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在过去的新冠疫情中,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曾被广泛投入使用,各地区也在广泛进行核酸检测。为了探究这两种检测方式的准确性(结果以阳性比例为指标)随感染天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以下实验。
(1)实验思路:选取健康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小鼠100只,分别标号1-100:并同时进行病毒感染处理,然后______,计算小鼠的抗原检测阳性和核酸检测阳性比例。
(2)实验分析:

   
抗原检测(原理见上图)往往是通过鼻拭子采集细胞及黏液样本,在缓冲液里进行细胞破碎处理,释放出各种物质,然后加入样品槽中,与样品槽中的新冠病毒蛋白单抗混合后,利用______法进行分离,从而确定是否为抗原阳性。核酸检测往往是通过咽拭子采集细胞及黏液样本,经一定的处理后得到病毒遗传物质,然后经过______扩增,通过检测产物量来确定是否为核酸阳性。若抗原检测阳性,则会在______线上出现阳性标记,若C线上没有出现阳性标记,则可能的原因有(填出一个即可)______。实验结果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的出现早于抗原检测,且核酸检测阳性的小鼠比例都高于抗原检测阳性比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实际应用:
与核酸检测相比,抗原检测有______的优点;实际使用中发现,若人体感染了其他病毒,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也会造成抗原检测出现假阳性,原因是______
2023-08-10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新型冠状病毒常用的血清抗体检测方法的原理如下图所示。待检血样加到试纸条一端的样本垫,通过毛细作用向前移动,金标垫上吸附有胶体金(聚集后呈红色)标记的特异性抗原I,若样本中含有病毒特异性抗体,则二者相互作用形成金标记抗原I-抗体复合物,然后继续向前移动,与固定在检测线(P线)的抗原Ⅱ结合而被截留,聚集在检测线上,产生红色条带。游离的金标记抗原I则继续向前到达质量控制区(S线),与此处固定的抗特异性抗原I的抗体(图中简称抗-抗体)结合,从而使S线发生颜色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血清抗体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是因为检测过程中进行了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
B.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发生过了2次
C.若待测血样中无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显色结果应为P线不变色、S线变红
D.检测已注射过灭活病毒疫苗的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应选择核酸检测而非抗体检测
22-23高二下·上海·期末
3 .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后的典型症状是发烧且伴随全身疼痛。通常情况下病毒感染会引起组织损伤,并且产生一些炎症因子如前列腺素等,能够引发身体发热和疼痛反应。
       
(1)炎症细胞因子使神经细胞兴奋,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A.   B.   
C.   D.   
(2)人在高烧持续期,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则体内出现的生理现象有(       
A.血浆渗透压升高B.渴觉中枢兴奋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加强
(3)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也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内环境中的组织液,再感染脑细胞,可损伤______的部分区域,引起嗅觉消失等症状。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了人体正常细胞后,机体免疫系统中的NK细胞会被动员起来并清除病毒。下图为NK细胞抗病毒机理。据图分析,下列细胞与NK细胞作用机理最相似的是(       
   
A.浆细胞B.巨噬细胞
C.致敏T细胞D.B淋巴细胞
(5)研究表明,当T细胞活性下降,机体缓解炎症反应的能力会降低,据图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6)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中,图中的物质a为______
(7)下丘脑除了通过类似的方式调控肾上腺皮质外,还有哪些腺体受此方式调控(       
A.胰岛B.甲状腺C.胸腺
D.性腺E.胰腺
(8)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人体发生免疫反应,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毒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增殖
B.通过细胞免疫能彻底杀死该种病毒
C.人体有三道防线抵御该种病毒的攻击
D.体液免疫中浆细胞能增殖、分化产生抗体

某些炎症因子的作用是激活和招募一些免疫细胞,这些免疫细胞会分泌更多炎症因子,从而激活和招募更多的免疫细胞,如果机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短时间内大量炎症因子释放,就会引发炎症因子风暴,从而导致患者肺部组织、器官功能受损。
(9)对于新冠重症患者医疗上常使用适量的糖皮质激素来降低炎症因子风暴,减少炎症对肺组织的破坏。据此推测,糖皮质激素还可以用于以下哪些疾病的治疗(       
A.系统性红斑狼疮B.艾滋病
C.过敏反应D.风湿性心脏病
(10)下图是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细胞因子风暴”产生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图中IL-6、GM-CSF、Monokines均为细胞炎症因子,单核细胞属于免疫细胞
A.细胞因子是一类随体液运输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免疫活性物质
B.图示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分泌发生了负反馈调节
C.直接攻击肺组织细胞的T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
D.阻止GM-CSF与其受体结合,可减弱“细胞因子风暴”
(11)细胞因子假说指出,抑郁症的发生常伴随有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患者免疫功能发生了变化。临床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抑郁症患者体内促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干扰素γ等表达水平升高。研究表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上升,将会引起突触前神经元内5-羟色胺等单胺类递质的含量改变。已知SSRI是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能抑制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提高受体部位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题意可知,5-羟色胺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B.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使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C.SSRI可提高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的概率
D.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使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含量增加
(12)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方法,但接种冠状病毒疫苗的人仍然可能感染冠状病毒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023-07-14更新 | 30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等级考试生物试题
4 . 新冠病毒包膜表面的S蛋白能识别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受体并导致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制备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的线路是:提取新冠病毒RNA→通过RT-PCR(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筛选RBD蛋白(S蛋白中真正与ACE2结合的关键部分)基因(图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图2)→导入CHO细胞并培养→提取并纯化RBD蛋白→制成疫苗。图3为利用电泳技术对PCR的产物进行纯度鉴定,1号泳道为标准(Marker),2号泳道为阳性对照组,3号泳道为实验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RT-PCR技术获取RBD蛋白基因时,需加入逆转录酶、TaqDNA聚合酶
B.3号泳道出现杂带的原因可能是引物的特异性不强,结合到模板的其他地方
C.2号泳道是以提纯的RBD蛋白基因片段为材料所做的阳性对照组
D.为提高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正确连接效率,最好选择限制酶EcoRI和HindⅢ切割
2023-07-02更新 | 2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冠状病毒家族S蛋白胞内半胱氨酸富集区(CRD)是S蛋白介导膜融合和病毒感染所必需的保守功能域,为探究CRD是否可作为新型药物干预靶点,研究人员根据对蛋白质功能的特定需求,采取与S蛋白竞争性抑制思路,最终设计合成了一种穿膜多肽 S-CRD(由三种短肽融合组成),S-CRD 对不同突变型的新冠病毒作用效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突变型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不同
B.S-CRD的制备可以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实现
C.S-CRD通过直接抑制RNA复制来抑制病毒增殖,且抑制效果与浓度有关
D.CRD结构域可能成为研发广谱抗冠状病毒药物的新型干预靶点
6 . 新型冠状病毒的抗原检测采用胶体金试纸条,待测样本加入样孔后,样本沿着硝酸纤维素膜向前移动,如果样本中含有新冠病毒(新冠病毒有N蛋白),首先会被结合垫上的金标抗体(N蛋白抗体—胶体金颗粒)结合,形成“新冠病毒抗原—金标抗体”复合物,继续向试纸吸水垫方向移动。在T线(检测线)上被T线抗体截获后,T线呈现红色,试纸中金标抗体数量是富余的,会继续向前移动到C线(质控线),被C线抗体截获后,C线也呈现红色。下图为新冠病毒的抗原检测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蛋白应是新型冠状病毒中保守性较高的蛋白质
B.试纸条C线的抗体为N蛋白抗体,T线的抗体为抗N蛋白抗体的抗体
C.若该试纸条C线与T线都不出现红色,说明被检测者尚未感染新冠病毒
D.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在过冷、过热或过度潮湿环境中会导致检测结果异常
7 . 全面接种新冠疫苗可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大规模传染。新冠疫苗有多种类型,如灭活疫苗、重组疫苗、mRNA疫苗等。重组疫苗的研发可以利用腺病毒作为载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依赖其表面的S蛋白与宿主细胞膜上ACE2受体结合而最终实现感染。ACE2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该结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__功能。
(2)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研制疫苗时,需利用RT-PCR技术获取S蛋白基因,该过程除逆转录酶外,还有______________酶参与,此酶需要______________(离子)的激活。PCR的最后一个循环结束后通常还需要在72℃维持7min左右,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3)腺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基因组中的E基因与其复制有关。将其作为运载S蛋白基因的载体时,需对腺病毒进行的改造是______________,以提高该种新冠疫苗的安全性。
(4)接种灭活疫苗一般需2~3次,而接种重组DNA疫苗一般只需1次,根据疫苗作用原理和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机制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在基因组中敲除并整合基因,其技术流程通常如下图1所示。

①利用大肠杆菌DNA进行PCR,无需从细胞中提取DNA,可在培养出菌落后直接挑取菌落进行,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DNA得以释放。
②利用PCR获得对应产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设计。
③PCR5时需要加入的引物是______________
④利用电泳技术鉴定PCR产物,结果如图2。其中阳性泳道使用的样品是荧光基因M,可与待测泳道中DNA进行对比;标准泳道使用的样品是不同已知长度(大小)的DNA片段,作用是______________
8 .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如图为其初次侵入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发生的增殖过程及部分免疫反应过程(如图),APC为抗原呈递细胞,a~g代表免疫细胞

(1)新冠病毒的 _____与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后,通过过程①、②侵入细胞并释放出病毒的RNA,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经③_____、④_____过程合成子代病毒。
(2)图(乙)中b细胞,在接受到抗原信号和 _____的信号(第二信号)刺激,同时受到 _____的促进后,开始增殖分化为c和d。细胞f是 _____
(3)新冠肺炎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渗出到组织间隙,出现间质性肺水肿。试分析新冠肺炎患者出现间质性肺水肿的原因是 _____
(4)2022年3月11日,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增加抗原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抗原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T处固定有抗体2,抗体1和抗体2与新冠病毒表面同一抗原N蛋白的不同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检测原理应更改如下:抗原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其原理如下图。结合垫处含有足量的、可移动的、与胶体金结合的抗体1,T处固定由抗体2,抗体1和抗体2与新冠病毒表面同一抗原N蛋白的不同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呈红色。C处固定有抗体1的抗体,与抗体1结合也呈红色。

此方法可以检测抗原或者抗体,其原理是 _____。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过程中此特异性结合共发生 _____次。若待测样本中不含新冠病毒,显色结果为 _____,结果为阴性。
9 . 新冠病毒(+RNA)的棘突蛋白S通过与人体黏膜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而进入细胞,是宿主抗体的重要作用位点。下图1是科研人员利用新冠病毒的+RNA提取S蛋白基因和S蛋白受体结合域RBD基因作为抗原基因序列,研制新冠病毒双抗原疫苗的技术路线。已知PCR1与PCR2要分别进行,然后将产物混合,使用引物1和引物4进行PCR3,最终获得大量S-RBD融合基因(1300bp)。

(1)PCR3过程中,片段1与片段2连接形成S-RBD融合基因,需要使用_______酶,该酶的作用是_______
(2)为使S-RBD融合基因在工程菌中表达时,先合成S蛋白,在重组pX质粒中,引物4对应的区段要连接在靠近_______(填“启动子"或“终止子”)的部位,原因是_______
(3)为初步检测过程B构建是否成功,对重组pX系列质粒及其酶切产物进行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如图2。据图可知,酶切时用到的酶是_______,重组质粒pX2和pX5构建成功的依据是_______

(4)在工程菌的筛选时,可先后用两种抗生素进行影印培养实验(将首次培养的菌落用灭菌绒布沾取印到新培养基上培养),在第二次培养时存活的菌落是否含有目的基因_______(填“是”或“否”)。鉴定pX质粒是否导入工程菌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5)试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此种双抗原疫苗比常规S蛋白疫苗更具优势的原因_______
10 . 新冠病毒的流行给人类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接种疫苗和病毒筛查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措施。常见的病毒疫苗有灭活疫苗、腺病毒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下图所示为重组蛋白新冠疫苗的技术路线,箭头表示限制酶BamH、Nhel,SphI、NcoI的酶切位点(四种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详见下表)。

限制酶种类

BamHI

NheI

SphI

NcoI

识别序列和切制位点

5′-G↓CTAGC-3′

5′-G↓GATCC-3′

5′-GCATG↓C-3′

5′-C↓CATGG-3′


(1)新型冠状病毒表面抗原主要为S蛋白,是研制新冠疫苗的关键起点。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使用限制酶__________对图中的质粒进行切割。结合图示分析,S蛋白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模板链是__________(填“a链”或“b链”)。
(2)S蛋白表面具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不同的抗原决定簇能刺激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由同一抗原诱导产生的针对多个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多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可直接从免疫动物的血清中分离出来。而只含有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和多单克隆抗体的过程,S蛋白的纯度对__________抗体的纯度影响较小,原因是__________
(3)判断个体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可采用的检测方法有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抗原检测常采用双抗体夹心法,下图所示为抗原检测部件:金标垫中含有大量且可移动的金标抗体1,T线固定了抗体2,C线固定了抗金标抗体1的抗体,抗体1和抗体2可与同一抗原的不同抗原决定簇发生特异性结合,当金标抗体1聚集在T线和C线时则呈现红色。将待测样液滴加到样本垫处并向前(下图右侧)移动,若T线和C线的显色情况是__________,说明样液中含新冠病毒,即检测结果为阳性;若T线和C线的显色情况是________,则检测结果为阴性;若出现其它显示情况,则检测结果无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