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东西方的先哲”,是古代世界两位著名的思想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孔子以前,礼只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维护君主统治的一种典章制度,因此它常常与“敬天”、“祭祖”等各种宗教仪式融合在一起,并不具有道德价值判断的含义。在“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孔子成为中国历史上揭示礼的实质并且赋予全新含义的第一位思想家。在孔子看来,礼最大的功能和作用,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有序,此即“礼之用,和为贵”。

——据叶朗、费振刚、王天有《中国文化导读》改编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他以前的哲学批判性考察,验证了他的哲学观,说明了所有哲学家都在寻求世界的本原和原因,但他们都未能达到第一哲学的高度。或者把次要原因说成首要原因,把部分原因说成全部原因;或者在可感世界之外寻求首要的、全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认为他的老师柏拉图就是后者的代表。从根本上说,亚里士多德并不反对柏拉图坚持的可感事物服从于无形本质的基本立场。他与柏拉图之间的分歧在于,本质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的理念型相,还是可感事物之内的形式。

——摘自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材料三   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从古至今有数以百亿的人生活过,但真正在历史的太空中留下深刻印迹的却廖若星辰。孔子、亚里士多德便是这样的人物。他们的思想对后来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美国《世界名人辞典》和英国《人民年鉴手册》将他们列入世界十大思想家。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民版)


(1)材料一说孔子“揭示礼的实质并且赋予全新含义”,结合所学,加以简要说明。据此指出在“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孔子的己任和初心。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哲学思想的主要区别,并据此说明亚里士多德从中体现的探索精神。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例举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对后来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的相似主张或活动,并分别用一句话归纳两位思想家的历史地位。
2020-11-2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汉武帝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材料四   本报华盛顿(2009年)10月28日电美国国会众议院28日通过一项决议案,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并赞扬儒家思想对人文社会的贡献。他在9月底提出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的决议案一个月后,众议院投票表决以多数票获得通过。


请回答:
(1)孔子和苏格拉底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有何主张?各自的背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4)材料四中,得克萨斯州民主党众议员格林表示,孔子的儒家思想对全球许多国家的社会与政治思想带来深远的影响。请问孔子的思想对当代社会有什么意义?
2019-03-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 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 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4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二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主张没有被当时统治者采纳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建立有序社会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提出这些主张的政治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怎样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2018-11-1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新平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8-19高三上·全国·期末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亚里士多德
教育思想“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君子”、“圣贤”及“大丈夫”。他主张“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城邦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及其生活方式。”
亚里士多德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0—7岁主要是锻炼身体,强健体魄;7—14岁把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做到“弃恶从善”;14—21岁的教育重点就是发展理性、发展智慧。

材料二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美)A·M·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三1925年初,《京报副刊》举行了一次征求“青年必读书”的活动,书目得票统计数能反映学者们对青年们文化素养的期待。

书名得票数
史记19
四书、结婚的爱、欧洲近代百年史8
墨子、呐喊、上下古今谈、建国方略、独秀文存、红楼梦6
资治通鉴、孟子15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近百年史、科学方法论、思维术7
社会学及现代社会问题5

(1)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和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共同之处,说明二人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欧洲传统文化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哪些需求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学者们对青年文化素养期待的几个方面,并结合背景分析这些文化素养被期待的原因

(4)综上,你认为人类社会思想文化是怎样流传和发展的?

2018-01-0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三年级历史 大题好拿分【基础版】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子路》中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当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为政之道在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提出“复礼”,“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仁”核心内容是“爱人”,从爱父母兄弟出发到“泛爱众”。孔子也曾对他的学生讲,“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回(学生颜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材料二:苏格拉底主张贤人政治,在他看来,治理城邦是最伟大的工作,但政治技艺决不是一种自然禀赋,政治家应培养精确深厚的知识和道德素养,其根本任务是改善人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以德治人。苏格拉底对希皮阿斯说,“你知道吗?如果不是卢库格斯在斯巴达建立了牢固的守法精神,那么他就绝不会使斯巴达凌驾于其它国家之上。在各个国家中,那些好的统治者总是把对法律的服从看作公民的最大义务。那些拥有最守法的人民的城邦,在和平时期生活得最幸福,在战争时期最强大。”有一次智者安提丰试图嘲弄苏格拉底,他对苏格拉底说:“你所过的生活连一个奴隶都赶不上……”而苏格拉底却反驳道,“能够一无所求才是象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神仙。”


阅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为什么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苏格拉底提出要“建立牢固的守法精神”?
(3)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主要精力都用来宣传自己的思想,请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其原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亚里士多德
教育思 想“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君子”、“圣贤”及“大丈夫”。他主张“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城邦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及其生活方式。”
亚里士多德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0—7岁主要是锻炼身体,强健体魄;7—14岁把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做到“弃恶从善”;14—21岁的教育重点就是发展理性、发展智慧。

       

(1)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和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共同之处,说明二人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材料二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美)A·M·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欧洲传统文化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哪些需求
材料三   1925年初,《京报副刊》举行了一次征求“青年必读书”的活动,书目得票统计数能反映学者们对青年们文化素养的期待。
    书名 得票数
史记 19
四书、结婚的爱、欧洲近代百年史 8
墨子、呐喊、上下古今谈、建国方略、独秀文存、红楼梦 6
资治通鉴、孟子 15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近百年史、科学方法论、思维术 7
社会学及现代社会问题 5

根据材料三,概括学者们对青年文化素养期待的几个方面,并结合背景分析这些文化素养被期待的原因


     (4)综上,你认为人类社会思想文化是怎样流传和发展的?
2017-04-20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一)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先秦儒家有着丰富的人口伦理思想。孔子称赞卫国人口富足,指出“足食、足兵”百姓就会信任统治者。孔子把人口分为“君子”和“小人”;孟子则进一步把人口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荀子将人口划分为“士农工商”,认为“工商众则国贫”。孔子认为人民生活富足后就应该接受教育,要以德为先、全面发展,培养为国效力的合格人才,充分肯定了人的社会性,主张“礼之用,和为贵”,重视人的身心和谐。孟子首次系统提出了建立“人和”社会的理念,认为战争、政治胜负的关键是“人和”。

——据蒋琴《先秦儒家人口伦理思想初探》等

材料二1894年,孙中山认为“今日之中国,已大有人满之患矣”。1924年,他却指出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相比人口数量,孙中山更重视人口的其他问题。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饬外交部妥筹禁绝贩卖猪仔及保护华侨办法令”等,同时力主引进外资和“外才”;在国内移民方面以国家的力量来主导,以外国有经验的人士辅助,达到发展经济、舒缓人口和巩固边防的作用。他还主张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在教育、养老、医疗、卫生等方面也提出了很多设想,以“为人民谋社会种种之幸福”。

——据李道缉《孙中山人口思想刍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家人口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人口思想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近代人口思想的认识。
9 . 学术机构与文化发展。

材料一   稷下学宫是中国历史上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办大学堂。“稷下”是指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齐国国君田午当政时期在此设立学宫,故名稷下学宫。由于齐国国君采取宽松、开放的文化政策,又能提供丰厚的待遇,因此学宫吸引了当时众家学派的著名人物的到来。稷下先生有大夫的称号,却无须主持国政,此举使得他们有别于正式官员,能够专心在学术方面发挥“不治而议论”的职能。作为战国时期一个庞大的养士机构,稷下学宫相当于政府的智囊团,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咨政议政。除此之外,稷下学宫又是学术交流中心,兼具人才培养的功能。各派学者大师在交流中吸收完善自己学派的学说,并著书立说,授之于弟子,为社会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为后世留下了《孟子》《荀子》《邹子》《慎子》等重要典籍。

材料二   柏拉图学园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设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大约于公元前387年由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创办,又称希腊学园。柏拉图学园是人才培养的高等学府,也是学术交流中心和研究机构。除了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立体几何的创始人泰阿泰德、圆锥曲线的发现者美涅克漠等科学家也都出自柏拉图学园。柏拉图以学园为根据地,讲述治国术,传播治国思想,培养“哲学王”般的政治人才,希望实现“理想国”。学园中的学术环境自由而活跃,师生之间自由讨论,但并不比稷下学宫的自由度更高。从哲学思想的传授看,其主要是柏拉图学说的发展与传承,如数学大师泰阿泰德、欧多克索斯等,他们“在所有基本问题上”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与教育理念相一致。

——材料均摘编自贾万刚、褚宏祥、付萌《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的共性与差异》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创办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影响。
2022-05-06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孔子虽“罕言利”,但他不排斥“利”,且表明在“义以为上”的前提下,可追求合理的利益与财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主张“以义制利”,认为财富分配不均匀是导致纷乱的根源,“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同时代的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强调“所谓财富,如其所有者不是公正、有德性的,即不能称之为财富”,懂得“以德生利”才是长久之道。在财富分配的方法上,柏拉图提倡“公有制”的原则。在理想国中,国民谁也不能拥有私有财产,统治阶级——哲学家和武士“除了绝对的必需品之外”,不能够拥有“金和银以及凡希望幸福的人们常有的一切”。柏拉图同时强调精神财富的重要性,物质财富仅是一种下等财富。

——摘编自朱晨蕾《孔子与柏拉图财富论之比较分析》

(1)据材料概括孔子的财富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
(2)据材料比较孔子与柏拉图财富观的异同,说明他们的财富观对当今社会具有的现实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