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9 道试题
1 . 高产、优质、多抗一直是水稻杂交育种的三大目标。科研上作者选育了抗稻瘟病水稻雄性不育系谷丰B与感病水稻LTH杂交,子代植株对不同稻瘟病菌系的抗感表现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菌系

杂交组合

抗感表现

F1

F2/株

抗病

感病

2003313B297054

谷丰B×LTH

抗病

601

40

97054

谷丰B×LTH

抗病

333

111

(1)水稻植株对稻瘟病抗病与感病的不同表现,属于相对性状,其中隐性性状为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表中的数据表明,稻瘟病抗性的遗传机制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规律,且抗病与感病这一对相对性状至少受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同亲本对不同的稻瘟病菌系产生不同的抗感表现,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3)水稻在整个生育期内都有可能爆发稻瘟病,请尝试利用高产、优质、不抗病水稻品种为材料,提出一种培育高产、优质、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的定向育种方案:______
2024-06-1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生物试题
2 . 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粒的分裂会发生如图所示的横裂和纵裂,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B.横裂结束后,异常子染色体上存在相同基因
C.纵裂形成的而的子染色体上的基因完全相同
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的基因数目相同
2024-06-1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生物试题
3 . 某两性花植物的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A控制紫色,a无控制色素合成功能。B控制红色,b控制蓝色,D不影响上述基因的功能,但d纯合的个体为白花。基因型为A_B_D_和A_bbD_的个体分别表现紫红色花和靛蓝色花。现有该植物的3个纯合品系甲、乙、丙,花色分别为靛蓝色、白色和红色,杂交组合和结果如下表,不考虑突变和致死现象,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杂交组合亲本F1表型F2表型及比例
甲×乙紫红色紫红色∶靛蓝色∶白色=9∶3∶4
乙×丙紫红色紫红色∶红色∶白色=9∶3∶4
(1)花色遗传遵循______定律,该定律发生的时期是______;基因A、a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2)甲、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甲与丙杂交得F1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
(3)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是1/4,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4)从上述植物中选择实验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确定杂交组合一的F2中靛蓝色植株的基因型,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是:______
4 . 盐胁迫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培育耐盐作物对盐碱地的利用、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将耐盐碱基因OsMYB56导入不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耐盐碱水稻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所示,其中bar为抗除草剂基因,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①~⑥表示操作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技术从DNA片段中获取OsMYB56基因时,需要添加____________种引物。引物的长度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根据图中已知的碱基序列,合成的引物DNA的碱基序列是____________(标明5'和3'方向)。
(2)根据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组成分析,Ti质粒中的CaMV35S功能可能是____________
(3)过程④将水稻愈伤组织和根瘤农杆菌共同培养,同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四环素和除草剂。以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过程⑤可通过调整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的比例诱导愈伤组织生根、长芽,得到水稻幼苗。
(4)若要鉴定OsMYB56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写出检测过程____________
2024-06-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二)生物试题
5 . 培育转基因生物时,首先要在体外对含有所需基因的DNA进行加工,其中包括将不同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HindⅢ、EcoRⅠ、BamHⅠ是3种不同的限制酶,且产生的黏性末端不同,GFP基因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PCR扩增目的基因时,在两种引物的______(填“5′”或“3′”)端分别加上EcoRⅠ、BamHⅠ的识别与切割序列,该过程使用两种而不是一种限制酶的目的是______

(2)图1获得的重组表达载体的标记基因是______。将筛选出的重组表达载体转染成纤维细胞,再利用该成纤维细胞进一步培育转基因动物。如何利用该成纤维细胞培育转基因动物,请简述实验思路:________
(3)重叠延伸PCR技术采用具有互补末端的引物使PCR产物形成重叠链,通过重叠链的延伸将不同来源的片段重叠拼接在一起形成重组DNA,该技术成功的关键是重叠互补引物的设计。图2表示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拼接基因A和B的过程,步骤②得到的两种重叠产物中,目标产物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其中步骤④加入的引物是______。与图1获得的重组表达载体相比,图中重叠延伸PCR技术形成重组DNA,不需要______酶。

6 . 某二倍体植物的叶形有宽叶和窄叶,由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花色有红花和白花,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实验人员用宽叶白花植株与窄叶红花植株杂交,发现F1中既有宽叶白花植株,也有宽叶红花植株;选择F1中的宽叶白花植株在自然条件下自花传粉,所得F2表型及比例为宽叶白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窄叶红花=6∶3∶2∶1。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互换和染色体变异):
(1)在花色这一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F2出现特殊性状分离比的合理解释是______
(2)请根据示例在下图中画出两对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______

示例:长竖线表示染色体,短横线及字母表示相关基因
(3)若通过PCR技术对亲本和F1不同表型植株的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进行扩增并电泳分离,可以得到如下图结果:

可以表示亲本和F1中宽叶白花的电泳图谱分别是_____。实验人员为证明F2的性状分离比不是统计错误,而是与你在(1)中的推测相关,请使用上述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设计实验进行证明。实验思路是_____
2024-06-06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市贵阳市第一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八)生物学试题
7 . 某科研团队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甘蓝,过程如图所示,①~④为操作步骤,限制酶BamHⅠ、BglⅡ、EcoRⅠ酶切位点唯一。其中BamHⅠ与EcoRⅠ之间的距离为20kb,BamHⅠ与BglⅡ之间的距离为25kb,BamHⅠ、BglⅡ、EcoRⅠ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请回答:

BamHⅠ:—GGATCC—          BglⅡ:—AGATCT—                 EcoRⅠ:—GAATTC—
(1)常用特异性地扩增抗除草剂基因的方法是PCR,每次循环一般分为“变性→__________”三步。
(2)启动子的功能是__________
(3)步骤①应选择限制酶__________切割农杆菌质粒。步骤④的培养基中应添加__________,以便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甘蓝植株,原因是__________
(4)经检测,部分转基因甘蓝植株细胞中的目的基因不能表达,科研团队对此现象的观点是:目的基因存在正向与反向两种连接方式。用__________酶对步骤①获得的重组质粒进行切割,通过凝胶电泳分析产物大小,若出现__________条电泳条带,则说明科研团队的观点正确。
8 . 某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尾型有棒状尾和正常尾(相关基因用A、a表示),眼色有无色眼和猩红眼(相关基因用B、b表示),毛色有黄色和白色(相关基因用D、d表示)。已知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雌性个体无论毛色相关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控制毛色和尾型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棒状尾无色眼雌雄个体杂交,F1中出现了正常尾和猩红眼。不考虑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动物尾型和眼色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能不能根据上述实验确定该动物尾型、眼色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能否确定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进行探究:_________
(3)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让F1中所有个体自由交配,则F2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
(4)现有基因型为AaDd的雌、雄个体交配,则子代棒状尾白色个体中理论上纯合子占___________
(5)若想依据子代的毛色判断出性别,请写出满足要求的杂交基因组合:_________(标出性别)。
2024-05-06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义龙新区(包含顶效镇)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
9 . CRM1 是一种核转运蛋白,由 CRMI 基因控制产生,转运含有 NES序列的货物蛋白。科学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中CRMI 基因过度表达,含有 NES序列的肿瘤抑制因子被过量地转运至细胞质,使得它们无法在细胞核内发挥正常功能,会促进肿瘤的发生及生长。为探究CRM1的运输机制及肿瘤的治疗,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利用 PCR 技术大量扩增CRMI 基因,需要根据__________设计两种引物,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
(2)CRM1 C528S 是 CRM1 突变体,不具有运输能力,GST-NES 为某种肿瘤抑制因子,CRM1蛋白可能与货物蛋白的转运有关,研究人员利用上述物质设计实验进行跨膜模拟,结果发现只有③组实现了对 GST-NES 的跨膜转运,据此可推断__________


GST-NES

+

+

+

+

CRM1

-

+

+

-

RanGTP

-

-

+

+

CRM1 C528S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3)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成功筛选出了与货物蛋白结构相似的小分子 KPT,并将其制备成抑制肿瘤细胞药物,推测KPT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   
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推论,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材料:肿瘤小鼠模型若干只、正常小鼠模型若干只、小分子 KPT。注:药物处理方法与肿瘤的具体检测方法不做要求)
实验思路: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
2024-04-1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
10 . 果蝇的眼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暗红色源自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叠加。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合成分别受A和B基因控制。现有果蝇品系甲为棕色素与朱红色素合成均受抑制的白眼纯合突变体。利用该品系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父本母本F2的表型及比例
F1品系甲暗红眼:白眼=1:1
品系甲F1暗红眼:棕眼:朱红眼:白眼=43:7:7:43

(1)根据杂交结果推测,A/a、B/b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均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品系甲与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
(2)根据F2的表型及比例,推测A/a、B/b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推测杂交组合Ⅱ的F2表型出现棕眼与朱红眼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多次重复上述杂交组合Ⅰ的实验时,发现极少数实验组合中所得F2全为暗红眼,而重复杂交组合Ⅱ的实验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不变,这种F1雄果蝇被称为雄蝇T。已知野生型果蝇及品系甲均为SD+基因纯合子,研究人员发现雄蝇T的一个SD+基因突变为SD基因,SD基因在体细胞编码G蛋白,G蛋白可以与特定的DNA序列结合,导致精子不育。
①据此判断,极少数实验组合中所得F2全为暗红眼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SD基因是_______(填“显”或“隐”)性突变产生的。
②某人将雄蝇T与品系甲杂交,子代的表型是暗红眼。将子代中雄果蝇与品系甲的雌果蝇杂交,后代全为暗红眼,由此推出SD基因与A/a、B/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
③进一步用射线照射雄蝇T,得到一只变异雄蝇X,两者体内部分染色体及等位基因(SD、SD+)如下图所示。将雄蝇X与品系甲的雌果蝇杂交,所得子代全为雌果蝇,且暗红眼与白眼的比例约为1:1.据此推测,精子不育现象与染色体上一段DNA序列r(其在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对应的序列记为R)有关,请在雄蝇X的图中标注序列r和R最可能的位置_______。雄蝇X与品系甲的雌果蝇杂交,子代全为雌果蝇的原因是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