一个儿童从小受好的教育,节奏与与谐浸入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假如受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我们的护卫者……有必要像终宵不眠的警犬;他们在战斗的生活中,各种饮水与各种食物都能下咽;烈日骄阳狂风暴雨都能处之若泰。

——柏拉图《理想国》

材料二这样,只有哲学才有可能使人变成政治的存在。由此可见,教育并不是对某技能的培养;不如说,它是要形成权力与爱知识的统一。它只是要平息内在的冲突……。

——【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论柏拉图》

材料三邦国假如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使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同某些目的相符的性格原来为当初建立政体的动因,亦即为随后维护这个政体的实力。……那么,他们在作为一个城邦的分子以前,也必须先行训练与适应而后才能从事公民所应实践的善业。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护卫者”的职责,指出使公民成为“护卫者”的主要途径。

(2)据材料二,概括柏拉图提出“哲学家王”的理由。据材料三,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目标。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共同认识。

2018-02-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四课时作业:第二单元 第2课 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我们的护卫者……有必要像终宵不眠的警犬;他们在战斗的生活中,各种饮水和各种食物都能下咽;烈日骄阳狂风暴雨都能处之若泰。

——柏拉图《理想国》

材料二这样,只有哲学才有可能使人变成政治的存在。由此可见,教育并不是对某技能的培养;不如说,它是要形成权力与爱知识的统一。它只是要平息内在的冲突……

——[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论柏拉图》

材料三邦国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教导公民们使其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同某些目的相符的性格原来为当初建立政体的动因,亦即为随后维护这个政体的实力……那么,他们在作为一个城邦的分子以前,也必须先行训练和适应而后才能从事公民所应实践的善业。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护卫者”的职责,指出使公民成为“护卫者”的主要途径。

(2)据材料二,概括柏拉图提出“哲学王”的理由。据材料三,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目标。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共同认识。

2018-02-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四课时作业:第二单元 第2课 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许多美丽的事物以及善的事物存在着……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有一个美自身、善自身,相应于每一组我们认为是众多的事物都有一个单一的理念,它是一个统一体,我们把它称为真正的存在。

——《理想国》

材料二万物的本性是相近的,灵魂又已经知道了一切,也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不能通过回忆某一件事情——这个活动一般叫学习——发现其他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勇气,并不倦地研究。由此可见,所有的学习不过只是回忆而已。

——《米诺篇》


(1)上述材料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什么哲学主张?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3)请评价这一哲学思想,并指出其现实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在雅典民主政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他们依靠对于民众欲望的顺从获得自己的私利。在古希腊,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公民只是极少数,当他们在公民大会上参与国家重要事务的决定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智慧,因而也就不具备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而且,他们往往受那些善于煽情的少数人的操控。

——摘编自申林《论柏拉图对民主制的批评》

材料二儿童6岁开始入男女分校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学习内容很丰富包括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乐、体操、骑马、射箭等。16岁毕业后,大多数人,尤其是手工业者、农民的子弟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而奴隶主子弟在17-20岁期间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大多数奴隶主子弟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职责,成为军人。只有极少数的人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受教育。最后阶段的教育主要研究辨证法,培养学生用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学生50岁毕业后可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成为哲学王。

——摘编自郑晓沧译《柏拉图论教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看法并谈谈你对柏拉图这些看法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中的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依据材料二,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3)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2018-02-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二单元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