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拉图给古代雅典民主下的定义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

材料二柏拉图为古代雅典民主归纳了两个特点:第一,充分的个人自由,表现为“行动自由和言论自由”,每个公民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第二,最为多样的人物性格。这种过度的自由会导致放纵,人们会沉溺于欲望当中,国家则会陷入道德沦丧的无秩序状态,等待它的将是个人独裁。

材料三柏拉图认为:“物极必反,这是真理,天气是这样,植物是这样,动物是这样,政治社会尤其是这样……极端的自由其结果不可能变为别的东西,只能变成极端的奴役。”柏拉图的批评虽然过分,但至少指出了极端民主的消极后果。

(1)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柏拉图认为极端民主制存在哪些弊端?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柏拉图批评雅典民主的原因,并说明其崇尚的政治体制。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侯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国学网

材料二子赞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用其道则出身行道,一往无前;不用其道则退身守道,传之后世。

——《孔子的出世与释迦的入世》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孔子“弟子弥众”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孔子由从政向从教转变体现了怎样的道德修养和处世技巧。从政与从教育何联系?

2018-02-2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四课时训练:第二单元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3 .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思想主张在中外历史上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

材料二欧洲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对中国的传统权威孔子推崇至极,他把孔子的画像挂在家里的礼拜堂里朝夕膜拜。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这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材料三第十二届“中华传统文化研修班”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研修主题是“《论语》中的‘和’与‘中庸’”。来自大陆及港、澳、台的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此次研修活动。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的哪些主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孔子提出以上主张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伏尔泰认为“奉行儒学的中国”为法国人提供的“榜样”指什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伏尔泰推崇儒学的目的是什么。

(3)当今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的师生共同研修《论语》有何现实意义?

2018-03-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1课 先师孔子
4 . 【中外历史人物评述】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先哲,有很多开创性的思考和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希腊人并非不关心政治问题。最早的哲学家泰利斯、梭伦也是政治家,大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有政治、伦理的专著。然而,思考宇宙问题是他们首先着重的,也是希腊思想的特色。在孔子以前,识字和文化知识,是“史官”所垄断的,他们所负责管理的文化资料,无不与政治权威有关。所以,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强调中国文化传统是“史官文化”。这种文化的对象,几乎是唯一的对象,是关于当世的政治权威的问题,而从未“放手发动思想”来考虑宇宙问题。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即《天演论》)中曾指出,人类一个迷惑不解的问题是祸福无常,是善人得不到好的果报,恶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善恶果报的问题,打动了愚夫愚妇的心灵,也打动了哲学家的心灵。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里就倡导一种恶人下地狱、善人上天堂的想象,恐怕这不是他的创造发明,不过是当代普通人对此想法的集中表现而已。

——摘编自顾准《希腊思想、基督教和中国史官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归纳整理柏拉图思想和中国“史官文化”的不同特色,并据此分析说明希腊思想所包含的人文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孔子为打破“史官”文化垄断所作的贡献。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柏拉图《理想国》里的“善人”应该具备的品德,并分析他形成这种“想象”的社会原因。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弟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主要奖励在教育、文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各国政要和专家。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在联合国设立的奖项,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高级别的国际奖项。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的原因。

2018-02-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二单元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练习

6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在孔颜人格传统的看法中,颜回以笃学受到后人尊崇和景仰。他的笃学并不是对政事冷漠的回避,他的论述和行动都在努力实践孔子的人格原则和风范。颜回是作为一个有为之士,像舜一样匡世济民赢得身前生后名,而不是心甘情愿作一个苦行僧。颜回没有参与政治,与他的早逝是有绝大关系的,但主要是当时所面临的险恶的政治环境的缘故,用他的话说就是“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也就是过于理想化而不能被政治权势所接受。其政治愿望体现在行动上就是颜回追随孔子十四年颠沛流离的列国周游弘道,如果不是坚定的精神支撑,或许颜回早已悄然逃离孔子而去。当弟子们纷纷逃去求得片刻安静和苟延时,颜回出生入死始终与孔子为伴。这种出生入死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他追求天下有道、弘道行仁的理想社会的政治抱负。

——摘编自林克庆卫东海《论颜回“外王”实践的人格壮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外王”实践失败的内外因素。

(2)根据材料,概括颜回的人格魅力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2018-03-1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凌源市2018届高三毕业班一模抽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科学研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的价值就在于探寻事物内在的必然真理并对事物进行合理的解释。……他强调观察的作用,认为认识过程开始于外物对感官的作用而产生的感觉,然后上升到抽象的理性思维。……在他看来,科学研究首先必须从仔细观察开始,经过简单枚举法或直觉归纳法,从而上升为一般原理,然后再以一般原理作为推理的前提,运用演绎法推出需要解释的自然现象。

——吴凯《论古希腊时期的科学价值思想》


材料二在自然科学里,应该像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的方法,然后才用综合的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包括做实验和观察,用归纳法从中做出普遍结论,并且不使这些结论遭到异议,除非这些异议来自实验或者其他可靠的真理方面……而综合的方法则假定原因已经找到,并且已把它们立为原理,再用这些原理去解释由它们发生的现象,并证明这些解释的正确性。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局限,说明其科学研究的价值追求。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牛顿在科学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并指出他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
(3)据上述材料,归纳亚里士多德与牛顿在科学研究方法上的共同点。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8 . 导致柏拉图离开雅典外出游历的原因不包括
A.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B.阿启泰的劝说
C.苏格拉底之死D.对雅典民主制的成见
2018-02-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全套备课练习题:第二单元 第2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儒家学者之重视教育是有目共睹的,私塾、书院乃至老师弟子的直接传授形式,是儒者实行教育的主要手段。而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本来就是一个大教育家,自孔子始教育就不再是少数贵族阶级的特权,而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1)根据图一,分析孔子周游列国对孔子及其弟子一行的作用。
(2)根据图二和材料二,分析孔子教育思想中值得我们继承的地方。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被称为“圣人”且受到后人敬仰的原因。
2018-03-20更新 | 5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2章第1节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同步练习)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温舒是阳陵人。年轻时做过盗墓、抢劫、杀人等坏事。后来当了县里的亭长,屡次被免职。他经常阿谀逢迎有权势的人,后来当了小官,因善于处理案件升为延史。在他服侍张汤时,升为御史。他督捕盗贼,杀伤的人很多,逐渐升为广平都尉。他选择郡中有前科的豪勇的十余人当属官,让他们做帮手,掌握他们每个人的隐秘的重大罪行,放手让他们去督捕盗贼。如果谁捕获盗贼使王温舒很满意,此人虽然有百种罪恶也不加惩治;若是被命令去捕贼的人不努力工作,王温舒就依据他过去所犯的罪行杀死他,甚至灭其家族。因为这个原因,齐地和赵地乡间的盗贼不敢接近广平郡,广平郡有了道不拾遗的好名声。汉武啼听说后,升任王温舒为河内郡太守。

——整理自《史记·酷吏列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温舒屡获升迁的政治背景和个人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简评王温舒在封建统治秩序中的作用。

2018-02-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各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