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图1是拟南芥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示意图,PSI和PSII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PQ、Cytbf也是光合作用中的相关物质。

(1)图1所示的过程属于光合作用的_____(光反应/碳反应)。类囊体腔应是图6中的_____(a/b)侧。
(2)使用箭头和图1中物质或结构,补充完整类囊体膜上的电子传递途径PSⅡ→_____→NADPH。该电子传递链传递的电子直接来源于_____(水光解产生的电子/叶绿素a释放的电子)。若外界CO2浓度降低,图中NADPH会_____(升高/降低)。
(3)拟南芥保卫细胞含叶绿体也可进行光合作用,研究发现相同条件下保卫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远低于叶肉细胞,可能的原因有_____。
A.叶绿体数目较少
B.叶绿体体积较小
C.叶绿体中类囊体数目较少
D.电子传递效率较高

(4)保卫细胞叶绿体自身产生的 ATP 不足以支持有机物的合成,那么在保卫细胞叶绿体合成淀粉的过程中,以下生理过程可以为之补充提供ATP的是_____(编号选填)。
①糖酵解
②三羧酸循环
③类囊体膜的电子传递过程
④线粒体内膜的电子传递过程
遭受强光损伤的拟南芥幼叶细胞中,叶绿素酶(CLH)基因表达量明显上升,科研人员为研究幼叶应对强光影响的机制,分别测定野生型(WT)、CLH基因缺失的突变型(clh-1)和CLH基因过量表达的突变型(clh-2)拟南芥在强光照射后的生存率,结果如图2所示。将拟南芥叶绿体中的蛋白质提取后进行电泳分离,各泳道添加的蛋白来源、分离结果如图3。

(5)CLH 基因过量表达的突变型(clh-2)拟南芥,导致 CLH 基因表达加强的可能原因有_____(编号选填)。
① 该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降低
② 该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 被切割降解
③ 该基因所在的DNA 片段与组蛋白结合更松散
④ 该基因所在的DNA 片段与组蛋白结合更紧密
(6)由图2可知,CLH基因对拟南芥在强光照射后的影响是_____(编号选填)。
①提高生存能力     ②降低生存能力     ③不影响
(7)图3中三种蛋白质,只分布于叶绿体基质的是_____(编号选填)。
①H蛋白       ②D1蛋白       ③R蛋白
(8)D1蛋白完全由叶绿体基因在叶绿体内控制合成,据此推测表达了 D1蛋白的叶绿体内,必定会有的是_____。
A.mRNAB.tRNAC.核糖体D.线粒体

(9)H蛋白是一种热应激蛋白,由H基因控制合成(温度升高时表达),能维持高温下叶绿体中RNA 聚合酶的活性。拟南芥的H基因突变体在22℃下生长与野生型无差别,而 30℃下生长则叶片呈白色,请简述H基因突变体在30℃时叶子呈白色的原因_____
2024-05-2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试题
2 . 玉米种子颜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C、R基因同时存在时为有色,其余基因型都为无色。一棵有色种子的植株Z与三棵植株杂交得到的结果为:AAccrr×Z→有色∶无色=1∶1;aaCCrr×Z→有色∶无色=1∶3;aaccRR×Z→有色∶无色=1∶1;Z植株的基因型为(  )
A.AaCCRrB.AACCRrC.AaCcrrD.AaCcRR
2023-05-30更新 | 417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2022年1月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训练:自由组合定律
3 . 图中甲是某动物细胞内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过程 ,字母表示物质。乙是丙酮酸脱羧酶催化反应过程示意图 ,丙酮酸脱羧酶是细胞呼吸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过程①的名称是_________,过程②A物质氧化脱去一个CO2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___,过程③的名称__________,过程④电子传递链的场所是_________
(2)A所代表物质是 _________,B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C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
(3)过程 ①③④中 产生 ATP最多的是 _________
(4)乙图中表示丙酮酸脱羧酶的是 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该酶只催化丙酮酸脱羧过程,体现了酶具有_________的特点。该酶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 ,说明丙酮酸脱羧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
(5)关于乙图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适当增大酶的浓度会提高此反应的反应速率
B.D 的浓度与酶催化的反应速率成正比
C.G或 F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催化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可能导致反应速率下降
(6)新鲜水果、蔬菜的细胞呼吸是导致其营养流失的主要原因,控制细胞呼吸是果蔬贮藏保鲜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发现,O2和CO2含量、温度会影响细胞呼吸作用:空气中O2含量低于10% 时,细胞呼吸受到显著抑制;O2含量低于2% 时,出现无氧呼吸。苹果、梨、柑橘等水果在 0~1℃、CO2含量低于 5%时,保鲜效果好;当 CO2含量超过 10% 时,果实会变坏。请结合相关原理和家庭实际,设计一份梨和柑橘的家用保鲜方案 ______________
4 . 从理论上讲,任何涉及丧失正常细胞的疾病,都可以通过移植由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特异细胞或组织来治疗,通过下图所示途径获得人的胚胎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因丧失正常细胞而引起的疾病如帕金森症(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图中字母表示细胞,数字表示过程。

(1)图中分化能力最低的细胞是_________细胞。(填字母)
(2)过程①中涉及到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过程①发生四次后产生的每个胚胎干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
(3)下面是细胞周期中的各时期细胞发生的生命活动。
A.DNA的精确复制                    B.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
C.遗传物质平均分配                    D.合成与DNA复制有关的酶
请将时期与活动相匹配:G1期__________,S期__________
(4)图中是胚胎干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关于此时发生在该细胞中的生理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中心体正在分离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染色单体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D.细胞中正在合成蛋白质
(5)胚胎干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在结构上有差异,下列关于这两种细胞分裂的表述正确的有(       
A.胚胎干细胞由中心体为起点构建纺锤丝
B.洋葱根尖细胞无中心体,所以没有纺锤丝
C.在末期时两者都通过质膜凹陷形成子细胞
D.在分裂过程中两者细胞核和染色体的行为相同
(6)下列选项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不同形态特征,其中与遗传物质精确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相关的是(       
A.B.C.D.
(7)由胚胎干细胞形成的细胞c、d、e的遗传信息__________(填写“相同”或“不同”),蛋白质种类_________相同(填写“完全或不完全或完全不”)。
(8)细胞c、d、e的来源相同,但是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胞_________(填写“能或不能”)恢复成胚胎干细胞。
(9)据题中信息与已有知识,说明用胚胎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症依据的原理:_________
干细胞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若细胞过度分裂可诱发肿瘤等疾病。科学家研究发现槲皮素有潜在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下图为槲皮素处理一定数量的胃癌细胞24h后,统计处于G1、S、G2和M期细胞数目的比例,其中未处理组为对照。

(10)据上图推测,槲皮素可将胃癌细胞的分裂阻断在(       )期,从而抑制其增殖
A.G1B.S期C.G2+M期D.任一时期
(11)试结合已有知识推测槲皮素抑制胃痛细胞增殖的可能原因有(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周期内具有一系列的检查点,细胞必须通过这些特定的检查点才能进入到周期循环中。研究证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在细胞顺利通过检查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DK可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形成CDK/Cyclin复合物,推动细胞跨越细胞周期各时期转换的检查点,且不同的CDK/Cyclin复合物在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作用不同(如图)。

(12)细胞由静止状态进入细胞周期时首先合成(       
A.CyclinAB.CyclinBC.CyclinDD.CyclinE
(13)CDK/CyclinE能够促进细胞内发生的生理变化有(       
A.染色质螺旋化B.合成与DNA复制有关的酶
C.纺锤体形成D.DNA数量倍增
(14)若使更多细胞阻滞在G1/S检查点,可采取的措施有(       
A.降低CDK的合成B.抑制CyclinE活性
C.抑制脱氧核苷酸的吸收D.抑制CyclinA活性
5 . 如图是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传递的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编号表示过程。

(1)图中结构X是 _____,可被碱性染料 _____染成深色。
(2)某小组进行“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活动,计划搭建一个由44个脱氧核苷酸的DNA片段,其中含10个腺嘌呤。下列是组内同学准备的四项材料,其中正确的是       
A.12个鸟嘌呤代表物
B.10个胞嘧啶代表物
C.44个核糖代表物
D.45个磷酸代表物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后,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组实验获得的子代噬菌体都不含35S
B.两组实验获得的子代噬菌体都含35S,都不含有32P
C.细菌为子代噬菌体的繁殖提供原料
D.该实验说明DNA分子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具有连续性
(4)真核生物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_____,需要的原料是 _____。过程④的名称是 _____,过程⑤表示遗传信息的 _____过程。
(5)某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       
A.B.
C.D.
(6)若A的模板链序列为5′﹣GGACTGATT﹣3′,则B的序列为       
A.5′﹣CCUGACUAA﹣3′B.5′﹣UUAGUCAGG﹣3′
C.5′﹣AAUCAGUCC﹣3′D.5′﹣GGACUGAUU﹣3′
(7)与①过程相比,③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A.G﹣CB.A﹣UC.A﹣TD.A﹣C
(8)如果过程①中出现差错,导致A分子上某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但产生的C没有发生改变,其原因可能是       
A.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个密码子
B.多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密码子编码
C.过程①②⑤所需要的酶没有发生变化
D.A序列的改变不可能影响C的序列
(9)图中各过程在高度分化的神经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内能发生的过程是       
A.两者都有①②⑤B.前者有①②⑤,后者有②⑤
C.前者有②⑤,后者有①②⑤D.两者都只有②⑤
(10)下表表示基因表达过程中决定丝氨酸的相关碱基,据表推测丝氨酸的密码子是 _____
DNAGT
T
mRNA
tRNAG
氨基酸丝氨酸
(11)DNA甲基化是指DNA序列上特定的碱基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催化作用下添加甲基,高度DNA甲基化会抑制基因表达。在多细胞的真核生物中,DNA甲基化多数发生在胞嘧啶碱基,甲基转移酶将甲基选择性地添加到胞嘧啶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甲基化在细胞中普遍存在,对维持细胞的生长及代谢等是必需的。


请据题干和图中所示信息及分析,下列有关DNA甲基化引起的表观遗传叙述正确的有       (多选)。
A.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从而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B.一个DNA分子只能连接一个甲基
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
D.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
2023-04-03更新 | 45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03-2023年高中生物合格考得分秘籍(上海专用)
6 . 在同一地方进行多次甲、乙两种植物的混种实验,连续进行若干代后,呈现出如下图所示的变化情况。(N=甲播种的种子数/乙播种的种子数,M=收获时甲种子数/收获时乙种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植物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B.甲种群对乙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外源性调节因素
C.当播种时甲的种子数显著多于乙的种子数时,乙将被甲淘汰
D.若甲、乙达成竞争平衡,则收获的甲种子数等于乙种子数
7 . 半乳糖血症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遗传病。下图为一个半乳糖血症的家族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半乳糖血症由________性基因控制,该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2)II2的基因型是________。II1和II2再生一个正常小孩的概率是________(概率用分数表示)。
(3)调查发现,该地区正常人群中半乳糖血症基因携带者概率为2%,若II4和II5生一正常小孩,则该小孩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概率用分数表示)。
2022-12-13更新 | 3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生物试题
8 . 某种蝴蝶紫翅(P)对黄翅(p)是显性,绿眼(G)对白眼(g)是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生物小组的同学用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F1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Ppgg
B.F1紫翅绿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相应性状之比是15:5:3:1
C.F1紫翅白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2/3
D.F1紫翅绿眼个体与黄翅白眼个体交配,则后代相应性状之比是3:3:1:1
9 . 下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蓝细菌、新冠病毒、水绵和酵母菌,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阴影部分可能包含(       
A.核糖体B.染色体
C.DNAD.RNA
2022-04-29更新 | 7392次组卷 | 52卷引用: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三年分类汇编(知识清单)(广东省)专题01走进细胞
10 . 用微电极记录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是研究神经冲动产生、传导和突触传递原理的常用方法。根据以下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1)当图1中的微电极M记录到动作电位时,突触小泡将依次产生的反应是______突触后膜上将依次产生的反应是_______
(2)研究表明,在突触小体未产生动作电位的情况下,微电极N上也会记录到随机产生的、幅度几乎相等的微小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结合突触的结构和突触传递的过程,分析导致该电位变化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在某些突触中,突触小体产生动作电位后,微电极N上记录到电位负值增大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如图3所示。已知K+和C1-通道都参与了IPSP的形成,IPSP产生的原理是___________
(4)已知从刺激开始到动作电位产生有一短暂的延迟,且与刺激强度有关。为了规避该延迟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请利用微电极记录技术设计实验,精确测量动作电位在神经轴突上的传导速度。(实验仪器:微电极记录设备、刺激器、计时器、刻度尺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