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体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制度设计。中国古代地方监察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相分离,直接从属于中央监察机关。中国古代监察范围宽泛,如汉初的《监御史九条》中,监察有讼者、盗贼者、伪铸钱者、非所当服者等。弹奏对象既可纠弹“官非其人”,也可议奏言“政非其理”。据统计,清代科道官共上奏疏687篇,其中弹勒之疏约占30%,言事之疏约占70%,许多事项实际上都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一般事务。中国古代的监察不仅“劫”,还有“举(荐)”,其功能是罚赏俱有。此外,古代监察在违法犯罪发生之前就介入”事前监察”。在帝国政体下,监察的独立只能是外在的、相对的,而依附皇权是内在的、绝对的。

——摘编自艾永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

材料二   孙中山在中国监察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监察权”的概念,至今仍为理论界和我们的法律法规所采用。监察权必须独立的思想,则是孙中山监察思想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亦是他长期一贯的思想。同时,他主张监察权是由国民大会授予的,必须对国民大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孙中山认为监察权应当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一样独立,主张建立立法、行政、司法、考选和纠察“五权分立”的政府架构。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作为他民权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中国国情,“集合中外之精神”,达到了同时代人所难以达到之高度。

——摘编自王晓天《孙中山的监察思想》

材料三   新时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对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发展。中国的监察体制改革正逐渐步入深水区,面临着一系列需要探索实践的国境。从斯大林开始,苏联监察体制逐渐失去效力,导致苏联出现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中国的改革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从监察职能延伸、监察主体的合理构建、纪法与法法的街接以及权力监督格局上进行路径创新,进一步提升国家腐败治理能力。

——摘编自聂应德、付扬《试论我国监察体制的创新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提出“监察权”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重视监察体制建设的意义。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2-05-29更新 | 376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05年5月,孙中山访问比利时布鲁塞尔,以“中国社会主义者”身份访问社会党国际局,提及“中国社会主义者为采用机器生产必须同它带来的种种弊端和缺陷作大力的斗争。他们想一举建立新的社会结构想从文明的进步中取其利而避其害”。这表明孙中山
A.积极探索中国发展道路B.否定了西方工业文明成就
C.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道路D.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目标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中山陵是近代中国“记忆之场”的范本,具体而微地见证了公共记忆和国族认同的生成过程、构造机制。1925年孙中山逝世之际,国民党人借助墓葬政治的途径,努力将中山陵构造为一个政治象征符号,让它承载起有关孙中山形象的选择性记忆,以及新生“党治国家”之下历史记忆的内核。与此同时,国民党人通过组织途径,持续开展集体谒陵活动,使“中山陵”迅速成为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最重要的仪式场所。在这种仪式性的政治和记忆规训之下,以“孙中山”“国民革命”为关键词建构起来的核心记忆,在国人公共记忆中的主流地位日益得到强化。尤为重要的是,中山陵还被打造成为一处重要的景观空间,与市民休闲生活乃至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亦帮助南京确立起民国时期的核心都市地位。在此过程中,象征符号和仪式规训的内涵逐渐隐身于幕后,原先由国民党人主导建构的关于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核心记忆,逐渐转化为一种嵌入日常生活深处的公共记忆。通过观光游览行为的普及,随着自然而然“习得”过程的展开,不仅增加了对“地方名胜”中山陵的了解,也使游客开始对“民族伟人”“孙中山”产生印象,播下了国族记忆的种子。以至于时光流转将近一个世纪之后,中山陵依然能够成为联系海内外华人共同历史记忆的纽带。

——摘编自李恭忠《“记忆之场”与国族认同:以中山陵为案例的探讨》


(1)据材料,指出国民政府将中山陵营造成近代中国“记忆之场”的途径。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将中山陵营造成近代中国“记忆之场”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发布《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说:“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日领土之统一。”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统一的领导B.借鉴了美国反英独立模式
C.未受当时盛行的汉民族主义影响D.开创国家统一安定的局面
5 . 孙中山民族主义中的大同思想,民权主义的权能区分,对自由平等之体识,以及民生史观,皆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五权宪法中之三权、社会和谐之进化观,对地价税之征课,都受西方学者的影响。据此可知,孙中山的思想
A.适应了中国国情B.具有中西融合性
C.蕴含着与时俱进D.有助于革命进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甲午战后,许多仁人志士开始关注体育。孙中山认为,体育是振兴中华的重要手段。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倡议创立了体育会,将体育运动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开展严格的兵操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素质。1912年,孙中山颁发的政府公报认为身体强壮健康是提高智力水平的重要基础,在智育和德育中应当首倡体育。学校设军事体育课并适当讲解一些军事课程。培养合格的共和新国民,成为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19219月,孙中山为广东第八届省运会捐资,还捐助了银鼎、银花瓶、银大碗各一个。孙中山在大力倡导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还是现代体育的提倡者和爱好者。在戎马倥偬的岁月中,孙中山仍然坚持体育锻炼,从不懈怠。他善于根据不同的环境,结合具体条件进行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摘编自杨昆普《孙中山的体育思想与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的体育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体育思想的历史作用。
2022-04-11更新 | 10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五四运动后孙中山经常谈论“中华民族”。他说:“汉族……当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定义。”此话反映出孙中山
A.从五四运动中看到无产阶级的巨大力量
B.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并建立共和政体
C.建议采用“五色旗”以象征“五族共和”
D.已确立起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中华民族观
2022-04-10更新 | 258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任务事迹
19世纪孙中山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20世纪40年代赵一曼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8月被捕就义。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20世纪60年代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材料二   孟晓婧,新疆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安检总站旅检二室的主任。20207月,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孟晓婧主动请缨,连续49天坚守在一线。她以精湛过硬的业务技能,多次查处空防安全隐患,不仅守护着航空安全门,更是保障旅客出入平安的机场守护者。202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并代表新疆劳模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登台领奖接受表彰。


(1)根据材料一并所学知识,分析三位英雄模范各自生活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劳动模范的价值。
2022-03-30更新 | 184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3年11月,孙中山告诫国民党员:“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所望为同情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及受屈之人民耳。”其意在
A.明确反帝目标B.转变革命性质C.壮大革命阵营D.服膺社会主义
2022-03-24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眉山、遂宁、雅安、资阳、乐山、广元、自贡、内江九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2年,孙中山介绍了欧美国家反垄断的情况并多次阚述了“节制私人资本’的思想观点。1924年,他建议要鼓励中小资本,但国家应该集中经营铁路、电力等行业的主张。由此可知,孙中山意在
A.推动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B.反对任何形式的行业垄断
C.改革中华民国的经济体制D.践行实业救国的探索之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