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4 道试题
2014·西藏·一模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研究人员用同种小鼠进行了某中药制剂和四环素(一种抗生素)对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表所示(中药制剂和四环素都用生理盐水溶解),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进行如下处理

在第11天测量并计算每组小鼠肝脏脂肪的物质的量浓度(mmol/L)

连续11天每天喂下列试剂

同时在第8天至11天每天腹腔注射下列物质

甲组

等体积生理盐水

等体积生理盐水

0.49

乙组

等体积生理盐水

0.025 mmol四环素

6.51

丙组

中药制剂(0.05 g)

0.025 mmol四环素

4.74

丁组

中药制剂(0.10 g)

0.025 mmol四环素

4.52

戊组

中药制剂(0.15 g)

0.025 mmol四环素

4.10

(1)若要观察小鼠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用__________染色。
(2)现有健康的体重相近、发育状况相同的雌、雄小鼠各100只,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应如何对这些小鼠进行分组?_________________。表中所示的实验,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
(3)甲组和乙组对照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表实验结果可初步说明该中药制剂能对小鼠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认为,还需要观察中药制剂对小鼠(没有注射四环素)肝脏脂肪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Ⅰ.实验步骤:
①步骤一,按上表所示的实验设计的要求增加3组小鼠,并编号。
②步骤二,这3组小鼠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每天还需分别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11天。同时在第8至第11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保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
③步骤三,测量并统计实验结果。
Ⅱ.讨论:
①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上表的_____组的结果进行对照,然后得出结论。
②步骤二中需要“保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0-19更新 | 188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生物试题
2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苹果醋是一种酸性发酵健身饮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氨基酸和有机酸类,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在苹果醋生产中,醋酸菌的性能对产品质量、发酵效率有很大影响。研究者为了从醋酸菌中选出优势高产的菌种,做了相关实验,部分实验结果如下所示。醋酸菌因产生醋酸溶解了培养基中的碳酸钙,而使菌落周围产生透明圈。回答下列问题:

菌株编号

透明圈直径(mm)

菌落直径(mm)

A1

3.5

1.5

A2

1.5

0.9

A3

7.2

1.8

A4

6.5

3.2

(1)菌株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各种用具进行消毒,置于超净台上的用具可利用___________照射30分钟。
(2)依据菌落的______________(答出2点)等特征筛选出四株可能是优势高产的菌株(A1、A2、A3和A4),并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法来进一步纯化这些菌株。筛选的菌株接种于斜面培养基后,置于______________中临时保存。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可以选取______菌株用于生产。
(3)用筛选出的高产醋酸菌制作苹果醋,最终苹果酸和醋酸等总酸浓度不再增加,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4)在苹果醋工业生产过程中,除考虑上述条件外,还需温度、pH和______________等外界因素。
(二)如图为利用转基因小鼠获得人源性抗体的两种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5)人体内抗体种类繁多,且抗体基因在细胞内一般成簇存在。获取人抗体基因可从_________细胞中提取出相应m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合成;或通过设计引物,利用__________技术获得。
(6)途径一利用胚胎干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胚胎干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特点。为让抗体基因只在嵌合鼠乳汁中表达,可将抗体基因与小鼠乳清酸性蛋白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部位结合,构建出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
(7)途径二将小鼠抗体基因剔除的目的是______,获得的抗体比途径一的抗体具有_____优点。
3 . 图1为番茄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示意图。图2 是在充满N₂与CO₂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番茄(CO₂充足)。测得图1中两种膜产生与消耗O₂ 速率的变化曲线。结合图1、2 回答问题。

   

(1)图1中,甲所示生物膜存在于____(细胞器)中,乙所示生物膜的名称是____
(2)图2中5~8h间,番茄植株干重将__________(增加、不变、减少);9~10h间,甲膜生成O₂的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₂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__________成为ATP 合成的唯一场所。
(3)若在8h时,将容器置于冰水浴中,请推测乙膜消耗O₂的速率将会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采用人工遮荫的方法,探究遮荫强度对该植物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遮荫程度

净光合速率/ μmolCO₂/(m²·s)

实际光合速率/ μmolCO₂/(m²·s)

0%(对照)

8.32

9.23

20%(遮荫)

8.26

9.06

40%(遮荫)

9.14

9.83

60%(遮荫)

6.55

7.03

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卷相应的坐标中绘制不同遮荫条件下叶片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并根据数据提出提高该植物产量的合理建议_________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暨实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
4 . 如表是某实验小组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一实验二
亲本♂黑身白眼果蝇×♀灰身红眼果蝇♀黑身白眼果蝇×♂灰身红眼果蝇
F1♀灰身红眼果蝇:♂灰身红眼果蝇=1:1♀灰身红眼果蝇:♂灰身白眼果蝇=1:1

A.实验一中F1自由交配得到的F2果蝇共有6种基因型
B.实验一中F1自由交配得到的F2灰身红眼雄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2/3
C.根据实验二中F1果蝇的眼色无法确定果蝇的性别
D.此实验方案可用于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2022-06-1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为了研究不同“层次”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以下实验:将分离出的牛血清装入专用血清瓶后放入冰箱中直立静置一段时间。取三根刻度吸管,将血清从上到下轻轻吸成均等的三份,分别装入消毒后的瓶中,标记为上、中、下,再分别从三个瓶中吸取等量的血清置于另一小瓶中,混合均匀备用。分别取等量的不同“层次”的血清和混合血清加入到新配制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再接种小鼠上皮细胞(接种细胞密度为5×104个/mL),在适宜条件下培养72h后,进行计数,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组别

72h细胞数/个▪mL1

9.75×104

1.04×105

7.5×104

1.85×105


(1)细胞培养过程中,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每天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培养液中加入动物血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还加入一定量抗生素的目的是_______
(3)如果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时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统计出来的数据比实际值偏高。正确的操作方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

(4)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层次”血清中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果,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正确使用血清的方法是_____
2022-12-05更新 | 41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一)生物试题
6 . 燕麦的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黄颖燕麦与纯种黑颖燕麦杂交,F1全为黑颖燕麦,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燕麦∶黄颖燕麦∶白颖燕麦=12∶3∶1。已知黑颖(B)和黄颖(A)为显性,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与A(a)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
(2)F2中,黄颖燕麦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黑颖燕麦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3)若将黑颖燕麦与黄颖燕麦杂交,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时,后代中的白颖燕麦比例最大。
(4)现有一黑颖燕麦个体,不知其基因型,就从理论上讲,最好选择表型为________的个体与其进行杂交,若杂交后代全是黑颖燕麦,则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若杂交后代的表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则说明该黑颖燕麦的基因型是AaBb。
2022-11-21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一)生物试题
7 . 科研人员采用不同的光质进行番茄育苗,探究番茄育苗的合适光照条件。培育42天后,测定番茄苗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株高、茎粗、干重等,并计算壮苗指数(可用其数值大小衡量秧苗素质),部分数据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光质

气孔导度/ molm2·s-1

净光合速率/ molm2·s-1

叶面积/cm

壮苗指数

C

60.26

5.63

30.99

0.99

蓝光

80.12

7.11

39.27

1.76

绿光

40.17

3.03

19.48

0.27

黄光

50.76

4.67

27.17

0.63

红光

91.54

7.89

42.24

1.51


(1)采用番茄种子育苗时,需要将种子浸泡一段时间后,再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从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角度分析,浸泡处理的目的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不同组的光照强度应______。表中C组属于对照组,该组的光质处理条件是_____________
(3)由表可知,蓝光对壮苗指数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4)育苗期间,番茄苗的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光质处理条件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8 . 下图1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_____
(2)据图1,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_____。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_____
(3)下表是图1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1可知表中③处应是_____
温度(℃)
A酶活性(mmol·S-13.13.85.86.35.42.90.9
B酶活性(mmol·S-11.12.23.93.41.90

(4)图2表示30℃时B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在图2上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_____
(5)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制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_____
9 . 为研究低钾条件对某种农作物2个品种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叶绿素含量(相对值)

呼吸速率(µmol•m-2•s-1

光补偿点(µmol•m-2•s-1

最大净光合速率(µmol•m-2•s-1

甲品种

低钾处理组

18

3.0

89.8

16.4

正常处理组

25

2.5

49.8

24.4

乙品种

低钾处理组

26

3.2

72.7

18.5

正常处理组

28

2.9

42.0

25.5


注:光补偿点是指由于光照强度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叶绿素时,为了使研磨充分,应加入______________
(2)当乙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为25.5μmol·m-2·s-1时,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μmol·m-2·s-1。此时增大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这主要是受光合作用过程______________反应的限制。
(3)低钾处理后,2个品种光补偿点均增大,主要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速率降低,而呼吸速率_____________,所以需要________________才能维持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4)据表分析,为提高产量,在缺钾土壤中种植该种农作物时,选择品种_______ (甲或乙)更好。
(5)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
10 .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更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回答下列问题:
(1)近几年,我市相关部门对枫江流域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治理后水质明显提高,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科研人员采集水样,分别放入不同生物并检测水体中多项指标,结果如下表。

生物

毒素含量ug/L

铵盐吸收率

有机物去除率

硅藻

0.11

51%

0

蓝细菌

0.56

79%

0

红假单胞光合菌

0

85%

93%

在治理污染时,不同区域选择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同时还应兼顾各种生物的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能力,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原理。表中红假单胞光合菌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
(2)我国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结合当地半湿润半干旱的特点,通过引入适合该地区的华北落叶松、樟子松和云杉等主要树种,提高了造林的成功率,使塞罕坝林场由高原荒丘变成万顷林海。塞罕坝林场第一代建设者在治理沙漠的过程中,应选择根系较发达、根部细胞细胞液浓度较____(填“大”或“小”)的植被。在荒漠变林海的过程中,林场建设者施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可有效降低虫害的发生率,其原理是:____
(3)我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CO2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净零排放)的目标。下图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达到“碳中和”时,图中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Y1、Y2、Y3和Z4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理由是____
2024-01-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