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94 道试题
1 . 小曲白酒清香纯正,以大米、大麦、小麦等为原料,以小曲为发酵剂酿造而成。小曲中所含的微生物主要有好氧型微生物霉菌、兼性厌氧型微生物酵母菌等。酿酒的原理主要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传统酿造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关于小曲白酒的酿造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糖化主要是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
B.发酵液样品的蒸馏产物有无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
C.蒸熟并摊晾的原料加入糟醅,立即密封可高效进行酒精发酵
D.若酿造过程中酒变酸,则发酵坛密封可能不严
2 . 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乳酸链球菌分泌的一种抗菌肽。研究者对Nisin发酵生产过程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适度提高乳酸链球菌接种量可缩短Nisin发酵生产周期
B.发酵的中后期适量补加蔗糖溶液可促进菌体生长
C.向发酵罐内适时适量添加碱溶液可提高Nisin产量
D.发酵结束后主要通过收获并破碎菌体以分离获得Nisin产品
2024-05-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卷
3 . 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授予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地球卫士奖”,55年里,他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这些建设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历史上,这里地域广袤,树木参天。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森林生态系统崩溃。这说明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是有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制是该能力的基础。
(2)当遭遇持续的干旱气候时,植物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的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稳定性。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______________,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3)塞罕坝被誉为首都的“绿色屏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塞罕坝森林公园总面积41万亩,有浩瀚的林海、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湖泊,这属于_________多样性的体现,该地区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这体现了群落水平结构呈___________的特点。
(4)如图所示,两条虚线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作用范围。当生态系统遭受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的___________有关。与热带雨林相比,受到相同程度的干扰时,草原生态系统的y值要__________热带雨林的y值。
2024-05-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卷
9-10高一下·福建福州·期末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4 .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之一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染色体的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1:1
C.含X染色体的精子:含Y染色体的精子=1:1
D.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含Y染色体的卵细胞=1:1
2024-05-10更新 | 179次组卷 | 339卷引用:2015-2016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二上期末文科生物试卷
5 . 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2种表型,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B.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D.F1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2024-05-10更新 | 324次组卷 | 124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八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2010·江苏无锡·一模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6 .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以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据图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质粒用限制酶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B.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I切割
C.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I切割
D.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2024-05-06更新 | 304次组卷 | 96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瞬时增长速率v=rN(其中r为增长率,N为种群数量)。但现实中,环境资源所能承载的数量有限。假设环境资源所能承载最大种群数量为K,当种群数量为N时,剩余资源空间为(1—N/K),此时种群的实际增长率为r(1—N/K),实际增长速率为v=rN(1—N/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速率不变
B.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能长期维持在K值附近
C.现实条件下,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D.现实条件下,种群最大增长速率约为Kr/4
8 .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明崇祯十三年《河南通志》就有对蝗灾的记录:“开封大蝗,秋禾尽伤,人相食。汝宁蝗蝻生,人相食。洛阳蝗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父子兄弟夫妇相食,死亡载道。”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改治结合,我国控制了大规模的蝗灾发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调查螳螂的种群密度可以用______法,原因是:______
(2)由于黄河断流时间是在夏秋季和春夏季,正是东亚飞蝗的发育和繁殖期。在河南省黄河的20个断流年份中,有15年出现了100头/m2以上的高密度蝗情。推测______是蝗虫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该因素属于______(填写“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
(3)某地区治理蝗灾的主要手段是采用农药降低蝗虫种群密度。这种防治方法快速、高效,但长期反复使用会导致______(写出两点即可)等问题。“蝗灾暴发—草场退化—投放药物—蝗灾加剧”周而复始,恶性循环,该过程属于______调节。
(4)玛纳斯县治蝗人员在蝗区修筑人工鸟巢和乱石堆,创造鸟类栖息产卵的场所,招引粉红椋鸟栖息育雏,这属于______防治。粉红椋鸟和蝗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5)蝗虫在数量少时散居,数量多时散发外激素,吸引散居的蝗虫聚集进行群居。群居的蝗虫会挥发刺激性的苯乙腈并产生有毒的氢氰酸,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降低。群居的蝗虫挥发的刺激性物质属于______信息,这种信息能够______
9 . 图甲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单位为103kJ/m2·y)流动过程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图乙表示该区域发生大规模火灾后某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C、D组成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渠道
B.图甲中所含食物链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占自身同化能量的比值为16.7%
C.图乙A~B段决定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食物短缺造成出生率降低
D.据图乙分析,火灾后,工作人员马上采取了就地保护措施,为图乙所示生物提供了生存机会
10 .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需要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由于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数学模型。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的a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了该种群的天敌
B.若图乙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无氧呼吸消耗养料少
C.图丙所示的c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该生态系统的环境剧烈变化而不适合该种群生存
D.若吸取藻细胞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每个中方格有25个小方格,计数的中方格藻细胞平均数为15,则1mL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2.4×108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