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076 道试题
1 . 生殖障碍:TUB基因突变可导致女性不育。甲家族系谱图(图1)及部分成员的TUB基因编码链(蛋白质编码区域)检测结果如图2.

(1)据图1分析,可判断甲家族女性不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常/X/Y)染色体上的______(显/隐)性遗传病。
(2)若用A/a表示TUB基因,则图1中Ⅱ-3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
(3)结合图2信息分析,III-1能正常生育的概率为______
(4)已知TUB基因仅在女性生殖细胞内表达。图1中II-3和II-4欲再生一个具备生育能力的孩子,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_。(编号选填)①对Ⅱ-3进行基因检测②怀孕后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③怀孕后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④怀孕后对胎儿进行染色体数目检查
(5)图1中Ⅲ-1患有红绿色盲,其他家族成员色觉均正常,Ⅲ-1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可能来自______。(多选)
A.I-1经过II-3传递
B.I-2经过Ⅱ-3传递
C.Ⅱ-4生殖细胞发生突变
D.III-1自身细胞发生突变

(6)若III-1能正常生育但基因测序显示其携带有TUB突变基因,则其体内TUB突变基因和红绿色盲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会______。(编号选填)①同时出现在卵细胞中②同时出现在体细胞中③分别在不同的卵细胞中④分别在不同的体细胞中
(7)据图2判断,TUB基因突变前后,突变位点对应的氨基酸由______变为______。(GGU甘氨酸;GUG缬氨酸;GCG丙氨酸;UGU半胱氨酸;CGU精氨酸)
(8)为研究TUB蛋白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将TUB突变基因的mRNA注射到小鼠卵母细胞内表达,测定第一极体分离率,结果如图3.据图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及其原因,合理的是______。(多选)

A.TUB蛋白可能影响DNA复制
B.TUB蛋白可能影响纺锤体组装
C.TUB蛋白延迟了第一极体出现的时间
D.TUB蛋白降低了生成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占比

(9)研究发现TUB基因存在多种形式的突变,经逐代传递,突变基因在人群中频率很低却始终存在,对上述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
2 . 番茄增产:研究光照强度和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关系对大棚蔬菜瓜果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图1是番茄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同时研究显示,在自然光(即白光,W)中添加远红光(FR,波长为700~800nm)能影响番茄的净光合速率(如图2)。

   

(1)类囊体上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的强度高度相关。测定细胞内叶绿素含量应选用______。(单选)
A.离心法
B.分光光度法
C.聚酰胺薄膜层析法
D.同位素标记法

(2)类囊体上附着能吸收并传递光能的色素,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不尽相同。下列四幅图中最能表示叶绿素吸收光谱的是______。(单选)
吸收光能百分率(100%)
A.   B.   
C.   D.   

(3)在图1中,与ATP合酶①处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的是______。(多选)
A.氨基酸的种类
B.肽键的结构
C.氨基酸的数目
D.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4)图1所示光合作用过程生成的产物,除了图中所示之外,还应包括______
(5)图1中ATP合酶每旋转一周合成3个ATP,直接驱动ATP合成酶旋转的能量来自______。(单选)
A.光能B.H+顺浓度穿梭C.ATP水解D.葡萄糖氧化分解

(6)与图2中的①处相比,关于②处发生的变化,下列表述合理的是______。(多选)
A.O2释放速率增加
B.CO2释放速率增加
C.有机物积累速率增加
D.ATP和ADP的转换速率增加

(7)由图2可见,在总光强不变的条件下,添加远红光使番茄净光合速率降低。但实际种植显示番茄产量反而上升了,下列分析合理的是______。(单选)
A.呼吸速率下降
B.总光合速率下降
C.可被叶绿素a转换的光能比率上升
D.有机物在各器官中的分配占比发生变化

(8)设W为一定的白光强度(光照强度依次表示为W1~W5),R为一定的远红光强度(光照强度依次表示为R1~R5)。现欲探得提升番茄产量的白光和远红光的最佳光照强度配比,试简述实验设计思路______
3 . 植物对铝离子的耐受性:随着工业发展,土壤中铝离子含量上升,对农作物构成铝胁迫,继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探究铝胁迫下作物的生长及其对铝胁迫响应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图1为模式生物拟南芥细胞响应铝胁迫的机理。

(1)图1中①所示细胞器的功能是______。(单选)
A.为细胞供能B.合成蛋白质C.参与细胞分裂D.加工蛋白质

(2)据图1判断铝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______
(3)研究表明,铝胁迫会影响膜的流动性。据此判断,在铝胁迫下,受影响的细胞结构包括______。(编号选填)
①核糖体       ②内质网       ③大液泡       ④细胞骨架       ⑤高尔基体
(4)铝离子进入细胞核后与DNA中的磷酸基团结合,从而影响DNA功能。遗传信息蕴含在图2所示双链DNA分子的______中。(编号选填)

(5)铝离子能破坏纺锤丝从而导致细胞发生染色体畸变。欲研究铝离子对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可选用的染液包括______。(多选)
A.醋酸洋红B.龙胆紫染液C.苏丹IV染液D.双缩脲试剂

(6)经染液染色后镜检,观察到植物细胞分裂图像如下。欲统计染色体畸变率,最佳时期是______。(单选)
A.B.
C.D.

(7)环境中高铝离子浓度会对植物造成损害。据图分析,拟南芥细胞降低铝离子浓度的机制是______。(编号选填排序)
①ALMT基因表达量上升②苹果酸根转运能力上升③ALMT基因表达量下降④苹果酸根转运能力下降⑤ROS抑制RAE蛋白       ⑥铝离子激活ABR复合物⑦RAE抑制STOP蛋白
(8)研究人员发现NO可以促进苹果酸盐分泌。为调查NO是否可提高植物幼苗对铝胁迫的耐受性,试完成下表中实验设计方案。(编号选填)
①正常拟南芥植株②ALMT基因缺陷拟南芥植株③苹果酸根含量④c-PTIO(NO清除剂)⑤自来水
 实验材料实验处理检测指标
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

(9)研究表明,胞内低剂量的铝离子能促进根细胞生长,因此植物细胞内存在维持铝离子浓度相对稳定的机制。据图1分析,STOP蛋白促进基因RAE和ALMT相伴表达的作用在于______。(单选)
A.使RAE和ALMT蛋白协同发挥作用
B.使RAE蛋白在灭活后能得到及时补充
C.使基因RAE和ALMT的表达能相互调节
D.使基因RAE和ALMT受一个启动子控制
4 . 短链脂肪酸:某些肠道菌能发酵膳食纤维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CFA为肠道菌群和肠道上皮细胞提供能源物质,同时还可作为信号分子,进而参与宿主的食欲控制和免疫等过程,相关机制如图所示。

(1)下列关于SCFA被肠道上皮细胞吸收用于氧化分解供能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B.需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
C.经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
D.氧化分解产物是CO2和H2O

(2)饥饿素等激素从分泌部位输送到作用部位,依次经过的体液组分是______。(编号选填并排序)①胃液       ②血浆       ③组织液       ④淋巴液
(3)SCFA需与胃腺、胰腺和脂肪组织细胞质膜上的GPCR蛋白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据此判断GPCR最可能是______。(单选)
A.MHC分子B.受体蛋白C.免疫球蛋白D.转运蛋白

(4)GLP-1等激素能抑制胃排空、减缓肠道蠕动。据图推测该激素最可能引起______。(多选)
A.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B.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C.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D.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5)夏天,人长时间处于室外环境中,下丘脑会通过厌食中枢抑制食欲,同时机体内还会发生的调节过程包括______。(多选)
A.皮肤血管舒张
B.汗腺分泌增加
C.抗利尿激素水平上升
D.甲状腺激素水平上升

(6)上图显示SCFA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并释放IgA至肠腔,该过程涉及______。(编号选填)①先天性免疫       ②体液免疫       ③获得性免疫       ④细胞免疫
(7)据图信息判断,①细胞的名称应为______
(8))据题干和图信息简述机体借助SCFA维持肠道菌数量相对稳定的机制______
5 . 蚱蜢迁移:气候变暖导致很多低海拔物种向高处迁移,进而改变群落组成。研究人员将原生活在海拔1400m处的蚱蜢放在设有底板的封闭网箱中,分别放置于海拔高度1800m、2070m和2270m处,然后抽去网箱底板。一段时间后,观测网箱内植物生物量和丰富度的变化。

(1)依据生态系统的组分和营养结构判断,网箱内的植物属于______。(编号选填)
①生产者   ②消费者       ③分解者   ④第一营养级   ⑤第二营养级
(2)研究者将封闭网箱置于不同的海拔高度。若欲了解不同海拔高度蚱蜢的生态位,需要调查的信息应包括______。(编号选填)
①环境温度       ②食物种类       ③蚱蜢月龄       ④种间关系       ⑤蚱蜢性别
(3)调查显示,海拔高度1800m、2070m和2270m处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属于______。(单选)
A.遗传多样性B.群落垂直结构C.生境多样性D.群落水平结构

(4)蚱蜢基本上不吃含丹宁(一种苦涩的化合物)的植物,调查发现网箱内此类植物的生物量增加,这一现象表明______。(单选)
A.信息仅从植物传向蚱蜢
B.信息仅从蚱蜢传向植物
C.植物与蚱蜢之间不存在信息传递
D.植物与蚱蜢之间存在双向信息传递

(5)在开展本项研究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______。(多选)
A.网箱调查植物丰富度属于样方法
B.三个海拔高度的网箱应分别随机放置
C.均衡网箱中蚱蜢的种群密度及性别比例
D.采用标志重捕法统计网箱中蚱蜢的种群密度

(6)比较图1和图2的结果,并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引入蚱蜢,植物群落生物量显著减少,物种丰富度则增加
②引入蚱蜢,植物群落生物量显著增加,物种丰富度则下降
③蚱蜢对植物群落上层的消耗量多于底层
④蚱蜢对植物群落底层的消耗量多于上层
⑤植物群落上层与下层竞争加剧,不利于植物生长
⑥植物群落下层获得有效光照增加,促进近地植物生长
6 . 已知某种水果果皮红色(H)对黄色(h)为显性,果肉酸味(R)对甜味(r)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现有基因型为HhRr、hhrr的两个个体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是(       
A.9:3:3:1B.1:1:1:1
C.3:1:3:1D.1:1
7日内更新 | 83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8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高二生物复习资料:07-17年江苏学测真题分类汇编-遗传规律
7 . 下面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①过程合成mRNA,在遗传学上称为___
(2)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①过程的mRNA通过___进入细胞质中,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②过程称为___,场所是___
(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白化病是由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导致的,这属于基因对性状的___(填“直接”或“间接”)控制。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8 . 黑藻是一种常见的沉水植物,其叶肉细胞中的液泡无色,而叶绿体大而清晰。某同学观察黑藻叶肉细胞质的流动及质壁分离现象,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通过观察___(填“叶绿体”或“细胞核”)的运动作为标志。
(2)若所用的蔗糖溶液浓度___(填“>”“<”或“=”)细胞液浓度,则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和___(填“原生质层”或“细胞质”)发生分离。
(3)若步骤②中,从一侧滴加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Q处颜色是___(填“红色”“无色”或“绿色”)。若进行后续的实验,滴加___(填“高浓度蔗糖浓液”或“清水”)后会发现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9 . 已知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b(表示为Xb)引起的,图1表示某家族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图2为果蝇某细胞染色体及部分基因位置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红绿色盲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___
(2)Ⅱ3的基因型是___,Ⅱ4的基因型是___
(3)基因型为AaXDXd的果蝇减数分裂可产生___种类型的配子。
(4)已知果蝇的红眼(D)对白眼(d)为显性,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现有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后代中白眼雄果蝇占1/4,则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填“XDXd”或“XDXD”)。
10 . 一基因型为XHXh的血友病基因(h)携带者与一基因型为XHY的男性结婚,则他们所生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A.1/2B.1/4C.1/8D.1/12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