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25 道试题
1 . 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的意义重大。下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体外培养肝脏小块要满足的条件:适宜的温度、pH、渗透压、气体环境、营养和____________
(2)气室中充入5%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3)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下列提供的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 X 溶液等。 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②利用甲、乙、丙、丁4组装置(与上图相同),按下表所示步骤操作(“ √ ”表示已完成步骤)

操作步骤

步骤一:加入肝脏培养液

步骤二:加入有机物 X 溶液

步骤三:放置肝脏小块

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并 继续培养淋巴细胞。

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____,并对比分析。

若只有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则说明____________
2 . 野生型二倍体拟南芥基因型标记为WW,不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H,表现为对潮霉素敏感。转入外源H基因获得纯合的转基因植株,一部分植株表现为对潮霉素抗性,基因型标记为RR;另一部分植株表现为对潮霉素敏感,基因型标记为SS。这些植株经染色体数目加倍处理后,获得四倍体拟南芥,基因型分别标记为WWWW、RRRR和SSSS。为研究转基因拟南芥对潮霉素敏感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相关实验。
(1)选择上述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获得F1,F1自交得到F2,杂交结果如下表。

杂交一

杂交二

杂交三

P

RR

SS

RRRR

WWWW

RRRR

SSSS

F1

均表现为潮霉素抗性

抗性

敏感

抗性

敏感

抗性

敏感

F2

3/4

1/4

35/36

1/36

3/4

1/4

①由杂交一结果可知,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②杂交二中,F1植株的基因型标记为_________。杂交二的F1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联会后平均分配,随机移向细胞两极,产生的三种生殖细胞基因型标记为_________
③与杂交二的结果相比,杂交三的F2中敏感型植株所占比例高于预期。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一种假设。
假设:四倍体中,潮霉素抗性植株RRRR的H基因处于激活状态能表达,潮霉素敏感植株SSSS中位于相同位点的H基因被甲基化而处于沉默状态不能表达。甲基化的H基因可能会诱导未被甲基化的H基因发生甲基化。
请依据上述假设,在答题卡上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解释杂交三的F2中敏感型植株占1/4。
(2)研究者设法去除SS植株中H基因的甲基化,发现DNA甲基化抑制H基因转录,得出此结论的实验结果应为_________
(3)请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和表观遗传学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基因与性状关系”的认识:_______
3 . 某植物花腋生对顶生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下表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亲本表现型后 代
腋 生顶 生
顶生×顶生0804
腋生×腋生807270
顶生×腋生295265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该植物花腋生和顶生这一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根据杂交组合_____做出判断,判断依据是_____
(2)组合二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
(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组合三中顶生的基因型是_____
(4)表中杂交组合中属于测交组合的是_____
(5)若杂交组合二的子代腋生植株自由交配,则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4 . 亚洲瓢虫的鞘翅呈现色彩丰富的斑点,鞘翅的黑缘型、均色型和黄底型分别由SASA、SESE和ss控制。为研究鞘翅色彩的遗传特点,用三组亚洲瓢虫进行杂交实验,F1自由交配得F2,其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均色型×黄底型

新类型一

均色型:新类型一:黄底型=1:2:1

黑缘型×黄底型

新类型二

黑缘型:新类型二:黄底型=1:2:1

新类型一×新类型二

黄底型:新类型一:新类型二:新类型三1:1:1:1


(1)欲确定子一代新类型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需对其进行_________
(2)若仅考虑鞘翅的色彩斑点由SA、SE和s基因决定,则与之相关的瓢虫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表现型有_________种。
(3)根据甲、乙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分析,子一代全为新类型,子二代出现图中不同表现形的现象称为___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分离。
(4)丙组的子一代进行自由交配,在子二代中出现新类型的概率为_________。欲测定新类型三的基因型,可将其与表现型为_________瓢虫测交,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则新类型三为杂合子。
(5)为了进一步明确鞘翅斑点的遗传特点,研究者又将黑缘型和均色型杂交,子代表现为两种亲本性状的嵌合体(如图所示),这种显性现象称为镶嵌显性。这种显性类型与人类AB血型的表现形式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将双亲的显性性状在_________表现,后者是将双亲的显性性状在子一代同一个体的相同细胞中表现。
2020-05-08更新 | 45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一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
5 . 豌豆的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表为严格人工授粉条件下两组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

组合

亲本表现型

F1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紫花×白花

503

497

紫花×白花

807

0

紫花×紫花

1240

420

(1)由组合____________可以判断,该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_为隐性性状。
(2)三个组合的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组合一:______________;组合二:______________;组合三:______________
(3)组合一实验的目的是测定亲本中__________性状个体的基因型,此类杂交实验在经典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___
(4)组合一的F1中,自交后代中理论上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的个体有____________株。
(5)组合三的F1植株中,杂合体约占______ 。若让所有组合三子代中的紫花植株进行自交,则所得后代中紫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6 . 已知控制小鼠毛色遗传的等位基因为A、a。某研究小组对小鼠毛色的遗传进行了一系列并得到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一

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实验二

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数量比为2:1

实验三

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数量比为1:1

A.黄色是显性性状
B.表中黄色鼠的基因型都是Aa
C.由实验二的结果可推测基因型为AA的受精卵不能完成胚胎发育(或有致死效应)
D.实验三为测交,若让后代中的黄色鼠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黑色鼠占1/4
7 . 单侧光照射下,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有两种解释: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②生长抑制物分布不均匀。为确定植物弯曲生长的真实原因,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用某种理化方法测得,经单侧光照射后,发生向光弯曲生长的萝卜下胚轴中相关物质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相对数据为平均值)。
实验二:用3H标记的生长素处理玉米完整胚芽鞘尖端的一侧,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测得放射性如下图所示。
单侧光处理黑暗处理
向光侧背光侧
萝卜下胚轴生长素萝卜宁生长素萝卜宁生长素萝卜宁
504349365040.5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是否支持解释①的观点?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若仅根据实验一的数据分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二的结果支持解释______________(填“①”或“②”),原因是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生长素先发生_______________运输,再进行_______________运输,从而弓起两侧生长不均匀,造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8 .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当此种蛾中的一部分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追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此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_______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
(3)在材料一中,蛾的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
(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的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_______变小.下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

A种群(个)

B种群(个)

VaVb

200

0

VaVa

50

0

VbVc

100

200

VcVc

150

50

VaVc

100

80


(5)Va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__________
(6)就V基因而言,比较A种群和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
2020-12-26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6章 生物的进化
9 . 材料一:自花传粉是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也叫自交。自然界中自花传粉的植物比较少,如大麦、小麦、大豆、稻子、豌豆、拟南芥等。在这类植物中,有的花不待花苞张开,就已经完成了受精作用,这种现象称为闭花传粉和闭花受精现象,如豌豆花便是典型的闭花受精植物。
材料二:异花传粉是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现象。自然界多数植物是异花传粉,雌雄同株常见的有玉米、南瓜、黄瓜、西瓜等,雌雄异株常见的有菠菜、大麻、银杏、猕猴桃等。
材料三:果蝇是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黑腹果蝇是双翅目昆虫,生活史短,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少,突变型多,个体小,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20世纪初,摩尔根选择黑腹果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的杂交及子代表型计数的方法,建立了遗传的染色体理论,奠定经典遗传学的基础并开创利用果蝇作为模式生物的先河。
(1)下列关于人工异花传粉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作异花传粉
B.不同植物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父本
C.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所以用其做人工异花传粉实验不需要套袋
D.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去除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该过程叫作去雄
(2)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采用A、B两株玉米进行如图所示的遗传实验。图中四个实验中涉及到的传粉方式有__________
A.自花传粉B.异花传粉
C.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D.自花传粉和闭花授粉
(3)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若干只杂合的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得到F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统计F1果蝇的数量,发现灰身∶黑身≈1∶1,出现该比例所需要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等。
②一灰身果蝇(甲)与多只黑身果蝇杂交,每一次杂交产生的子代果蝇均表现为灰身∶黑身=5∶1,检查后发现甲多了一条染色体,则甲的基因型是______。让甲与正常的杂合的灰身果蝇杂交,理论上子代果蝇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
③果蝇增加或缺失一条Ⅳ号染色体都能存活,而缺失两条则不能存活。请以F1中出现的Ⅳ号染色体缺失的灰身雌雄果蝇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来确定基因B、b是否位于Ⅳ号染色体上(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及预期结果)。
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05更新 | 784次组卷 | 3卷引用: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拓展版)
10 . 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叶的形态由另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下表是三组不同的亲本杂交的结果。请据表回答:

组合

亲本表现性

子代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色阔叶

红色窄叶

白色阔叶

白色窄叶

白色阔叶×红色窄叶

403

0

397

0

红色窄叶×红色窄叶

0

430

0

140

白色阔叶×红色窄叶

413

0

0

0


(1)根据哪个组合能够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_____________
(2)杂交组合一产生的红色阔叶与白色阔叶再杂交,得到双隐性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双显性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3)杂交组合二产生的红色窄叶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4)杂交组合三的后代红色阔叶,让它进行测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F1自交产生的子二代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和亲本相比,重组类型(指表现型)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