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David J.Julius发现了产生痛觉的细胞信号机制。辣椒素受体TRPV1是感觉神经末梢上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辣椒素和43℃以上的高温等刺激可将其激活,并打开其通道,激活机理如下图1,请结合图2回答以下问题:

(1)吃辣椒后,辣椒素和TRPV1结合,引起传入神经末梢产生兴奋,该处的膜电位变化是_________。兴奋沿传入神经纤维传至神经纤维末梢,引起储存在________________内的谷氨酸(一种神经递质)以__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经一系列神经传导过程,最终传至神经中枢产生痛觉。
(2)辣椒素可引起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呼吸肌运动产生咳嗽反射,请(以文字、箭头的形式)写出相应的反射弧:________
(3)据图分析,吃辛辣食物时喝热饮料会加剧痛觉的原因_____________
(4)某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靶点镇痛药物M,该药物与TRPV1受体结合后引起通道关闭。请结合图2分析药物M的镇痛原理_________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段考生物试题
2 . 如图是人体产生痛觉和吗啡等药物止痛机理的示意图,其中P物质是痛觉神经递质,内啡肽是一种抑制疼痛的神经递质,与阿片受体结合后,促进A神经元K+外流,对抗疼痛。吗啡是一种阿片类毒品,也是麻醉中常用的镇痛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痛觉中枢兴奋后,抑制C神经元释放内啡肽,从而抑制疼痛
B.P物质作用于P物质受体后引发B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至下丘脑痛觉中枢
C.内啡肽与阿片受体结合抑制A神经元释放P物质,导致B神经元兴奋性下降,从而阻止痛觉产生
D.吗啡成瘾是由于长期使用吗啡后使体内内啡肽的分泌量增加,一旦突然停止使用会使P物质的释放量增加,导致痛觉更强烈
2024-04-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段考生物试题
3 .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实际上,有些药服用之后可能产生困倦、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也不宜开车,否则也会和酒驾一样危险。以下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人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进行急刹车属于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
B.酒精和某些药物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降低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应答速率,易引发事故
C.喝酒后酒精可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进入人体内环境,可随着血液定向运至肝脏代谢清除
D.药物的代谢清除或排出需要时间,睡前服药则有较长时间缓冲,对第二天开车影响小
2024-01-2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河豚是一种美味的食材,但其体内含有的河鲀毒素是一种有剧毒的神经毒素,若烹饪不当会引发中毒。河鲀毒素作用于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专一性地与Na+通道结合,高效阻断Na+内流,抑制兴奋传递,最终导致神经细胞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Na+通道开放的药物可缓解河豚毒素中毒症状
B.河豚毒素的毒性机理是阻止神经冲动的传导
C.河鲀毒素中毒病人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峰值不受影响
D.河鲀毒素有可能会被开发用于局部镇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甲表示通过化学突触进行兴奋传递的过程(图中的Ach为兴奋性神经递质)。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除了化学突触,还存在如图乙所示的电突触。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前后膜之间有离子通道连接,依赖带电离子传递电信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γ-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突触释放的GABA在体内可被γ-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γ-氨基丁酸转氨酶的_________(填“抑制剂”或“激活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从而缓解病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传递的两个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现有两个离体的神经元(a和b)通过突触相连,为了确定该突触类型是化学突触还是电突触,请利用微电压计、微电极等合适的器材,写出简要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
2023-11-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6 . 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最近研究发现在小鼠体内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现(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功能角度看,乙的膜既是突触前膜也是突触后膜
B.多巴胺只能在乙与丙之间传递信息,无法在甲与乙之间传递信息
C.乙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可能影响多巴胺的释放
D.吸食可卡因之后,多巴胺受体会增加,从而使吸食者感到愉悦
7 . 某些化学物质能够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兴奋剂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
B.毒品主要是与钾离子通道结合而产生持续兴奋
C.抗抑郁药物可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
D.可卡因会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而影响正常的神经活动
2023-03-04更新 | 69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8 . 兴奋型神经递质多巴胺参与动机与奖赏、学习与记忆、情绪与智商等大脑功能的调控。毒品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图是突触间隙中的毒品作用于多巴胺转运体后干扰人脑神经冲动传递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涉及脑内神经递质作用和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B.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因毒品阻碍突触前膜回收而浓度较高,大脑中枢持续兴奋
C.多巴胺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被多巴胺转运体释放到突触间隙
D.多巴胺能导致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而毒品并不直接作用于突触后膜
9 . 舌尖最爱“辣”,辣其实并不是一种味觉,而是痛觉,202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发现一种离子通道TRPV1,能被43℃以上的温度或辣椒素等物质活化,进而形成烫或辣相关的痛觉。他们的研究思路是:假设辣椒素激活的受体是一种离子通道,然后筛选出可能编码特定受体的多个候选基因,再将这些基因逐一实施“基因沉默”,当某一特定基因沉默后,细胞对辣椒素不再敏感时,表明该基因对应的离子通道即为辣椒素的受体。
(1)吃辣椒时,辣椒素接触口腔黏膜(产生痛觉),与反射弧结构中________上的TRPV1结合后,激活TRPV1,导致细胞膜外阳离子(如Ca2+等)进入细胞,从而导致膜电位差下降,进一步激活Nav1.7(一种Na+通道)导致Na+内流,此时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
(2)吃辣椒时,“辣”的感觉形成于________________,吃辣味食物的同时,喝热水会增强“灼烧感”,从反射弧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与“TRPV1通道”发现者的研究思路最相似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
A.研究胰腺及其分泌的胰岛素的作用
B.探究某种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C.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4)研究还发现,TRPV1通道与关节炎引起的慢性炎症痛也有密切关系。下图表示白介素IL-6(一种炎症因子)引发炎症疼痛时的分子机制。(注:GP130-JAK、P13K、AKT是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物质。)

基于IL-6炎症因子引发疼痛的分子机制,请为研制缓解慢性炎症痛的药物提供两条思路(简要阐明即可)。
思路一:_________________
思路二:_______________
2023-02-04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10 .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主要症状为情绪低落。单胺类递质假说认为抑郁症发病机制是大脑内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缺乏;神经内分泌假说认为抑郁症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过度激活有关。图1是5-HT在突触间隙发挥作用以及再摄取示意图,图2是HPA轴及相关激素示意图,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过程,请回答:

(1)根据图1可知,当兴奋传导到神经末梢时,电压敏感钙通道打开,Ca2进入细胞促进5-HT的释放。5-HT在突触间隙以_____的方式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_____,产生动作电位,进而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2)5-HT发挥作用后被5-HT转运体重新转移到细胞内的去向是_____,当突触间隙5-HT含量过多时其与突触前受体结合通过过程③抑制5-HT的释放,意义是_____
(3)根据两种假说,下列哪些药物可以治疗抑郁症_____。(多选)
A.苯乙肼(5-HT水解酶抑制剂)B.帕罗西汀(5-HT转运体抑制剂)
C.槟榔十三味丸(降低皮质醇的量)D.可的松(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4)科研人员研究了有氧运动(跑速15m/min,30min/d,每周运动三天)对HPA轴过度激活型抑郁症大鼠的影响,已知氟西汀为常见的抗抑郁的药物,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要点

等量可的松处理将40只8周龄雄性大鼠进行相应处理,使得其HPA轴处于过度激活状态,同时表现出抑郁症状。
适应性培养另取10只健康大鼠与抑郁症模型鼠一起在①_____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周。
实验分组将上述大鼠分为5组:甲组为正常对照组,乙组为抑郁对照组,丙组为运动干预组,丁组为②_____干预组,戊组为运动联合氟西汀干预组。
实验处理甲组在食物充足,温度为22℃,湿度为40%-50%等环境条件下培养8周。乙组培养条件与甲相同。丙、戊组每周三天进行有氧运动,丁、戊组每天用氟西汀灌胃,其他培养条件与甲组相同。
相关数据测定对所有小鼠进行麻醉,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量,甲、乙、丙、丁、戊五组小鼠的CRH平均值分别为:5、15、8、7、6 OD·μm2
实验结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