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摩尔根的弟子布里吉斯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白眼(XaXa)雌蝇和红眼(XAY)雄蝇杂交,绝大部分后代是红眼雌蝇、白眼雄蝇,这与摩尔根测交实验的结果完全相同。但每2000~3000只果蝇中就会出现一只红眼不育的雄蝇和一只白眼可育的雌蝇,他称其为“初级例外”后代。已知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与发育情况如下表所示:
性染色体组成情况XX、XXYXY、XYYXO(没有Y染色体)XXX、YY、YO(没有X染色体)
发育情况雌性,可育雄性,可育雄性,不育胚胎期致死

(1)布里吉斯对此现象提出假说:在雌蝇减数分裂时存在X染色体不分离的现象,两条X染色体同趋于细胞一极,从而产生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初级例外”后代。布里吉斯没有将“初级例外”判断为基因突变,理由是____________
(2)此时布里吉斯提出的假说还不一定正确,原因是一个正确的假说仅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______________。因此可以进一步把“初级例外”的白眼雌蝇和正常红眼雄蝇进行杂交,约有4%的后代是白眼雌蝇和可育的红眼雄蝇,他称其为“次级例外”。由此可推理出唯一可育的“初级例外”白眼雌蝇在减数分裂时两条X染色体联会概率_____________(高于/低于)X、Y染色体联会。
(3)从细胞学水平证实布里吉斯的假说,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初级例外”细胞的____________
2023-05-28更新 | 3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2 . 我国育种工作者发现了一株花药萎缩、雌蕊正常的雄性不育突变体小麦。为将此雄性不育基因应用于小麦育种,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
(1)突变体小麦(2n=6X=42,AABBDD)是异源六倍体,其中A、B和D代表三个不同的______
(2)用雄性不育株与正常小麦杂交,后代稳定出现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且比例接近________,据此推测雄性不育与可育由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且雄性不育是显性性状。为确定雄性不育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研究者进行了图1所示的杂交实验。

小麦减数分裂时不成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两极,且常呈落后状态,大约有50%被遗弃在细胞质中,最终被降解。图1中不育株与四倍体可育小麦(2n=4X=28,AABB)杂交,所得F1均与正常小麦进行杂交,连续进行此操作,统计发现每代不育个体占比______,可知不育M基因位于D组染色体。
(3)为对M基因进行精确定位,实验人员培育了含有D染色体组的可育小麦(AABBDD)和Dn进行杂交实验(图2)。Dn为可育小麦D组染色体端体系列(端体是指只含有着丝粒和一个臂的染色体,“D1L”表示D组1号染色体均只有长臂,其余染色体正常;“D7S”表示D组7号染色体均只有短臂,其余染色体正常)。

雄性不育株与D1S杂交,观察F2植株育性和1号染色体形态是否正常,统计植株数量。据此判断M基因在D组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
①若______,则M基因位于D组1号染色体短臂。
②若______,则M基因位于D组1号染色体长臂。
③若______,则M基因不位于D组1号染色体。
(4)研究发现控制小麦茎长度的基因R/r与M/m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其中矮为显性性状。请选择下列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写出遗传图解,以实现用矮性状标记雄性不育基因_____
实验材料:纯合高雄性不育小麦、杂合高雄性不育小麦、野生型小麦、纯合的矮秆可育小麦。
3 . 血友病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经研究发现其致病基因d有两种突变形式,记作dA与dB。如图表示某血友病家族系谱图,Ⅱ1同时还患有克氏综合征(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不考虑新的突变和染色体片段交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Ⅱ1性染色体异常,可能是因为Ⅰ1个体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B.Ⅱ2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子女患有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概率是1/2
C.Ⅰ1与Ⅰ2婚配所生子女中,女儿一定带有致病基因,儿子一定不携带致病基因
D.Ⅱ4与基因型与Ⅱ2相同的个体结婚,所生子女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2
2023-11-24更新 | 3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果蝇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其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含有1条X染色体的为雄性(XY、XYY可育,XO不育),含有2条X染色体的为雌性(XX、XXY均可育),其余情况则会死亡。摩尔根利用发现的一只白眼雄果蝇和野生型红眼雌果蝇杂交,F1雌雄均为红眼果蝇,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果蝇∶白眼果蝇=3∶1,且白眼果蝇均为雄性。
(1)果蝇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以上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白眼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X和Y染色体上均有白眼基因,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利用上述实验得到的果蝇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Ⅰ:将F2中白眼雄果蝇与________杂交,获得白眼雌果蝇;
Ⅱ:将该白眼雌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果蝇的眼色。
结果和结论:若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说明白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X和Y染色体上均有白眼基因。
(3)摩尔根通过上述实验证明了白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但当他的学生布里吉斯重复将白眼雌果蝇和野生型红眼雄果蝇杂交时发现了例外,即在F1中除了出现正常的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外,还出现了极少量的红眼雄果蝇(XO型,不育)和白眼雌果蝇(XXY型,可育),将该白眼雌果蝇和野生型红眼雄果蝇杂交,F2中大部分果蝇表现为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少部分果蝇表现为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
①F1中出现极少量的红眼雄果蝇(不育)和白眼雌果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原因分析,F2中四种果蝇的表型及比例理论上应该为________,但实际发现表现为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的比例远小于理论值,布里吉斯推测是由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长度不同且存在非同源区,因此F1中白眼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两条X染色体联会的概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联会的概率,导致两条X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Y染色体随机移向其中一极的概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两条X染色体移向同一极,Y染色体移向另一极的概率。
2023-08-12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基因定位是指基因所属的染色体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测定,可以借助果蝇(2n=8)杂交实验进行基因定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摩尔根利用果蝇杂交实验,首次证明了________
(2)现有Ⅲ号染色体的三体野生型和某隐性突变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过程如图。

①图中三体(Ⅲ)野生型2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性母细胞有________条染色体。
②若F2的果蝇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时,能够确定该隐性突变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
(3)果蝇缺刻翅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及其上下游DNA片段缺失引起的,具有纯合致死效应,雄性个体中不存在缺刻翅个体,则缺刻翅果蝇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缺刻翅果蝇与正常翅果蝇杂交得F1,F1雌雄交配得F2,F2翅型、性别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
(4)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由等位基因A、a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由等位基因D、d控制。一只纯合白眼截毛雌果蝇与一只纯合红眼刚毛雄果蝇杂交产生F1若干只,F1中雄果蝇均为白眼刚毛,雌果蝇均为红眼刚毛。F1雌雄交配得到F2,F2中雄果蝇均为刚毛,雌果蝇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刚毛个体和截毛个体。推测控制果蝇刚毛和截毛的基因位置为________,考虑这两对相对性状,F2中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
(5)对同一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来说,染色体的互换主要包括单交换型和双交换型,如图。双交换型的概率低于单交换型。

已知分别控制果蝇朱红眼、黄体、残翅的3种隐性突变性状基因w、y、m均位于X染色体上。为确定基因w、y、m在X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科学家将朱红眼黄体残翅雌果蝇和野生型(野生型基因均用“+”表示)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数目如表所示。
雌配子基因型配子数目
+++1025
wym1045
w+m17
+y+16
++m45
wy+47
w++2
+ym3
分析可知F1雌果蝇产生的重组配子有______种,请在图中实线(代表X染色体)标出w、y、m三种基因的位置。如果只考虑基因y和w之间发生互换的情况,推测发生互换的性母细胞占比大约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6 . 玉米籽粒胚乳的颜色有黄色、紫色和杂色,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来研究胚乳颜色形成的遗传学机制。
(1)胚乳是由精子与母本产生的两个极核融合后发育而成,每个极核的染色体组成均与卵细胞一致。从染色体组成分析,胚乳属于______,胚乳一般在发育过程中被吸收,不会发育为成熟个体的组织器官。


杂交组合

F1胚乳颜色

紫色RR(♀)×黄色rr(♂)

紫色

紫色RR(♂)×黄色rr(♀)

杂色

上述杂交组合一和二中F1胚乳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F1自交后代胚乳的基因型和比例为________。据此研究人员对胚乳颜色形成的机制作出如下推测。
推测一:可能与胚乳中R基因的数量有关;推测二:可能与胚乳中R基因的来源有关。
(2)为证实上述推测,研究人员利用突变体甲进行了相关实验。

杂交组合

部分F1胚乳

基因型

颜色

野生型rr(♀)×甲Rr(♂)

Rrr

杂色

RRrr

杂色

野生型rr(♂)×甲Rr(♀)

RRr

紫色


①突变体甲的形成过程如上图,形成甲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R与r遗传时遵循_________________定律。
②研究发现,甲在产生配子时,10号染色体分离有时发生异常,但不影响配子的育性。表中F1出现少量基因型为RRrr的胚乳的原因是:突变体甲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期出现异常。
③表中杂交结果仅支持推测______。研究人员继续做了以下研究。
(3)研究人员推测在雌配子形成过程中,M基因表达产物可以降低R基因甲基化水平,使其表达不被抑制。现有M基因纯合突变体乙(mmRR)、野生型紫色玉米(MMRR)和黄色玉米(MMrr)。欲通过杂交实验验证上述推测,请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
实验组:__________做母本与____________做父本杂交,子代胚乳表现为杂色
对照组:__________做母本与____________做父本杂交,子代胚乳表现为________
7 . 正常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下图是几种性染色体异常的果蝇的性别、育性等情况。

(1)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应对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进行测序。
(2)按照遗传规律,白眼雌果蝇(XrXr)和红眼雄果蝇交配,后代雄果蝇都应该是白眼的,雌果蝇都应该是红眼的;但是会出现偶尔的例外,即会有白眼雌果蝇或者红眼雄果蝇的产生。请用以上性染色体异常的原理解释:白眼雌果蝇或者红眼雄果蝇是在_____(雌、雄)配子的形成中,产生的异常配子,经过受精后发育而成的。在下图中绘出其中一种异常配子的染色体组成_____

(3)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作“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现提供染色体正常的红眼、白眼雌雄果蝇若干,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设计思路:_____,分析子代的表现型。
结果预测:①若_____,则是环境改变;
②若_____,则是基因突变;
③若_____,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2016-11-26更新 | 16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漳州五中高三高考模拟生物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