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9 道试题
1 . 磷脂酰丝氨酸(PS)是一类带有负电荷的磷脂,大脑神经元细胞膜中含量尤其丰富。PS能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并且激活多种酶类的合成。在正常细胞中,PS只分布在细胞膜脂质双层的内侧,而在细胞凋亡早期,细胞膜完整,但细胞膜中的PS会外翻。Annexin   V能与翻转到膜外的PS特异性结合,可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PI是一种核酸染料,它不能进入细胞凋亡早期的细胞,但能够将凋亡中晚期细胞的核区域染成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中含量丰富的PS有利于维持细胞膜两侧电荷的不对称性
B.细胞凋亡早期,PS外翻会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细胞代谢效率
C.分析可知,PS能够通过完整的细胞膜,PI不能通过完整的细胞膜
D.合理搭配使用AnnexinV与PI,可以将凋亡早期和晚期细胞区分开
2 . 研究发现,内质网膜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时,LC3-Ⅰ蛋白形成LC3-Ⅱ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损伤的线粒体降解。科研人员选取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训练一段时间后,检测大鼠腓肠肌细胞LC3-Ⅰ蛋白和LC3-Ⅱ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B.LC3-Ⅱ/LC3-Ⅰ比值随运动强度增大而增大
C.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线粒体
D.运动可以抑制大鼠腓肠肌细胞的线粒体自噬
3 . 血液透析膜是用人工合成的醋酸纤维膜等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半透膜 。透析时,透析液及人体血液同时流入透析器(原理如图所示),依靠透析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的 影响,将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等尿毒症毒素及多余水分向透析液中扩散,达到清除毒素、水分及纠正酸中毒的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是透析膜的主要成分B.血液和透析液中同一物质浓度均相同
C.通过人工透析可调节机体酸碱平衡D.透析膜模拟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
2024-03-09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题
4 . 大量研究表明,Ca2+可以作为触发囊泡与细胞膜进行膜融合的信息分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膜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B.Ca2+作为信息分子触发膜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信息识别
C.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会导致细胞膜成分的更新并需要消耗能量
D.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的方式仅能将大分子物质排出细胞外
5 . 研究发现,酵母细胞中有些分泌蛋白不能边合成边跨膜转运,而是由结合 ATP 的分子伴侣Bip蛋白与膜整合蛋白 Sec63 复合物相互作用后,水解 ATP 驱动翻译后的转运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B.分泌蛋白边合成边跨膜转运的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上述特殊分泌蛋白合成后的运输与细胞骨架密切相关
D.单独的Bip蛋白能与 ATP 结合但不能直接将其水解
6 . “免疫粘附”是抗原与抗体结合后,粘附于具有受体的细胞表面的现象。通过粘附形成大的复合物,便于吞噬细胞清除。研究发现,人体循环系统中 95%的受体位于红细胞膜上。下列关于人体红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红细胞可能具有免疫功能,循环系统中的“免疫粘附”主要依赖红细胞
B.红细胞能通过小于其正常大小的狭窄血管,与其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有关
C.成熟的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不能氧化分解葡萄糖
D.红细胞与蓝细菌的细胞边界均是细胞膜
7 . 婴儿的肠道上皮细胞可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此过程不涉及(       
A.消耗 ATPB.受体蛋白识别C.载体蛋白协助D.细胞膜流动性
8 . 人进食后,胃壁细胞中含H+—K+泵的囊泡会转移到细胞膜上,通过H+—K+泵向胃液中分泌H+同时吸收K+,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的基础是它们的成分及结构相似
B.细胞膜上H+—K+泵的运输使得细胞中的H+进入内环境
C.根据胃液的酸碱度推测,H+—K+泵逆浓度向胃液中转运H+
D.转运H+和K+时,H+—K+泵的空间结构不断地发生可逆性改变
2024-03-03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二月调研考试生物学试题
9 . mRNA疫苗是将编码抗原的mRNA注入体内,使机体产生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研究人员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的mRNA装入脂质纳米颗粒中制成了疫苗,模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mRNA注入体内进入细胞利用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B.三种病毒的mRNA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
C.接种该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一种针对以上三种病毒的抗体
D.接种成功后感染三种病毒可使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2024-03-0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大数据学考联盟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10 . 蛋白质分泌包括经典途径和非经典途径。在经典途径中,分泌蛋白的前导信号肽可使其进入内质网,随后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膜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而无前导信号肽的蛋白质叫通过非经典途径被释放到细胞外,非经典途径可分为膜泡运输和非膜泡运输两大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内质网膜上可能存在能识别前导信号肽的蛋白质
B.某些分泌蛋白可与靶细胞结合,从而进行信息传递
C.在非经典途径中,蛋白质的分泌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D.蛋白质分泌的经典途径需要膜上蛋白质和磷脂的参与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