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41 道试题
1 . 果蝇:果蝇是一种XY型性别决定的昆虫,其生活周期短、生命力强,容易饲养,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通常,野生型果蝇的眼色是红色的。1910年,摩尔根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摩尔根用这只白眼雄果蝇与一只红眼雌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1),结合后续一系列的实验,最终证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的体型受lint和inr基因的控制,且果蝇幼虫的基因lint发生甲基化会影响inr的表达,导致果蝇体型异常,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

(1)分析图1可知,果蝇眼色的遗传______(符合/不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子一代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相关基因用R、r表示)
(2)若子二代的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则子三代中出现白眼雌果蝇的概率为______。研究发现,果蝇X染色体上的一个16A片段,其有影响果蝇眼睛形状的基因。雌果蝇16A片段(用“”表示)与眼形的关系下表。
16A片段眼形

正常眼

棒眼(不明显)

棒眼(明显)

(3)分析上表可知雌果蝇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眼的变异类型为______。(单选)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结构变异

(4)若棒眼(不明显)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棒眼(明显)雌果蝇的概率为______
(5)lint基因甲基化会导致RNA聚合酶不能结合到启动子区域,从而阻碍____(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过程的发生。由此可知基因lint的表达对基因inr的表达有_____(促进/抑制)作用。
(6)若要使lint基因甲基化的果蝇体型恢复正常,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__。(多选)
A.提高幼虫基因lint的甲基化程度
B.降低幼虫基因lint的甲基化程度
C.提高幼虫基因inr的甲基化程度
D.降低幼虫基因inr的甲基化程度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生物试题
2 . 植物的氮素营养:植物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植物对很多的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也会受到一些物质的调节。图1就显示了植物体内的一种微量物质(CTK)对氮素营养的作用。

(1)与图1所示的植物细胞相比,细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在结构上有很多差异。请在表中用“√”和“×”表示结构或物质的有无。(“√”表示有相应的结构或物质,“×”表示没有相应的结构或物质)

核膜DNA质膜核糖体
植物细胞________
细菌________

(2)由图可知,植物细胞获取NO3-的方式为______。(单选)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

(3)下列物质和结构中,含有碳骨架的有______;植物吸收的氮素可以用于合成______。(编号选填)①染色质②NRT③硝酸还原酶④核膜⑤质膜
(4)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的结构不同,功能也不同,但二者______。(单选)
A.形成肽键的方式相同
B.肽链结构相同
C.形成肽键的数量相同
D.肽链数量相同

(5)谷氨酸和谷氨酰胺都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图2是谷氨酸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可推测,与谷氨酸相比,谷氨酰胺的______。(单选)

A.①处多一个-NH2
B.①处多一个-COOH
C.②处多一个-NH2
D.②处多一个-COOH

(6)图1中的AMT需要经过合成、运输等过程才能定位于质膜。请从下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编号并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一段肽链
②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一段肽链
③肽链转移到高尔基体加工成较成熟的AMT
④肽链转移到内质网加工成较成熟的AMT
⑤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较成熟的AMT被进一步修饰
⑥囊泡与内质网膜融合,较成熟的AMT被进一步修饰
⑦内质网膜鼓起、出芽形成囊泡
⑧高尔基体膜鼓起、出芽形成囊泡
⑨囊泡沿细胞骨架移动到质膜
(7)若CTK合成受阻,可能对植物造成的影响为______。(单选)
A.硝酸还原酶基因表达增强
B.亚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下降
C.植物细胞吸收的NO3-增多
D.叶片由正常绿色变为深绿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生物试题
3 . 水稻与稗草: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一直是水稻生产的目标。使用化肥虽然能提高产量,但也带来了土壤板结、有机质流失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有机肥施用逐渐上升。同时,有机肥施用也受气候、土壤、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响。科研人员在我国西南某试验田展开了试验,研究有机肥施用量对水稻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表是部分结果。
组别有机肥施用量/kg.hm-2净光合速率/μmol.m-2.s-1胞间CO2浓度μmol。mol-1气孔导度mol.m-2.s-1结实率/%产量/t。hm-2
CK018.93140.3690.25.00
T1100019.13130.4591.06.10
T2150019.23120.4593.16.15
T3200020.53090.4992.96.81
T4250022.53090.6495.56.93
T5300021.03100.5493.36.89
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的开放程度,气孔导度越大,气孔的开放程度越大。结实率表示饱满稻粒占总稻粒的百分比。
(1)为获得有价值的实验结果,实验设计必须科学合理。下列设计合理的有______。(多选)
A.试验田的大小适宜并且一致
B.每个组别均设置3块试验田
C.试验田之间用塑料薄膜隔离
D.田间管理与当地生产习惯一致

(2)下列关于水稻光合作用的6个主要过程中,发生在碳反应阶段的有______,H+顺浓度梯度穿过类囊体膜上的ATP合酶发生在过程______。(编号选填)①光能的捕获与转换②水的光解③高能化合物的形成④CO2固定⑤三碳化合物还原⑥五碳糖再生
(3)气孔导度经常作为研究光合作用的一个指标,主要是因为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__通常经过气孔到达叶肉细胞间隙,进一步进入叶肉细胞参与光合作用。通常,当气孔导度较小时,光合速率较______(小/大/无法判断)。
(4)根据表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建议试验田所在地的水稻种植户施用______ kg.hm-2的有机肥。请根据表和所学知识分析施用该浓度的有机肥可以高产的原因:______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生物试题
4 .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蓝光的机会越来越大。研究表明蓝光对眼有一定的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细胞)可通过提供营养、运输代谢废物的方式滋养视网膜,对维护视网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有重要意义。RPE细胞无再生能力,死亡后不被替换。研究人员首先研究了蓝光对体外培养的RPE细胞的影响:用不同强度的蓝光照射RPE细胞6h,光照结束后24h终止培养,终止培养后马上检测RPE细胞类型,部分结果见表。
组别蓝光强度/lx光照时间/hRPE细胞/%
凋亡细胞凋亡继发坏死细胞正常细胞坏死或机械损伤细胞
无光照61.704.4093.100.80
100062.357.0589.451.15
200065.9511.8081.051.20
300062.9014.6569.9512.50
注:*表示与第Ⅰ组有显著差异;#表示与第Ⅱ组有显著差异;△表示与第Ⅲ组有显著差异。
(1)诱导人体胚胎干细胞增殖分化可形成RPE细胞,此过程中,胚胎干细胞可通过______(有丝/减数/无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处于增殖过程的胚胎干细胞中______(有/无)同源染色体;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单个细胞中的DNA含量______(逐渐增加/逐渐减少/保持稳定)。
(2)在培养RPE细胞的过程中,有部分细胞会凋亡或坏死,下列关于凋亡或坏死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单选)
A.细胞凋亡和细胞衰老是同一过程
B.细胞凋亡是受遗传信息控制的
C.细胞坏死通常是细胞主动死亡
D.细胞坏死是细胞程序性的死亡

(3)据表分析,下列描述合理的是______。(多选)
A.蓝光对RPE细胞的损伤程度与蓝光强度正相关
B.第Ⅳ组凋亡细胞比例偏小,可能与细胞大量坏死有关
C.1000lx的蓝光照射6h,对RPE细胞无任何损伤作用
D.RPE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均是由于蓝光照射造成的

(4)如果要研究蓝光照射时间对体外培养的RPE细胞的影响,可采用的实验方案为______。(编号选填)
①光照强度设为1000lx
②光照强度设为2000lx
③光照时间分别设为3h、6h、12h、24h,光照结束后24h终止培养
④光照时间设为6h,光照结束后分别经6h、12h、24h、48h终止培养
⑤终止培养后测定各类型RPE细胞的比例
(5)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一定强度蓝光照射前后的RPE细胞,得到了下图所示的结果(示意部分细胞结构)。据图分析一定强度蓝光照射后的RPE细胞获取ATP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阐述理由_____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生物试题
5 . 南瓜果皮:南瓜果皮有绿色和黄色两种表型(相关基因用A、a表示),科研人员用不同的绿色和黄色南瓜杂交,得到表所示的结果。
组别亲本子一代
绿色×黄色绿色32、黄色30
绿色×黄色黄色47、白色1
黄色×黄色绿色14、黄色44

(1)根据表中的第______组实验可知显性性状为______,第Ⅲ组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
(2)若Ⅲ组子一代中的黄色南瓜与绿色南瓜杂交,子二代中绿色南瓜约占子二代总数的______
在研究南瓜果皮遗传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白色南瓜,研究发现该白色性状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有关,二者的功能如图所示,且B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

(3)B基因和b基因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二者的______不同。
(4)上表第Ⅱ组子代中出现白色果皮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5)基因型为AaBb的南瓜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同时具有A和B基因的有______。(编号选填)①根尖生长点细胞②花粉母细胞(相当于初级精母细胞)③单核花粉粒(相当于精细胞)
(6)基因型为AaBb的南瓜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理论上为______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生物试题
6 . 番茄增产:研究光照强度和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关系对大棚蔬菜瓜果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图1是番茄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同时研究显示,在自然光(即白光,W)中添加远红光(FR,波长为700~800nm)能影响番茄的净光合速率(如图2)。

   

(1)类囊体上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的强度高度相关。测定细胞内叶绿素含量应选用______。(单选)
A.离心法
B.分光光度法
C.聚酰胺薄膜层析法
D.同位素标记法

(2)类囊体上附着能吸收并传递光能的色素,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不尽相同。下列四幅图中最能表示叶绿素吸收光谱的是______。(单选)
吸收光能百分率(100%)
A.   B.   
C.   D.   

(3)在图1中,与ATP合酶①处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的是______。(多选)
A.氨基酸的种类
B.肽键的结构
C.氨基酸的数目
D.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4)图1所示光合作用过程生成的产物,除了图中所示之外,还应包括______
(5)图1中ATP合酶每旋转一周合成3个ATP,直接驱动ATP合成酶旋转的能量来自______。(单选)
A.光能B.H+顺浓度穿梭C.ATP水解D.葡萄糖氧化分解

(6)与图2中的①处相比,关于②处发生的变化,下列表述合理的是______。(多选)
A.O2释放速率增加
B.CO2释放速率增加
C.有机物积累速率增加
D.ATP和ADP的转换速率增加

(7)由图2可见,在总光强不变的条件下,添加远红光使番茄净光合速率降低。但实际种植显示番茄产量反而上升了,下列分析合理的是______。(单选)
A.呼吸速率下降
B.总光合速率下降
C.可被叶绿素a转换的光能比率上升
D.有机物在各器官中的分配占比发生变化

(8)设W为一定的白光强度(光照强度依次表示为W1~W5),R为一定的远红光强度(光照强度依次表示为R1~R5)。现欲探得提升番茄产量的白光和远红光的最佳光照强度配比,试简述实验设计思路______
7 . IB 型枫糖尿病患者由于支链α——酮酸脱氢酶功能异常导致氨基酸代谢异常,其体内氨基酸大量积累而使神经系统受损,尿液有枫糖浆气味。IB型枫糖尿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某家系中IB型枫糖尿病的遗传系谱图。
   
(1)下列关于支链α—酮酸脱氢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组成元素包含 P 、S
C.活性易受温度影响D.作用场所在细胞内

(2)据图分析,该家系中IB 型枫糖尿病是一种________性遗传病。
(3)该家系中一定是纯合子的是____________   (编号选填)
①1号          ②2号            ③3号          ④4号
(4)5号个体也患 IB 型枫糖尿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为了确定5号个体是否可能患 IB 型枫糖尿病,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A.染色体分析          B.性别检查        C.基因检测          D. B超检查
基因检测发现1号个体该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的编码链(编码链与模板链互补配对)发生了如图的改变。图如为1号个体该基因的碱基替换情况及部分密码子表。
   
(5)据图分析,引起IB 型枫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       
A.碱基缺失B.碱基插入C.碱基替换D.基因缺失

(6)与正常个体相比,1号个体内支链a—酮酸脱氢酶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具体是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甘氨酸            ②脯氨酸            ③精氨酸          ④丝氨酸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敬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
8 .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科研人员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的方法揭示miR-34a (一种RNA)对结肠癌的影响,为结肠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1)与正常细胞相比,结肠癌细胞最显著的特点是(       
A.不断分化B.无限增殖C.高度分化D.不能分裂

(2)在结肠癌细胞中不可能看到的结构或物质是(       
A.染色体B.细胞板C.纺锤丝D.赤道面

科研人员设置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表达miR-34a的病毒感染结肠癌SM480 细胞,对照组用不表达miR-34a 的病毒感染结肠癌SW480 细胞。实验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3)分析图1实验结果, 可得到结论miR-34a ___________ (A. 促进/B. 抑制/C. 不影响)细胞增殖;分析图2实验结果,可得到结论 miR-34a ___________(A.促进/B.抑制/C.不影响)细胞凋亡。
细胞一般都有寿命,最常见的死亡方式是细胞凋亡。图3所示为正常细胞凋亡过程的部分示意图。
   
(4)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特点的是(       
A.自主性B.被动性C.程序性D.受遗传信息控制

(5)据图3所示,细胞通过质膜上的 ___________ (A.抗体/B.受体/C.载体)与信息分子结合后,会促进___________基因的表达。其中该基因表达过程中合成 RNA的场所和该RNA发挥作用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选填)
①细胞质基质     ②细胞核     ③核糖体       ④内质网
(6)据图2和图3分析推测, miR-34a对Bcl-2蛋白的合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 (A.促进/B.抑制/C.不影响),从而起到治疗结肠癌的作用。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敬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植物对铝离子的耐受性:随着工业发展,土壤中铝离子含量上升,对农作物构成铝胁迫,继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探究铝胁迫下作物的生长及其对铝胁迫响应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图1为模式生物拟南芥细胞响应铝胁迫的机理。

(1)图1中①所示细胞器的功能是______。(单选)
A.为细胞供能B.合成蛋白质C.参与细胞分裂D.加工蛋白质

(2)据图1判断铝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______
(3)研究表明,铝胁迫会影响膜的流动性。据此判断,在铝胁迫下,受影响的细胞结构包括______。(编号选填)
①核糖体       ②内质网       ③大液泡       ④细胞骨架       ⑤高尔基体
(4)铝离子进入细胞核后与DNA中的磷酸基团结合,从而影响DNA功能。遗传信息蕴含在图2所示双链DNA分子的______中。(编号选填)

(5)铝离子能破坏纺锤丝从而导致细胞发生染色体畸变。欲研究铝离子对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可选用的染液包括______。(多选)
A.醋酸洋红B.龙胆紫染液C.苏丹IV染液D.双缩脲试剂

(6)经染液染色后镜检,观察到植物细胞分裂图像如下。欲统计染色体畸变率,最佳时期是______。(单选)
A.B.
C.D.

(7)环境中高铝离子浓度会对植物造成损害。据图分析,拟南芥细胞降低铝离子浓度的机制是______。(编号选填排序)
①ALMT基因表达量上升②苹果酸根转运能力上升③ALMT基因表达量下降④苹果酸根转运能力下降⑤ROS抑制RAE蛋白       ⑥铝离子激活ABR复合物⑦RAE抑制STOP蛋白
(8)研究人员发现NO可以促进苹果酸盐分泌。为调查NO是否可提高植物幼苗对铝胁迫的耐受性,试完成下表中实验设计方案。(编号选填)
①正常拟南芥植株②ALMT基因缺陷拟南芥植株③苹果酸根含量④c-PTIO(NO清除剂)⑤自来水
 实验材料实验处理检测指标
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

(9)研究表明,胞内低剂量的铝离子能促进根细胞生长,因此植物细胞内存在维持铝离子浓度相对稳定的机制。据图1分析,STOP蛋白促进基因RAE和ALMT相伴表达的作用在于______。(单选)
A.使RAE和ALMT蛋白协同发挥作用
B.使RAE蛋白在灭活后能得到及时补充
C.使基因RAE和ALMT的表达能相互调节
D.使基因RAE和ALMT受一个启动子控制
10 . 某品种茶树叶片呈现阶段性白化:绿色嫩叶在生长过程中逐渐转为乳白色,而后又恢复为绿色。白化期叶绿体内部结构解体(仅残留少量片层结构),光合色素减少。图1为透射电镜下叶绿体照片,a~b表示相关结构;图2为茶树阶段性白化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检测结果。

(1)图1所示,光合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 (A.a/B.b)上,用__________试剂提取并分离后,可在层析薄膜上看到四条色素带,以下颜色不可能在薄膜上看到的是__________
A. 黄色             B.橙黄色             C.蓝紫色            D.黄绿色
(2)茶树叶片白化阶段,绿色的嫩叶转为乳白色,主要是因为叶绿素含量减少。下列各种因素中能直接影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是(       
A.低温B.MgC.CO₂浓度D.O₂浓度

(3)白化茶树叶在复绿的过程中需要合成大量光反应有关的蛋白质。合成这些蛋白质的部分相关基因位于叶绿体中,其余相关基因位于_______中;这些蛋白质在______上合成;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 ATP,这些 ATP 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线粒体       ②内质网        ③核糖体        ④细胞核
(4)检测茶树阶段性白化过程中光合速率的指标可用___________(编号选填)来表示。①O₂释放量   ②CO₂消耗量 ③有机物消耗量
(5)根据题意和图2分析,白化过程中茶树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具体分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敬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