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酶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来自密闭油藏的新型产甲烷古细菌,其可直接将液态原油降解成气态甲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菌属于厌氧型微生物
B.该细菌具有细胞核,不具有核糖体
C.该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不会出现染色体变异
D.该细菌含有将液态原油降解成气态甲烷所需的酶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间复合物学说认为,在酶促反应过程中,酶(E)与反应底物(S)首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ES),这个过程是可逆的,然后ES再生成产物P,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上特异性的活性部位决定了E与S的结合具有专一性
B.当全部的E结合为ES时,酶促反应会出现底物饱和现象
C.ES→P+E所需要的能量比S直接分解为P时所需要的能量高
D.反应体系中加入能与E结合的其它物质可提高酶促反应的速率
3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玉米子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逐渐减少,由此提出假说:玉米子粒在发芽过程中产生了淀粉酶。为了验证上述假说,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40℃温育30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原理是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产生还原性糖,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检验
B.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排除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C.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高温处理过并冷却的发芽玉米提取液
D.预测试管1~4中的颜色依次为蓝色、蓝色、砖红色、砖红色
4 .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且无催化作用,但当某些氨基酸与磷酸作用合成磷酰化氨基酸时就具有了催化剂的功能,称为“微型酶”。“微型酶”与氨基酸结合时,催化形成二肽并释放磷酸;与核苷作用时,催化核苷酸的生成并释放出氨基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型酶”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微型酶”不易受到pH、温度的影响而变性失活
C.“微型酶”与腺苷作用时生成的AMP可参与RNA的构建
D.“微型酶”既可以催化化学反应又可以作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5 . 真核细胞中酶Р能催化前体RNA→成熟RNA。为研究其作用,科学家对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酶Р由蛋白质和RNA两种物质构成,去除RNA后,该酶失去催化功能。
实验二:实验组的前体rRNA中加入核液,对照组前体rRNA不做处理,结果两组前体rRNA都转变为成熟rRNA。
实验三:科学家设计新实验直接证明酶P中起催化作用的是RNA。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合成rRNA的原料也能用于合成酶P
B.实验一说明酶P的功能与其组成成分蛋白质无关
C.实验二说明加工rRNA的酶存在于核液中
D.实验三的做法是去除酶P的RNA进行实验
6 .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是研究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最好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细胞吸水涨破,当涨破的红细胞将内容物释放之后,其细胞膜又会重新封闭起来,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血影。涨破的细胞又能重新封闭起来说明_____
(2)科学家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血影,去除部分膜蛋白,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如下:(“+”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处理膜蛋白类处理后红细胞形态
血型糖蛋白带3蛋白带4.1蛋白锚蛋白血影蛋白肌动蛋白
试剂甲++++--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还能保持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形态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
(3)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如镶在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贯穿。为了检测膜蛋白在膜上的分布位置,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1所示)将细胞分为三组:
甲组:不作处理;
乙组: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的细胞,此时胰蛋白酶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丙组:先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再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细胞,此时胰蛋白酶能进入细胞。
分别提取、分离三组的膜蛋白,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注:控制消化处理的时间,使胰蛋白酶不能消化位于磷脂内部的蛋白质部分;电泳能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蛋白质越小,迁移越快,反之则慢)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1-5号蛋白质中,如果有跨膜的水通道蛋白,最可能是_____,镶在膜内侧表面的蛋白质是_____(填编号)
(4)研究发现,细胞膜中各种成分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体现了膜结构的不对称性。这种结构的不对称性导致了膜功能的不对称性和方向性,是生命活动高度有序的保障。例如细胞运动、跨膜运输及_____等都具有方向性,这些方向性的维持依赖于膜蛋白、膜脂及膜糖分布的不对称性。
7 . 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离不开各种有机物的参与,下列关于细胞中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既可以作为能源物质,也可以参与构建细胞
B.腺嘌呤可以存在于DNA、RNA、ATP 和某些酶分子中
C.食物中的纤维素在人体消化道内可彻底水解为葡萄糖
D.单链RNA中也可能存在由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氢键
2022-03-05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生物试题
8 . 下列有关酶和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
B.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为一切生命活动供能
C.酶活性可用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表示
D.硝化细菌可以利用无机物氧化产生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
9 . 在东京奥运会上,广东籍运动员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创造了男子100米跑的亚洲新纪录,成为首位突破10秒大关的亚洲人。下列有关短跑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直接为短跑运动提供能量
B.短跑过程中细胞内的ATP含量急剧下降
C.单独通过肌肉细胞的收缩与舒张就能完成短跑运动
D.短跑过程中的细胞代谢需要多种酶的参与才能完成
2022-02-02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全国大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学试题
10 .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一类单链RNA分子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可水解特定的RNA序列,并将它命名为ribozyme,其中文译名“核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酶含C、H、O、N、P、S六种大量元素,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核酶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其分子中一定不存在氢键
C.核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其催化活性可能受温度影响
D.核酶催化RNA水解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破坏的是相邻碱基之间的氢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