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北京故宫是中华民族天地人合一的典范。其中,太庙和社稷坛分列两侧,外朝和内廷前后分区,这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古代礼制要求。可见,北京故宫体现了(     
A.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发展B.中国古代文明的某些特征
C.建筑技术水平世界一流D.中国社会形态演进的步伐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五月阶段测试历史试卷
2 . 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不同时代长城防线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④①③②B.②④③①C.①④②③D.③②①④
2024-03-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2024·山东泰安·一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图1、图2、图3是中国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古建筑遗产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建筑遗产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2024-03-12更新 | 28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和厚重的“历史符号”,为人类文明交流互动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规模宏大的莫高窟中保存的精美壁画、雕塑,融汇了中国、印度、中亚乃至希腊文明等多种元素。1988-1995年,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汉文、西夏文、回鹘文和蒙古文等元代印本共39件,根据其中一些有明确信息可考的印本得知,其刻印地主要位于元大都和杭州等地,而且大都是元代后半期之物。这批印本以佛经为主,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另外北区还出土了丝绸类纺织品,如莫高窟北区第51窟出土一件褐地龟背纹妆花(南京云锦织造工艺中最复杂的一个品种)纱残片,经学者鉴定为元代织物。

——摘编自刘拉毛卓玛、杨富学《元代印本在莫高窟的发现及其重要性》

材料二   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的正式成立,开启了敦煌吐鲁番学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学者以强烈的学术、文化自觉,积极投身到包罗宏富的敦煌吐鲁番学研究之中,奋勇直追、发愤图强,经过40年的努力,逐渐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旧有状况,形成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崭新局面。敦煌吐鲁番学得以不断赓续发展,成为源于中国且实至名归的国际显学。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5日第002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研究元代敦煌历史可以采用的史料。
(2)总结材料一反映的元代后期敦煌的历史事实。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学者积极投身于敦煌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2023-12-25更新 | 110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苏州的古典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苏州园林属于(     
A.文化遗产B.自然遗产C.双重遗产D.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09-16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中冲刺(高频选择题35题)(北京专用)
6 . 神武门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虽经多次保养维修,但从来不全面。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启动了对神武门的复建工作,复建时对拆下的每一构件都进行了编号,还注明了形制、位置,以便重新放回原位置,还注重使用传统老工艺进行修复,复建后的神武门基本保持了明代的建筑风格。由此可见,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A.要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B.应该优先全面大规模的重建
C.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D.要排斥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
7 . 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的《In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是一部围绕长城描述中国古代北方边地的著作。这部书传入国内后,书名被译为《中国的边疆》或《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对书名中的“中国”正确的理解是(     
A.地理概念:国家的中心城市B.政权概念:全国性统一政权
C.民族概念:华夏主体的中华民族D.文明概念:农耕文明的主体区域
2023-06-01更新 | 301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3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
9 . 中国古代四合院严格遵循“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的序列。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位于中轴线上的堂屋最重要,是长辈起居、主人会客及供奉牌位的地方,东西厢房是晚辈住所、前院设倒座,作为仆役住房、厨房和客房。这说明中国古代四合院(     
A.成为我国各地基本的居住形式B.反映了封建体制下家国同构的特点
C.体现了传统社会敬天保民思想D.深受封建等级观念和宗法思想影响
10 . 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尖塔倒塌、屋项焚毁,玫瑰花窗也被破坏,所幸主体建筑得以保存。按照法国政府计划,修复工程将于2024年完成,届时巴黎圣母院将重新开放。同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共有55项世界遗产。这说明世界遗产保护(     
A.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B.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C.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D.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2022-12-11更新 | 954次组卷 | 24卷引用:热搜题 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三》 第六单元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