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17 道试题
1 . 母鸡性反转为公鸡,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不变。鸡的芦花性状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B基因决定,当其等位基因b纯合时,表现为非芦花。如果一只芦花母鸡性反转成公鸡,该公鸡与非芦花母鸡交配(WW的胚胎不能存活),有关其子代的分析正确的是(       
A.公鸡均表现为芦花
B.母鸡均表现为非芦花
C.母鸡数量是公鸡数量的2倍
D.芦花鸡是非芦花鸡数量的2倍
2 . 果蝇是遗传学常见的模式动物。已知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一只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基因型为XAXAY的红眼雌果蝇。下列有关该红眼雌果蝇形成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若是父本的配子异常,则可能是父本减数分裂Ⅰ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
B.若是父本的配子异常,则可能是父本减数分裂Ⅱ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所致
C.若是母本的配子异常,则可能是母本减数分裂Ⅰ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
D.若是母本的配子异常,则可能是母本减数分裂Ⅱ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所致
3 . 荧光染色法既可用来对细胞膜上的相关蛋白质进行标记,以观察膜的流动性,又可对染色体上相关成分或结构进行标记,用来研究细胞分裂。下图箭头指的是着丝粒的运动轨迹,黑点、白点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荧光标记,图中虚线表示赤道板,数字序号表示减数分裂的不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该图可表示初级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Ⅰ过程
B.①过程之后,和体细胞相比,图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都加倍
C.②过程中,细胞中各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
D.③过程可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该过程能体现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

4 . 某被子植物(2n=24)花的发育和双受精过程如图所示。精子起源于花药中的花粉母细胞,1个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4个小孢子后,每个小孢子先后经历双核期、三核期(即成熟的花粉粒)。卵细胞的形成发生在子房内的胚珠中,图A表示胚珠中有1个大孢子母细胞(2n),图B出现了4个大孢子(n),一段时间后有3个会消失。表示同一个细胞产生的2个子细胞,最终F内含有8个子细胞。双受精指的是1个花粉粒中的2个精细胞,其中一个与卵细胞结合生成受精卵,将来发育为胚,而另外1个精细胞则与2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为胚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有1对等位基因控制大孢子的形状,则在图A~F中,图______________能直接验证分离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2对等位基因各自控制小孢子的大型和小型、红色和白色,1个花粉母细胞分裂后得到的4个小孢子为大型红色∶大型白色∶小型红色∶小型白色=1∶1∶1∶1,该结果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敲除基因M的花粉母细胞(基因型为AaB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已经分裂,但只形成2个染色体数目均为24且基因型不同的子细胞,据此推测基因M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后,胚乳细胞也会进行有丝分裂。该部分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内DNA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 女娄菜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组成为XY,雌株为XX。女娄菜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叶的宽窄与性别有关。其中宽叶由基因B控制,窄叶由基因b控制,且基因b使花粉致死。纯合宽叶雌株和窄叶雄株杂交,子代全为宽叶雄株;杂合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全为雄株,且宽叶和窄叶各占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叶宽窄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填“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或“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杂合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F1雌株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让F1的雌雄植株相互授粉,得到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3)女娄菜中还存在一种金黄色植株突变体,但该突变体只存在于雄株中,雌株中没有。研究发现,这一突变性状由基因a控制,基因A表现为绿色性状。现有杂合绿色宽叶雌株与金黄色宽叶雄株杂交,子代只有雄株,表现为绿色宽叶∶金黄色窄叶=1∶1。不考虑基因A/a位于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从配子育性的角度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尝试用遗传图解进行说明:_____________
6 . 朊病毒可引起人类和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为了探究朊病毒的化学本质,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用到的科学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心后上清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填“朊病毒”或“牛脑组织细胞”),经过1→2→3→4步骤发现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均无放射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添加试管5,同时添加含35S的化合物,经过5→2→3→4步骤发现放射性主要位于沉淀物中,上清液含有少量放射性,说明__________;上清液含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经研究发现,朊病毒蛋白(PrP)有两种构型:正常型PrPc和致病型PrPsc。检测后发现PrPc和PrPsc的氨基酸序列没有区别,那么二者的区别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7 . 植物甲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其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该植物花的着生位置,基因A控制腋生,基因a控制顶生。常染色体上有另一对等位基因M、m,当m纯合时,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雌株会发育成不育的雄株(不影响其他表型)。植物乙开两性花,其大果和小果由等位基因B、b控制,只有杂合子才能表现为大果,其余均为小果。植物乙另有一对等位基因D、d,分别控制抗病、易感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植物甲做杂交实验,当基因型为MmXaXa的植株与花腋生的杂合子雄株杂交时,若F1的表型及其比例为花顶生雌株∶花顶生雄株∶花腋生雄株=3∶1∶4,则该花腋生杂合子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若干的大果植物乙分别进行严格的自交和随机交配,若所得种子均能正常发育,则这两种方式所得的F3中小果所占的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纯合的抗病植物乙和纯合的易感病植物乙杂交得F1,让F1自交,F2中抗病∶易感病=7∶5,推测可能是雌配子育性正常而雄配子育性异常所致,则F1产生的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推测。
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异色瓢虫的鞘翅底色为黄色,不同类型呈现不同的黑色斑纹。黑缘型异色瓢虫的鞘翅前缘呈黑色,均色型异色瓢虫的鞘翅后缘呈黑色。纯种黑缘型与纯种均色型个体杂交,F1既不表现为黑缘型,也不表现为均色型,而是出现了一种新的色斑类型,呈镶嵌现象。当F1再相互交配时,F2中1/4是黑缘型、2/4是新类型、1/4是均色型。已知控制该性状的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异色瓢虫鞘翅色斑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由F1得到F2的过程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性状分离,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2)若控制异色瓢虫鞘翅色斑的基因用A、a表示,则黑缘型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让F2中新类型异色瓢虫与均色型异色瓢虫杂交,其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9 . 某雌雄异株植物的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开红花,a基因控制开白花;该植物的株高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基因控制高茎,b基因控制矮茎,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花色的基因是完全显性遗传,但控制株高的基因有“基因印迹”现象,子代中来自父方的显性基因能表达,来自母方的显性基因无法表达。现有各种基因型和表型的个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相互交配,则后代中高茎∶矮茎=3∶1
B.采用测交的方法无法验证等位基因B、b存在“基因印迹”现象
C.若让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相互交配,则后代中高茎红花所占的比例为9/16
D.用纯合的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进行正反交实验,可验证“基因印迹”现象
10 . 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的DNA分子是双链结构,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双链DNA中的脱氧核糖与碱基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C.植物叶肉细胞的核酸分子中碱基A、C的数量分别与碱基T、G的数量相等
D.双链DNA中G+C占碱基总数的比例等于每条链中G+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