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液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以下为生物学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或目的,正确的是(       

实验名称

实验操作或目的

A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

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再在盖玻片一侧滴加培养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B

探究扦插枝条生根最适生长素浓度实验

预实验的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和减少实验的误差

C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可依据小动物趋湿、趋暗、避高温等特性来设计诱虫器收集土壤中的小动物

D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

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适量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并弃去滤液,即可得到DNA

A.AB.BC.CD.D
2 . 某校兴趣小组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用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适宜条件下在培养瓶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连续测定7天。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使用的血球计数板有2个计数室,每个计数室有25个中格
B.培养瓶上层酵母菌较少,底层酵母菌较多,计数时应取中层溶液
C.滴加培养液后从一侧盖盖玻片,若观察视野如图2,则需要增加稀释倍数
D.图3视野内一个小格酵母,该小格酵母菌数目为7个
3 . 酵母菌是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将少量酵母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培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得到的酵母菌数目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图2为观察到的血细胞计数板的一个中方格。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图2的计数方法获得图1曲线,需要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排除死亡个体
B.实验开始时接种酵母菌数量的多少,会影响到达K值所需的时间
C.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时,先盖盖玻片,再用吸管滴加培养液
D.在指数期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每个酵母菌的合成代谢均大于分解代谢
4 .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来探究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4个酵母菌,其中4个被染成蓝色(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时间(天)

2

3

4

5

6

7

酵母菌数量(万个mL)

32

762

824

819

821

820

A.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法
B.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需要轻轻震荡试管几次,否则计数结果将偏大
C.表中第2天酵母菌的数量约为120万个/mL
D.本实验不需要另设对照实验但需要重复实验
5 . 下列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先向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中加培养液再放盖玻片会造成统计结果偏低
B.若计数室1个大方格中有16个中方格,4个中方格中酵母菌总数为40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1.6×106
C.根据抽样和计算获得的数据绘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属于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D.由于营养物质减少等原因,酵母菌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会下降
2024-02-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6 . 图甲是草原中的鼠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该同学的具体操作为:先向试管中加入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种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草原上的鼠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最好在c时刻进行防治
B.若图甲中曲线Ⅱ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ef
C.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变小
D.图丙是b时刻用血球计数板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一个中方格中有24个酵母菌,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约为6×109
2024-02-25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知名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生物试题
7 . 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Ⅰ)和“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Ⅱ)的实验操作和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Ⅰ应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先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
B.实验Ⅰ应在血细胞计数板上滴加培养液后再盖上盖玻片
C.实验Ⅱ统计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常采用目测估计法
D.实验Ⅱ统计群落中的物种数目即可全面了解群落的结构
8 .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调查某种昆虫的卵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②调查种群密度时,若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实际种群密度比估算值低
③在研究动物生长激素的作用时可以采用摘除—饲喂法
④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解释和预测
⑤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里昆虫的物种丰富度
⑥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沾蘸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浸泡法则正好相反
⑦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2024-02-2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下列操作不会减小统计误差的是(       
A.血细胞计数板中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时适当稀释培养液
B.将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再进行计数
C.结合台盼蓝染色剂,统计被染色的酵母菌个体做为计数结果
D.吸出培养液前将培养酵母菌的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2024-02-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10 . 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
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
C.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
2024-02-1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