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特异性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9 道试题
1 . 研究发现,人体睡眠时大脑会释放促睡眠因子(PGD2)。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PGD2在脑毛细血管中大量积累,进而引起肾上腺过度分泌糖皮质激素,相关机制如图1所示。VLPO是一种抑制性神经元,可诱发睡眠;I表示巨噬细胞;IL-6、IFNA分别是促进炎症反应、抗病毒的细胞因子。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其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神经元VLPO通过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下一个神经元的活动,则此时后者的质膜两侧电位为__________
(2)在机体正常免疫过程中,巨噬细胞参与__________免疫。巨噬细胞可以释放IL-6,据图1分析,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患病毒性感冒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睡眠与IL-6含量的关系,研究人员分别检测身体状况良好的志愿者在正常睡眠(睡眠时间为23:00~6:00)与睡眠剥夺(睡眠时间为3:00~6:00)两种情况下,体内IL-6的含量变化如图2所示。

根据图2结果推断:长期睡眠剥夺者脑中__________,使免疫系统过度激活,诱发炎症风暴,损伤组织器官,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这种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属于__________
2 . 科学研究发现,细胞内的外源mRNA非常不稳定,容易被体内的酶降解,且外源mRNA可以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可能损害细胞和组织。通过修改mRNA的核苷酸,可以使mRNA更稳定。如图是mRNA疫苗作用的部分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细胞f是______。在细胞b与细胞在细胞e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较发达的是______
(2)结合上图简述mRNA疫苗刺激细胞c产生细胞因子的过程:______。图示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功能。
(3)图示过程体现了mRNA疫苗能同时诱导产生______免疫过程;外源mRNA的核苷酸经修改后所制成的mRNA疫苗的保护效力更持久,原因可能是______
(4)通常情况下,mRNA疫苗需在一定时间内接种2~3次,其原因是______
2024-05-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3 . B细胞的T细胞依赖性活化需要两种信号。如图是B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Th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图,图中CD80/86为B细胞表面的信号分子,MHCⅡ用于呈递抗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B细胞可作为APC向辅助性T细胞呈递抗原
B.辅助性T细胞会为激活B细胞提供第一和第二信号
C.图示过程发生在体液免疫过程中,TCR对抗原的识别具有特异性
D.Th细胞的活化也需要B细胞提供活化信号
2024-05-0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份阶段测试生物试卷
4 . 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因由于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而获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发现使有效mRNA疫苗的开发成为可能。人工合成的mRNA分子等通过脂质体包裹可制备mRNA疫苗。如图是mRNA疫苗在树突状细胞中合成、呈递抗原的过程图,请回答:

(1)疫苗中的mRNA能在细胞内表达出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分子,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反应。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
(2)mRNA疫苗在细胞内表达合成抗原蛋白后,一部分经蛋白酶体水解产生________,再在________(结构)的参与下以MHC-I类肽呈递到细胞表面,然后激活________免疫;另一部分以MHC-Ⅱ类肽呈递到细胞表面,然后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为B细胞的激活提供信号。
(3)与使用改造过的无害病毒作载体相比,脂质体载体的优点是能将mRNA疫苗更容易地导入细胞,原因是________;且不会引发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冬季是流感的高发期,人体感染甲流病毒后常出现高热症状,机体的多个器官、系统共同协作清除病毒,其中部分生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进入机体后,机体需要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战”
B.患者在39℃高烧不退期间,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低烧(口腔温度37.3~38℃)初期患者不宜服用退烧药
D.人体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协作清除体内的甲流病毒
6 . 2023年1月,中国药监局批准单抗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肺癌的方案。将特定的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在一起,可特异性地杀死患者体内的癌细胞。下图为制备过程,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需要在小鼠的骨髓中获得细胞甲
B.③和④的选择方法和原理相同
C.过程⑤既可以在小鼠腹腔内进行,也可以在体外培养液中进行
D.抗体的靶向作用使⑥过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7 . PD-1 是表达在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PD-L1 是一种能够与之结合的蛋白质(见图1)。PD-1和PD-L1结合会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增殖。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表面的 PD-L1 数量较多,更有一些类型的肿瘤细胞除了表面有 PD-L1,还分泌出大量的PD-L1(见图2)。

(1)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如下图。请填写方框中相应细胞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类似PD-L1 的膜蛋白一旦结合,细胞毒性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可避免_____
(3)目前已研发出针对 PD-L1 的抗体(mAb)。结合图1信息,mAb能治疗肿瘤是因为使用mAb时,mAb通过与_____结合,阻止了_____结合,从而解除了对细胞毒性 T细胞的抑制。
(4)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相同剂量的 mAb对肿瘤 A 患者(体内有肿瘤细胞 A)治疗有效,对肿瘤B患者(体内有肿瘤细胞B)无明显效果。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相同剂量的 mAb对肿瘤B患者无明显效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023-12-2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8 . 针灸是我国传承千年、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我国中医学研究发现,LPS是一种细菌毒素,当其进入动物血液后,会刺激肠巨噬细胞释放TNF-α(肿瘤坏死因子),引起炎症反应;此时用低强度电针刺“足三里(ST36)”穴位,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轴,发挥抗炎作用。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迷走神经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由迷走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______________构成。用低强度电针刺"足三里(ST36)"穴位后,使肾上腺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增加,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
(2)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LPS相当于___________(选填“抗原”“抗体”)。分析图1可知,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轴通路可起到抗炎作用,原因是肾上腺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抑制巨噬细胞释放______,使其对炎症反应的促进作用减弱。
(3)已知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请结合图1分析,临床上患者血钙含量偏高,针灸抗炎疗效甚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膜屏障作用,研究小组首先用含有Ca2+、Na+等离子的培养液培养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对坐骨神经施加一定刺激,获得膜电位变化的模型(图2)。然后降低培养液中Ca2+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实验。

①图2曲线的获得,应采取图3中_____(填 I 或 II)所示的连接方式。
②为达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研究小组还需要测定__________________
③重复实验获得的膜电位变化图像的峰值会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023-11-1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9 . 褪黑素(MT)是人体中一种重要激素,最早于1953年在牛的松果体中发现。褪黑素在调节睡眠、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如下图所示为光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植物褪黑素于1993年在日本牵牛花中首次发现,植物褪黑素具有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的应答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可以看出,机体对“生物钟”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松果体是人脑内的一个分泌器官,在肘静脉处采血样,可以检测出褪黑素,原因是___________
(2)结合上图分析,请推测一昼夜中,人体内的褪黑素分泌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有人喜欢长期熬夜玩手机或电脑,从而扰乱了生物钟,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通过药物抑制褪黑素的合成会显著抑制实验动物胸腺的发育和功能,推测褪黑素能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细胞名称),进而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4)为研究褪黑素(MT)对镉离子(Cd2+)危害下的植物根生长发育的影响,某研究小组测定了水稻幼根在不同浓度的Cd2+和处理下的总长度(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
②在不同浓度Cd2+危害下,不同浓度的MT处理对水稻幼根的生长作用表现出了促进和抑制作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从水稻幼根的生长情况来看,适宜浓度(10μmol/L和100μmol/L)的MT能够____Cd2+对水稻幼根生长的危害,可以提高水稻幼苗对Cd2+的耐受程度。
③褪黑素(MT)被确认为一种植物激素,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育明高中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10 . 胚胎干细胞是从人体或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其作用如下图所示,①~④表示有关过程。请回答:

(1)各种组织和细胞的形成需要经过细胞的____________过程。
(2)自然条件下,造血干细胞不能分化形成皮肤、神经等其他的组织和细胞的原因是:细胞中_________的结果。成熟的红细胞失去全能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胚胎干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和神经组织干细胞的分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与衰老细胞的___________特征有关。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__________性死亡。
(5)酗酒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使肝脏受损,导致肝脏细胞的代谢活动中断,引起细胞死亡,这种细胞死亡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机体清除的死亡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2024-04-0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鞍钢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