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4 道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1 . 学习以下资料,回答(1)-(3)问题。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近些年研究发现,肾脏对维持血糖稳态也发挥重要作用。人体血浆中的葡萄糖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原尿后流经肾脏近曲小管,全部由位于管腔面的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SGLT)重吸收进入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其中,位于肾脏近曲小管S1和S2段的SGLT2完成90%葡萄糖的重吸收,分布于S3段的SGLT1完成10%葡萄糖的重吸收的过程如图1所示,使得排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随后葡萄糖被位于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基底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转运至组织液进而进入毛细血管,SGLT2与GLUT共同维持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平衡的机制如图2所示。

      

健康人体内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为3.9~6.1mmol/L。当血浆葡萄糖浓度超过8.88~10.08mmol/L,SGLT的转运能力达到饱和,多余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此时的血浆葡萄糖浓度就是肾糖阀。2型糖尿病患者SGLT2的数量及转运能力增加,导致肾糖阈升高,肾脏重吸收的葡萄糖多于正常人,进一步增加血糖的浓度,加剧了患者高血糖的发生和发展。因此SGLT成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靶点。
SGLT2主要功能是在肾小管部位重吸收葡萄糖,而SGLT1除少量分布于肾脏近曲小管S3段外,还大量存在于小肠、心脏、脑等多个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从肠道吸收葡萄糖。研究发现,单独抑制SGLT2增加葡萄糖排出效果欠佳,完全抑制SGLT1会引起严重的副反应,如腹泻等肠胃问题,而部分抑制SGLT1可以大大减少不良反应。由此,科学家研制了能够抑制SGLT2同时部分抑制SGLT1功能的双靶点降糖药物。研究表明SGLT2/SGLT1双靶点拟制剂的代表药物Sotaglifozin对SGLT2的抑制作用约为对SGLT1抑制作用的20倍。三期临床结果喜人,且患者基本无不良反应。
(1)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可以分为______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
(2)据图2可知,SGLT2可同时结合葡萄糖和Na+,Na+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______,依据是______。同时细胞内的Na+不断被细胞膜上的Na+/K+泵泵出,以维持细胞内Na+浓度______胞外,这种浓度差产生的势能使葡萄糖被逆浓度梯度转运到细胞内,因此SGLT2转运葡萄糖的方式属于______
(3)SGLT2/SGLT1双靶点抑制剂的降糖机制为:机体通过抑制SGLT2减少______,增加尿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同时部分抑制SGLT1功能,减少肠道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2 . 福橘是我国的传统名果,科研人员以航天搭载的福橘茎尖为材料,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回答问题:
(1)福橘茎尖经组织培养后可形成完整的植株,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______性。此过程发生了细胞的____________
(2)为探索航天搭载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科研人员对组织培养的福橘茎尖细胞进行显微观察。观察时拍摄的两幅显微照片如右图所示。

   

①本实验在进行观察前,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______、漂洗、和制片等处理。在显微镜下使用低倍镜观察时,必须找到______区细胞,才能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②照片a和b中的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和______期。正常情况下,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之后着丝粒分裂,______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
③图中箭头所指位置出现了落后的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______的牵引下运动,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落后染色体的出现很可能是其结构异常导致的。
(3)研究人员发现,变异后的细胞常会出现染色质凝集等现象,最终自动死亡,这种现象称为细胞______。因此,若要保留更多的变异类型,还需进一步探索适当的方法。
3 . 酵母菌是制作马奶酒的重要发酵菌种之一,科研人员对马奶酒中的酵母菌菌株进行研究。请回答问题:
(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大量______,为其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______
(2)马奶中含有的糖类主要为乳糖。某些微生物可将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酵母菌可利用这些单糖发酵产生酒精,从而制成马奶酒。科研人员研究野生型酵母菌和马奶酒酵母菌的发酵情况,结果分别如下图所示。

   

①据图可知,野生型酵母菌首先利用______进行发酵,当这种糖耗尽时,酒精产量的增加停滞一段时间,才开始利用______进行发酵。
②分析图中曲线,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马奶酒酵母菌在利用葡萄糖、半乳糖或产生酒精等方面的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奶酒酵母菌不同于野生型酵母菌的营养利用方式,使其数量增加更快,这一优势使马奶酒酵母菌更好地______富含乳糖的生活环境。
4 . 高盐环境下粮食作物会大量减产。为研究植物的耐盐机理,科研人员将耐盐植物滨藜和不耐盐植物柑橘分别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并计算其生长率,结果如图1。植物处于高盐环境中,细胞外高浓度的Na+进入细胞,导致细胞质中Na+浓度升高过程如图2。请分析回答问题:

      

(1)据图1可知,与植物A相比,植物B耐盐范围______,可推知植物B是滨藜。随着外界NaCl浓度的升高,植物A逐渐出现萎蔫现象,这是由于外界NaCl浓度______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细胞中Na+和Cl的浓度进一步升高,蛋白质逐渐变性,酶活性______,细胞代谢减弱,因此在高盐环境中植物A的______低。
(2)综合图1、图2分析可知,植物B处于高盐环境中时,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促使Na+进入______;同时激活______,将Na+排出细胞,从而使细胞质中Na+的浓度恢复正常水平,缓解了蛋白质变性。
5 . 研究者发现,正常的细胞能够通过细胞自噬以确保自身生命活动的稳态。
(1)______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多肽链只有折叠成正确的______,才能行使正常的生物学功能。
(2)细胞内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聚集,影响细胞的功能,细胞内损伤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也会影响细胞的功能。研究发现,细胞能够通过下图所示机制进行调控。
   
由图可知,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被______标记后与______结合,被包裹进______,最后融入溶酶体中。损伤的线粒体也可被标记,并最终与溶酶体融合,其中的生物膜结构在溶酶体中可被降解并释放出______、磷脂(甘油、磷酸及其他衍生物)和单糖等物质。
(3)细胞通过上述过程对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进行精密调控,其意义是______(选填字母)。
a.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可节约物质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
b.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避免它们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干扰
c.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物质排出细胞外
6 . 肥胖对健康的影响日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脂肪由______元素构成,是人体细胞良好的______物质,主要通过饮食摄入,也可以由糖类或蛋白质等物质转化而来。
(2)在研究肥胖成因的过程中,科研人员选取同龄且健康的A、B、C三个品系小鼠,每个品系分为______组和实验组,分别饲喂等量的常规饲料和高脂饲料。在适宜环境中饲养8周,禁食12h后检测______相对值(反映小鼠的肥胖程度),结果如图1。检测上述所选品系小鼠细胞内与脂肪代谢相关酶含量的相对值,结果如图2(图中HSL、ATGL和TGH分别代表激素敏感脂酶、脂肪甘油三酯酶和甘油三酯水解酶)。     
   
据图1可知,三个品系小鼠中,最适宜作为肥胖成因研究对象的是______品系小鼠。据图2推测,小鼠肥胖的原因可能是其细胞内______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鼠,影响了脂肪的利用与转化。
7 . 正常情况下,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的过程中
D.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2023-07-28更新 | 350次组卷 | 80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2-2023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8 . 某学生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后,利用0.3g/mL蔗糖溶液和清水,进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观察。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乙所示细胞出现质壁分离,b处充满蔗糖溶液
B.图甲到乙的变化是由于细胞周围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C.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说明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D.该实验过程中虽然未另设对照组,但存在对照实验
9 . 下列关于生物科研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差速离心: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B.模型构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制作
C.单因子对照实验: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光合作用O2来源
D.同位素标记: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和运输
10 . 下列实验中,不需用光学显微镜的是(       
A.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的方式
B.检测花生子叶组织细胞中的脂肪
C.探究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D.观察大蒜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