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觉醒”的先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唯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二   如果说甘地的思想体系是独特的,那么,他的经济思想就是这个独特体系中最为独特的部分。他揭露了资本主义城市的罪恶,大机器生产对工人的危害。甘地以恢复手工纺织为中心所组成的经济模式,既有空想社会主义成分,又有向后看的倾向。他根据自己独特的理论,在南非和印度倡导了独特的反帝斗争形式。在二十多年中,此起彼伏的非暴力抵抗运动和工农群众的暴力斗争组成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强大合力。

——摘编自彭树智《甘地思想的整体性和独特性》

材料三   很少有人去想,在一个有着两亿多低教育人口的大国,将类宗教追求转化为与法治逆向的政治诉求手段,必定包藏隐患。甘地的非暴力不仅在实践中出现种种问题,在理论上也走向极端,逻辑混乱,令人困扰。一个标志就是宗教冲突绵延不断。

——摘编自林达《重读<甘地自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甘地采用非暴力思想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甘地思想的独特性。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思想带给印度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作者认为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存在哪些弊端?
2020-08-31更新 | 18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中学2020届高三7月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以易服饰来表示改革(或革命)之志是不少改革者通行的做法,下列人物中曾经致力于此举的是
①唐太宗 ②孙中山 ③华盛顿 ④凯末尔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②③
2020-08-1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区县2016届高三二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突出贡献是
A.创立了非暴力学说B.打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经济
C.复兴了印度民族工业D.增强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
2020-08-1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16届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甘地继承了古代耆那教、佛教和印度教道德观中的“戒杀”原则……虽然甘地的“非暴力”学说带有很浓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但是也表现出他对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强烈追求。

——摘编自朱明忠《学者评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

材料二   1942年7月6日,国大党工作委员会在瓦尔达召开会议,经过9天讨论,通过了甘地起草的“英国退出印度”的决议。“本党主张英国撤出印度,并无意和英国为难,妨碍联合国家正在进行的战争……”“如果这一要求不被接受,本党将不惜一切牺牲,运用一切非暴力的力量来达到目的。” 

——摘编自《甘地传》

材料三   1948年1月13日~18日,甘地举行一生的最后一次绝食。甘地在结束最后一次绝食时向信徒们发表演说:你们不要把你们居住的城市与全国其他地区分隔开来。你们必须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恢复和平……如果我们记得,生命只有一次,那么我们没任何理由相互视为仇敌……愿神使我们大家更加明智。

——[法]米尼克·拉皮埃尔、[美]拉里·柯林斯《圣雄甘地》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甘地“非暴力”学说的特点。
(2)材料二中所说的“联合国家正在进行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英国最终是如何解决印度独立问题的?
(3)材料三主要反映了甘地怎样的思想主张?
(4)综上,你认为甘地的思想对解决当今社会问题有何借鉴意义?
2020-08-1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6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站在时代前列,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


(1)联系三民主义的内容,佐证材料一的观点。

材料二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

——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


(2)毛泽东“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是基于怎样的考量?他的相关著述有哪些?这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邓小平的“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之论影响深远,现在中国政府的理念是:猫的颜色确实重要,现在的目标是找到一只绿色的猫、一只透明的猫。“绿猫”(GreenCat)指注重环境保护,提倡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之后的中国,面临新的发展起点,过去的发展理念要适时调整。

——乔舒亚库珀《“北京共识”:论中国实力的新物理学》


(3)“黑猫白猫论”强调在实践中检验真理。邓小平领导下,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大胆实践有哪些?“绿猫说”反映了怎样的发展理念?
(4)综上,你认为三位伟人的共同奋斗目标是什么?
2020-08-0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16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材料   1919年,孙中山在《实业计划——建国方略》一书中,首次提出关于国家工业化的纲领性建设方案,详细阐述了有关西部开发建设的诸多问题。……为追求“民生主义”的实现,孙中山早年就对学习西方、振兴中国实业抱有热切的希望。1894年,他曾上书李鸿章,仿效西方,改革教育,培养人才,使“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中华民国建立后,他认为中国政治革命的目标已经完成,“但仆之宗旨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为归宿”……他还认为,“中国今尚用手工为生产,未入工业革命之第一步,比之欧美已临第二革命者有殊,故于中国两种革命,必须同时并举”……中国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合理,通过开发西部,可以促进全国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发西部的交通运输事业,使欧亚“两大陆可以连为一气”……满足巩固边防、抵御外来侵略的战略需要。

——摘编自韩同友《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孙中山提出西部开发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时西部开发的意义。
2020-07-15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百师联盟2020届高三冲刺考(四)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孙中山晚年认为:“自由万万不可用到个人上去,要用到国家上去,个人不可太多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孙中山这一主张
A.有利于凝聚国人力量以救亡图存B.强调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注重建立完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促成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实施
2020-07-0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示范高中(四平一中、梅河口五中、白城一中等)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唐宋是我国古代福利制度的成熟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仓储建设更加普及。宋太祖于乾德初年下令各州县广设义仓,真宗、仁宗二朝又添设常平仓、惠民仓等。唐代官方常设性福利机构种类较多,最具代表性的是专门对鳏寡孤独、老弱病残救助的“悲田养病坊”。宋代设立专门收养遗弃婴儿的“举子仓”“慈幼局”。唐宋时期出现民间自发形成的以慈善救济为主旨的“乡约”,凡遇水火、盗贼、疾病、死丧等天灾人祸,乡约之人会对受灾之人施以援手。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

材料二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正值国内灾荒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之时,他多次表示对华洋义赈会慈善事业的支持。民国建立伊始,即设置内务部,内设救济与社会福利司,下设民政司,掌管贫民赈恤,罹灾救济等慈善事业。1921年孙中山介绍苏俄社会救助经验时说:“以教以养,责在国家。”主张利用国家资本,借助行政的力量重新调节财富,建立福利国家。1924年1月孙中山提出《感化并收容游民土匪提案》,要求国家对于游民、土匪除用惩服方法之外,须设法加以感化及收容,使其获得有益于社会的工作。

——摘编白杨琪《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探析》


(1)概括材料一中唐宋时期福利制度的特点。
(2)指出材料二中孙中山福利观的主要内容。
2020-07-0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0届高三压轴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圣雄甘地把毕生奉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给印度和世界人民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甘地主义属“宗教道德型”民族主义。甘地把经济分为正义的经济和非正义的经济。所谓正义的经济,即它与道德标准相一致:所谓非正义的经济,是指为发财、赚钱而缺乏道德行为。在甘地看来,一个社会不至于衰败而能够生存和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人都在劳动。如果人们不劳而获,就是自我毁灭。甘地说:如果通过采用科学的新发明,只用三万人就能生产出全国需要的商品,他对此毫无异议,问题是:剩下的人去干什么,如果千百万人失业,无工可做,因而生活困难,那就有问题了。”

——王树英《中印文化交流》

材料二 最后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生在1942年,日本军队已经逼近印度的国门,威胁着印度的生存,也直接影响到英国在印度的利益。在美国的敦促下,丘吉尔向印度人做出保证:日本被战败后,印度将取得自治领地的地位。甘地和他的追随者拒绝了丘吉尔提出的条件。他们打算再开展一场非暴力抵抗运动。甘地把运动的目的归纳成一句话:“退出印度”。

——高丹《简评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材料三 1947年在孟加拉各地苦行游说,前后行程185公里,走访47个乡村,致力于平息宗教仇恨。8月14日子夜,印度宣布独立,普天同庆。以绝食祈祷、纺钞度过了独立日。1948年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团结开始最后一次绝食,1月30日17点17分,在晚祷会场被一个印度教狂热分子枪杀,终年78岁。

——王志艳《时代印记寻找甘地》


(1)阅读材料一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指出甘地发起的两场直接体现上述思想的运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最后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历史背景,并简述这次运动中甘地思想言论的特点。
(3)综合上述所有材料,说明甘地在推动印度社会进步中的贡献。
2020-06-30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0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孙中山先生力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下列孙中山的言论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③“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路,以统一中国。”
④“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③①②D.③①②④
2020-06-22更新 | 24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