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
A.秋瑾B.章炳麟C.陈天华D.孙中山
2 . 下列关于华盛顿、拿破仑和孙中山的共同点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B.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C.推动了法制建设D.成功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甘地和孙中山基本上是同时代人,都是本国民族解放和独立运动中著名的领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战期间,英国殖民当局减少了对印度的商品倾销,客观上有利于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20年代,国大党改变以往同英国合作实行宪制改革的立场,主张用和平和合法手段,实现民族自治目标。1920年印度国大党通过了甘地拟订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甘地领导的不合作运动与哈里发委员会结成联盟,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在共同的反英斗争中团结起来,并肩战斗。1921年不合作运动同印度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民族斗争的高潮。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1922年到1924年,孙中山在数次讲演中一再谈到甘地领导的印度反英斗争。他充分肯定并赞赏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但是,在民族斗争的具体策略问题上,孙中山与甘地存在分歧。例如,在抵制帝国主义“经济压迫”方面,孙中山把废除不平等条约等作为经济问题解决的前提。孙中山对甘地及非暴力斗争的看法反映了东方民族主义和民族运动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特征。

——摘编自尚劝余《20世纪2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中国的甘地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一战后印度民族解放斗争形成高潮的原因,并说明这场运动的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和甘地在抵制“经济压迫”方面的策略。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他们领导的民族解放斗争共同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民国期间孙中山受到两种力量的影响: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它已经和劳工组织形成密切联系;另一个是五四运动后,年轻一代人所怀抱的热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和高涨的民众精神。这是因为孙中山与这两种力量都
A.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B.重视民众运动的开展
C.有着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目标D.高举民族主义的旗职
5 . 艺术和历史是建筑的精髓。

材料一   天子立辟雍者何?所以行礼乐,宣教化,教导天下之人,使为士君子,养三老,事五更,与诸侯行礼之处也。

——刘向《五经通义》



汉长安城 “辟雍”建筑复原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经通义》中描述的汉代“辟雍”的功能,并结合所学分析刘向如此描述的目的。

材料二   南京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1925年,建筑师吕彦直的设计方案在评选中荣获首奖,被聘任为陵墓建筑师。吕彦直将中山陵的总平面设计为“略成一大钟形。”评判顾问凌鸿勋称赞这一设计图案“简朴浑厚,最适合于陵墓之性质及地势之情形,且全部平面作钟形,尤有木铎(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警世之想。”此后数十年,人们也赋予它“暮鼓晨钟”的寓意。



(2)结合孙中山的革命事迹,分析中山陵“自由钟”设计造型所体现的寓意。

材料三   我国文物建筑保护法律体系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四个层次组成。为了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最大限度保留各时期具有代表性发展印记”的要求,2019年10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公示了北京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其中包括胡适旧居、北京国际饭店、天安门观礼台等颇具时代意义的地标性建筑。

《历史遗址法》《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是美国在管理国家公园和建筑遗产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另外,公园管理局还通过“税收激励计划”,鼓励私营部门投资历史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私营部门恢复使用不同类型的建筑遗产可以获得10%或20%的税收抵免。


(3)依据材料三,比较中美在历史建筑保护措施上的异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今后将敷设无数之干线,以横贯全国各极端,使伊犁与山东恍如毗连,沈阳与广州语言相通,云南视太原将亲如兄弟焉,……则中国之前途,可永久适存于世界。其意在说明铁路的修筑
A.有助于实现中国近代化B.有利于实现民生主义
C.有利于交通条件的改善D.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
2019-12-21更新 | 175次组卷 | 15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2019-10-19更新 | 266次组卷 | 95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孙中山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对“兼收众长”理解正确的是
A.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B.推翻清朝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独裁
D.创立三民主义以求实现“民有、民治、民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民国初年,孙中山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此则兄弟提倡国家社会主义之微意也已。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其主张的意图是
A.铁路交通为富强的根本
B.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D.防止产生私人垄断资本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可以说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五权制理论是他一贯主张的产物,是用中国传统的经验和政治制度来修改补充从欧美学来的政治纲领和政治制度的一个鲜明例证。然而孙中山长期远离祖国,漂泊流转海外,毕竟对中国当时的历史现实了解有不全面、不系统的地方,再加上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使他的五权制理论难免存在缺陷和偏颇,虽然他奋斗的目标是……建立真正的中华民国,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美好设想,建国的一系列方案,都会在身后异化为独裁统治的遮羞布,而所谓的“共和国”“中华民国”等,也是徒有民国的形式而无本质内容,其所体现的国体性质与国体所决定的政体形式又根本不相吻合,从而造成中国近代史上近40年的国体与政体的二律背反。

——孟永林、许有平《孙中山五权制理论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五权制理论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孙中山的五权制理论。
2019-07-30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3月份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