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液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A.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B.建构模型法: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C.假说——演绎法: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和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发现
D.差速离心法: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
2024-03-1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17中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经台盼蓝染液染色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400 mm2,0.1 mm)进行计数,观察到一个中方格的菌体数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计数板的正确使用是先将培养液滴加到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
B.此计数板一般用五点取样法计数
C.此中方格中活酵母菌数量为12个
D.为减小实验误差,应将每次计数的结果求取平均值
2024-03-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3 . 下图表明在一个50ml的培养液中蛋白核小球藻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每天定时使用滴管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样,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B.营养不足导致初始几天增长缓慢
C.改变蛋白核小球藻的初始接种数量,会改变K值
D.10天以后种间竞争加剧,可能会使小球藻种群的增长率下降
4 . 生物兴趣小组将一定数量的酵母菌接种在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连续定时取样、统计种群的数量并计算λ值(1=当次种群数量/前一次种群数量),绘制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与bd段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是增长型与衰退型
B.影响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C.若实验中增加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初始数量,则K值会增加
D.当酵母菌种群数量超过K值时,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会增强
5 . 科研人员研究了两种浓度的天门冬氨酸(Asp)对铜绿微囊藻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统计铜绿微囊藻的数量时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图2表示第4天统计时一个中方格中该藻的数量(假设铜绿微囊藻在计数室中均匀分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抽样检测法可用于调查铜绿微囊藻的种群密度
B.de段铜绿微囊藻数量快速增长,其增长率小于ef段
C.图1中两种浓度的Asp均可提高铜绿微囊藻的种群密度
D.图2表示的是用25μmol/LAsp处理后得到的结果
6 . 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小球藻种群数量的变化,方法步骤如图所示。已知吸光度值与容器中小球藻的叶绿素总含量呈正相关,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中还应设置锥形瓶中直接加入不含小球藻的100mL培养液的空白对照组
B.②中每次取样前应将锥形瓶中培养液振荡摇匀,且每次测定用同一仪器和比色皿
C.结果显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在第4天左右达到K值
D.小球藻的食物属于密度制约因素,能制约小球藻种群的增长
2024-03-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大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7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将酵母菌接种到含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进行通气培养,定时取样计数并测定培养液的pH,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样品

1

2

3

4

酵母菌数量(×103个/mL)

1210

820

1110

1000

pH

4.8

5.4

3.7

5

A.培养液的pH以及培养温度等均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B.抽样检测时,先吸取培养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再盖上盖玻片
C.利用台盼蓝染色法可统计培养液中活酵母菌的数量,其原理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D.根据表格信息分析,最早取样的应是样品2,且样品3的取样时间应早于样品1
2024-03-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8 . 某实验小组开展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图1是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是将某阶段的培养液稀释10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在图1中e时刻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则α的角度可能会变大
B.将培养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后盖上盖玻片
C.开展此实验之前,必须将培养液中的溶解氧去除
D.估算图2所示阶段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是1.92×106个/mL
2024-03-0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9 .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操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按照图示方法操作,统计出来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小
B.计数室有16个中方格时,选择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中方格计数
C.用吸管从培养液底部吸取酵母菌培养液,从H型凹槽处加样
D.实验结束后,血球计数板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晾干
10 . 某研究小组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倍后的计数结果如下图(单位:×107个/mL)。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盖上盖玻片后沿凹槽边缘滴加培养液,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
B.根据15℃、96h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可推算每个中格中的平均数量为16个
C.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速率均是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稳定
D.温度对酵母菌种群的影响随其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