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在广西成功举办,赛场上运动员展现出了朝气蓬勃的精神风数,下列关于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生理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A.摆臂时,兴奋的神经元细胞膜对Na+通透性发生改变
B.心率加快受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调控
C.大量出汗使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呼吸加快和胃肠道消化腺分泌增加
2 . 细胞内的大分子可通过胞吐排出到细外部。研究表明蛋白质FOXM1可介导染色质部分DNA从细胞核内转移到细胞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核内某些DNA片段可以通过FOXM1途径外排到细胞外,而其它DNA片段却不能,这说明FOXM1与外排DNA的结合具有_______性。
(2)外排DNA的包裹装载,依赖于LC3-Ⅱ、FOXM1-LC3-DNA复合体通过LC3-Ⅱ的脂酰侧链插入到膜脂中,使该复合体精准定位在_______上。
(3)据图分析,A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A能和溶酶体融合形成B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性。
(4)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包含有多种水解酶。结构A与特殊状态下的溶酶体融合后,FOXM1-LC3-DNA复合体并未被水解,推测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答3点)。上述DNA外排过程中______________(需要/不需要)能量。
3 . 植物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系数是指某种重金属元素在植物体内与土壤中含量的比值。某矿区三个样地Ⅰ、Ⅱ、Ⅲ的污染程度依次加重,统计甲、乙植物对矿区重金属铅(Pb)、镉(Cd)及锌(Zn)的富集系数如表所示。据表分析,以下叙述合理的是(       

植物

Pb富集系数

Cd富集系数

Zn富集系数

1.25

3.74

6.21

4.76

10.29

15.97

2.44

5.30

9.19

0.34

0.61

1.21

1.93

2.51

3.08

1.27

1.58

2.70

A.两种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高于土壤
B.甲更适合用于该矿区土壤修复
C.乙对Pb的富集能力高于Cd和Zn
D.乙对Cd富集量与土壤污染程度无关
4 . 我国学者以新型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以阻断该病毒对人体的感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保留着T淋巴细胞的部分特性
B.制备杂交瘤细胞时产生特定抗体的淋巴细胞不需要传代培养
C.杂交瘤细胞的制备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特性
D.筛选前杂交瘤细胞产生单一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
5 . 人类活动使加拿大盘羊的生境破碎化,大片连续的生境面积减小且被分割为多个大小不同的隔离片段,会形成无法保证物种长期生存的小种群。这些小种群除面临资源限制,还会因近亲繁殖导致种群消失。下列关于加拿大盘羊种群叙述错误的是(       
A.生境破碎化会降低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生境破碎化会阻碍种群的迁入和迁出
C.小种群的消失是因为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D.从大种群随机选择部分个体到小种群可以避免近亲繁殖
6 . 内环境为体内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健康人体的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是(       
A.胰岛素B.氨基酸C.钠离子D.纤维素
7 . 酸笋是广西各族人民喜爱的一种发酵风味食品。民间制作笋时,会根据不同的气候温度来控制酸笋泡制的时间,其涉及的生物学原理主要是温度影响了(       
A.酸笋中化学元素的种类
B.发酵微生物所产生的酶的活性
C.笋细胞产生乳酸的速率
D.发酵微生物的氨基酸脱水缩合方式
8 . PCR可用于扩增并检测DNA,但存在交叉污染或偏差等问题,而新研发的基于CRISPR/Cas12a系统的检测方法,可在低浓度样本中更灵敏,快速识别靶标DNA。该系统利用gRNA介导Cas12a蛋白能准确切割靶标DNA。同时切割荧光底物使其发出荧光,通过检测荧光强度确定靶标DNA含量,利用Cas12a检测靶标DNA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

(1)根据图中信息可推测Cas12a作用于靶标DNA时,具有类似_______酶和______________酶的功能;gRNA识别靶标DNA,遵循的是_______原则。
(2)在构建表达Cas12a蛋白的载体时,通常是将Cas12a基因插入到lacZ基因内,使lacZ基因失活,从而失去催化无色底物显色的能力,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理论上通过含氨苄青霉素且不含无色底物的对应培养基培养,不能筛选到含有Cas12a基因表达载体的工程菌,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3)荧光检测时,60分钟后三组荧光信号强度达到一致,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研究时,增加NTC组作对照的作用是_______;g-3+g-7组可更快检测出靶标DNA,原因是_______
9 . 为了改善猕猴桃的品质,用基因编辑技术使猕猴桃中的基因A突变为基因a,使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下图表示基因表达的过程。已知AUG为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子,UAA、UAG、UGA为终止密码子。回答:

(1)转录过程中,与启动子结合的酶是______________;翻译过程中,沿mRNA移动的细胞器是_______
(2)基因A进行转录的模板链是_______(甲/乙)链,启动子位于该链的_______端。
(3)若碱基数x小于y,但组成蛋白质A的氨基酸数目比蛋白质a的多。根据基因编辑结果及基因表达原理分析,导致蛋白质a氨基酸数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
(4)研究发现,含有基因a的猕猴桃,其果皮细胞中纤维素含量发生改变。这一现象说明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若要将这种猕猴桃新品种投放市场,为了确保果实本身品质,在实验植株的果实成熟后,需要进一步检测果实的_______(答出2方面)。
10 . 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我国从2002年开始实行对新生儿免费乙肝疫苗接种,在预防乙肝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临床上常检测抗原、抗体五项指标(如表)判断个体感染HBV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注:“-”表示阴性;“+”表示阳性;抗-HBs、抗-HBe、抗-HBc属于抗体。

个体指标

HBV表面抗原

抗-HBs

HBVe抗原

抗-HBe

抗-HBc

-

+

-

+

+

-

+

-

-

+

+

-

-

-

-

-

+

-

-

-


(1)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后,一部分抗原与B细胞接触结合,另一部分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处理后,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呈递给_______细胞,最终激活B细胞。B细胞被激活后一部分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另一部分B细胞分化为_______
(2)据表分析,甲、乙、丙、丁四人中,HBV的携带者是_______,对HBV具有免疫力的个体有_______
(3)下图为第一次接种某乙肝疫苗后体内总抗体相对浓度变化曲线,请在相应位置绘出第二次成功接种同一种疫苗后总抗体相对浓度变化曲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