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7 道试题
1 . 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示意图,A~D表示过程,①~⑥表示物质。回答相关问题:

(1)B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能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用图中字母作答)。
(2)图中序号表示同种物质的有_______。若③的浓度升高,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在充足光照条件下,为植物提供18O2,可在(CH2O)中检测到18O,原因是_______
2024-02-23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乙为该生态系统中与鼠相关的能量流动过程,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A属于图甲中_____的同化量,C为_____的能量。若该生态系统中草的同化量为E,则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E。
(2)图甲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_____。鹰的主要食物为鼠,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_____
(3)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昆虫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说明信息能够调节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导致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_____调节。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3 . 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冬小麦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变化,如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变化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因此它是细胞内____;此外生物体中的自由水还具有____(答出2点即可)等功能。
(2)9月至12月,随着气温下降,冬小麦的含水量下降显著,主要原因是____。冬小麦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比值____,其意义是____
(3)农民收获小麦种子时要晾晒处理,是为了降低小麦种子中____的含量,其意义是____
4 .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诗云:“东北人参凤阳梨,难及潍县萝卜皮”。潍县青萝卜甜脆多汁,稍有辣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萝卜甜脆多汁,是由于含水量较高,糖等多种物质溶解于水中。说明细胞中的水的功能为 _________________
(2)在青萝卜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钾供应不足,叶片边缘变褐色,这说明无机盐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锌是植物必需的元素之一,缺锌会导致植物出现相应的锌元素缺乏症。现欲设计实验验证植物体中锌的作用不能被镍所代替。
①材料准备:足量正常萝卜幼苗、完全培养液(完全培养液:各种营养物质齐全)、缺锌的完全培养液、蒸馏水、含锌溶液和含镍溶液等,可根据需要选择或补充实验材料。(注:萝卜的完全培养液中不含有镍,且本实验浓度范围内的镍对植物无毒副作用)。
②实验思路:将足量正常萝卜幼苗均分为A、B两组,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分别用等量完全培养液、_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A组幼苗正常生长,B组幼苗出现锌元素缺乏症。将B组幼苗均分为B1、B2两组,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各组幼苗生长状况。
③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结论:植物体中锌的作用不能被镍所代替。
5 . 细胞膜上的某载体蛋白分子的静态(IC)与活化态(AC)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活化后的载体蛋白特异性地转运物质X,已知X是合成线粒体丙酮酸氧化酶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X从细胞外进入线粒体基质穿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B.磷酸酯酶促进该载体蛋白分子磷酸化
C.AC在去磷酸化的过程中空间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D.磷酸与IC结合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6 . 羊奶被称为“奶中之王”,羊奶中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远高于牛奶中的,且羊奶中的脂肪颗粒体积仅为牛奶中的1/3,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羊奶中富含钙、磷、钾、镁、氯、锰等微量元素
B.向羊奶中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再加入乙液以检测还原糖
C.糖类的氧化分解所需要的氧气远远多于同等质量脂肪的
D.羊奶中的脂肪被人体消化吸收后可以被分解用于生命活动
7 . 生长素是一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植物激素。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顶端优势现象中,离顶芽越远的侧芽其发育受到的抑制程度越大
B.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的腺体合成的
C.单侧光会刺激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
D.某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芽和茎的促进生长作用可能相同

8 . 一般情况下,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为探究某种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人员在接种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中放置了含某种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和不含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一段时间后测量滤纸片周围抑菌圈的直径。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富集培养,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培养三代,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培养代数

平板各区域滤纸片周围抑菌圈的直径/cm

①号区域

②号区域

③号区域

④号区域

第一代

0

2.27

2.13

2.27

第二代

0

1.95

2.02

1.87

第三代

0

1.80

1.87

1.78

A.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变异
B.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
C.平板中①号区域的滤纸片不含抗生素,起空白对照的作用
D.随培养代数增多,抑菌圈的直径越小,说明细菌的耐药性越强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9 . 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模型属于物理模型,反映了两物种之间的循环因果关系
B.捕食者和猎物的环境容纳量分别是P3和N3
C.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
D.利用该模型只能解释猎物的种群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
10 .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

(1)在此生态系统中,A表示_____,它所固定的_____总量就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写出图中含有3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_____
(3)碳元素在大气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_____形式传递的。生产者通过_____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_____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4)若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200kg,则生产者最少要_____kg。
(5)1997联合国签署了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这是基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具有_____的特点。
(6)若该生态系统为湿地生态系统,芦苇、菖蒲、碱茅等植物呈散乱、交错分布状态,从群落的结构角度看,这属于群落的_____结构。这样的分布给该湿地生态系统增添了旅游观光等多方面的资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7)下表为食物链“草→鼠→鹰”中各种群一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7kJ·a-1)。
种群同化的总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传递给分解者传递给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
69.57.019.045.5
19.09.01.04.5
3.51.02.5微量不计

据表分析,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kJ·a-1能量从草到鼠的传递效率为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022-07-05更新 | 1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