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487 道试题
1 . 肝纤维化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外基质的病理性沉积,沉积物中Ⅰ型胶原蛋白是主要成分。研究发现活化的人肝星状细胞会大量合成和分泌Ⅰ型胶原蛋白沉积在肝小叶的窦间隙,它们分别由COL1A1和COL1A2编码。本研究旨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用人COL1A1启动子序列调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表达(永生化的人肝星状细胞)中建立一个人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可视化报告系统。
(1)研究过程中应将LX﹣2细胞置于含____的气体条件下培养,其中O2的作用是_____
(2)研究人员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基因表达载体,构建过程所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其中Kozak序列能增强EGFP基因的表达,已知EGFP基因的α链为转录的模板链,则应将图2中EGFP基因的_____(“A”或“B”)端与Kozak序列连接,除图1中所示元件外,基因表达载体还应具备_________(至少答两点)等元件。

(3)使用慢病毒包装系统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LX﹣2细胞中,并筛选得到了荧光强度最强的细胞株(入LX﹣2﹣CE)进行扩大培养于后续研究。为验证LX﹣2﹣CE能通过EGFP表达来反映细胞表达COL1A1能力的改变,本研究选取了已知具有潜在抗肝纤维化作用的药物青蒿琥酯对LX-2-CE进行处理。实验分组中的阴性对照组为____,阳性对照组为加10μg/L的TGF﹣β1诱导处理的LX﹣2﹣CE,实验组为加入不同浓度青蒿琥酯与10g/L的TGF﹣β1共处理的LX﹣2﹣C.实验结束后,对各组LX﹣2﹣CE进行荧光检测,并分别通过_______技术检测相关基因(COL1A1和EGFP)是否转录出mRNA和翻译出蛋白质,与荧光检测结果相互印证。若实验组的荧光强度均______(“低于”或“高于”)阳性对照组的荧光强度,说明LX﹣2﹣CE荧光强度的改变可以反应青蒿琥酯的潜在抗肝纤维化作用。实验中10μg/L的1TGF﹣β1的作用是______LX﹣2﹣CE。
(4)系列实验结果表明,外源性COL1A1启动子调控的EGFP的表达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内源性COL1A1启动子调控的COL1A1的表达水平的变化。请你推测该人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可视报告系统建立的意义是____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五中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2 . 为研究Atu5117启动子能否独立启动下游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获得“Atu5117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嵌合序列”,再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仅使用1种限制酶),以获得含有“嵌合序列”的重组DNA分子。相关过程、基础质粒及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重叠延伸PCR反应缓冲溶液中一般要添加Mg2+,以激活______,PCR中预变性时间比循环过程中变性时间长,其原因是______
(2)由阶段2“变性后杂交”的原理可知,引物2和引物3在碱基序列上的要求是_____
(3)阶段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的酶有______,它们作用的化学键是______
(4)本实验中,在阶段3需破坏基础质粒上T7启动子的结构,从而使得GFP的表达仅受Atu5117启动子的调控,因此,在设计阶段1和2的引物时,需确保______(填引物名称)上含有______(填限制酶的名称)的识别序列。
(5)提取受体细胞的相应DNA,利用与阶段3相同的限制酶酶切,进行DNA电泳检测,结果如图2。已知Atu5117启动子、GFP基因、基础质粒的序列大小分别约为490bp、750bp、2750bp(bp代表碱基对),据图判断受体细胞______中成功导入了重组DNA分子。

3 . 芽殖酵母通过出芽形成芽体进行无性繁殖(图1),出芽与核DNA复制同时开始。一个母体细胞出芽达到最大次数后就会衰老、死亡。科学家探究了不同因素对芽殖酵母最大分裂次数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芽殖酵母进入细胞分裂期时开始出芽B.基因和环境都可影响芽殖酵母的寿命
C.成熟芽体的染色体数目与母体细胞的相同D.该实验结果为延长细胞生命周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7日内更新 | 8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完全解读(湖北卷)
4 . 某研究小组从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并测定其含量,对土样进行稀释的流程如下图所示。摇匀D试管,从D试管中取0.1mL菌液进行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得平板中的平均菌落数为3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所用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成分包含琼脂、水和纤维素
B.每克土样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至少是3.4×106
C.采土工具、接种工具、培养基和培养皿可采用干热灭菌法灭菌
D.还需设置一个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同时培养,以检验灭菌是否彻底
5 . 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厌氧发酵的和谐有序进行是土壤底栖藻类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某单细胞土壤底栖藻类在黑暗条件下无氧发酵产生醋酸等有机酸(HA),导致类囊体、线粒体酸化,有利于其从黑暗向黎明过渡,相关过程如下图1,字母 B~H 代表相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 B是____,除TCA 循环外,图中能产生物质B的过程还有____;物质C、H分别是________
(2)黑暗条件下,PQ 等电子传递体处于____(氧化、还原)状态。从黑暗转黎明时,整体光合电子传递速率慢,导致____(填字母)量成为卡尔文循环的限制因素,此时吸收的光能过剩,对电子传递链造成压力。
(3)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三个去向:用于光合作用、以热能散失、以荧光的形式发光。由光合作用引起的荧光淬灭称之为光化学淬灭(qP),由热能散失引起的荧光淬灭称之为非光化学淬灭(NPQ)。为了探究厌氧发酵产酸对光能利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npq4 突变体(缺失LHCSR 蛋白,LHCSR 催化NPQ)和正常藻为材料,在黑暗中进行厌氧发酵,发酵180min后添加KOH。整个实验过程中连续抽样,在光下测定荧光强度,结果如下图2、图3。相关推断合理的是____。

A.突变体厌氧发酵时间越长,光化学淬灭越强
B.正常藻厌氧发酵后加入 KOH,非光化学淬灭增强
C.正常藻厌氧发酵产生有机酸,降低类囊体pH,促进非光化学淬灭
D.正常藻厌氧发酵产生有机酸,有利于缓解黎明时电子传递链的压力

(4)为进一步研究厌氧发酵产酸对光下放氧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正常藻平均分为两组,在黑暗条件下厌氧发酵3小时后,对照组不加KOH,实验组用KOH 处理,在弱光下连续测定放氧量并计算达到最大氧气释放量的百分比,结果如下表。
组别光照时间/h
0.5123
对照组30%80%100%100%
实验组0%0%60%100%
放氧速率等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速率。实验数据说明厌氧发酵产酸____(促进、抑制)有氧呼吸。实验组放氧速率比对照组低,主要原因是____
6 . 将小麦幼苗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测得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0~5min容器内的气体,可观察到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B.B点时,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若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保持不变,则5~15min叶片产生氧气的速率为6×10-8mol/min
D.与A点相比,B点时叶绿体基质中C3含量增加
7 . 广西青梅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研究人员对广西青梅幼苗和成年树木的光合特性与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究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光合能力的差异,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气孔导度和气孔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1)据图分析,当光照强度为( 0∼500μmol⋅m-2 s-1时,幼苗和成年树木的净光合速率均快速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 ,此时类囊体上可以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供暗反应合成有机物。而当光照强度大于 800μmol⋅m-2 s-1以后,幼苗和成年树木的净光合速率均呈下降趋势,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成年树木的叶绿素a、b含量均显著高于幼苗,用__________(填试剂)分别提取两者等量绿叶中的光合色素后,通过纸层析法进行分离,滤纸条从上至下第三、四条色素带较宽的是来自__________(填“成年树木”或“幼苗”)的光合色素。
(3)成年树木和幼苗的下表皮存在大量的气孔组织,推测成年树木的气孔密度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幼苗。保卫细胞吸水体积膨大时气孔开放,反之关闭,当保卫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高时,可导致气孔__________(填“关闭”或“开放”)。
(4)广西青梅种子发芽及幼苗的生长需要荫蔽环境,而成年树木喜阳,由于广西青梅成年树木与其他乔木树种长期占据了上层,大苗难以长成中树或大树。在广西当地可通过人为干扰的方式,如__________(答一点)以利于大苗生长发育成大树;在引种栽培时,幼苗时期需要进行适当的__________处理,进入成年期后,可移植至适宜的环境中。
8 . I.根据光合作用中CO2固定方式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C3植物(如小麦)和C4植物(如玉米)。C4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类囊体但没有Rubisco酶,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没有类囊体但有Rubisco酶,其光合作用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远高于Rubisco酶。

   

(1)C4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在______细胞中进行。图中丙酮酸转化为PEP需要叶绿体的______(填结构)提供ATP,由Rubisco酶催化固定的CO2主要来自图中过程和______(填生理过程)。
(2)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完全被叶肉细胞包被,叶肉细胞可以为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提供ATP和NADPH,这说明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在结构上具有的特点是______;同时还有助于从维管束鞘细胞散出的CO2再次被______(填物质)“捕获”。
Ⅱ.研究者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苗期玉米的光合生理差异,部分结果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3)图甲的实验设计中,对照组玉米处理的具体条件是______。图乙中,在恢复期作物净光合速率最低对应的处理条件是______。图乙结果所示,胁迫期C&D组净光合速率小于C组,而恢复期C&D组净光合速率明显大于C组,说明______
(4)据丙图可知,光系统Ⅱ中,光使叶绿素中的电子由低能状态激发到高能状态,这个高能电子随后丢失能量而进入光系统Ⅰ,这时一部分丢失的能量便转化为______中的能量。光系统Ⅱ中丢失的电子由______裂解放出的电子补充;光系统Ⅰ中形成的高能电子作用用于生成______。研究表明,玉米幼苗对低温较敏感,单一冷害胁迫会对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造成极大损伤,请结合图丙分析单一冷害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______
9 . 对于小麦、水稻等大多数绿色植物来说,在暗反应阶段,一分子CO2被一分子五碳化合物(C5)固定以后,形成的是两分子三碳化合物(C3)。但在玉米、甘蔗等植物细胞中存在特殊的固定CO2的途径(C4途径,如下图),其细胞中的PEPC 酶对CO2有很高的亲和力。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固定CO2的物质有_____,由图可知,玉米细胞中的胞间连丝具有_____的作用。
(2)在玉米光合作用过程中,为研究CO2中的碳首先转移到含有四个碳原子的有机物(C4)中,可采用_____方法进行实验,该实验过程需要控制的自变量是_____
(3)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玉米的CO2补偿点(通常是指环境CO2浓度降低导致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环境CO2浓度)低于水稻,该小组欲利用下图装置对此进行研究,支持该研究小组观点的实验结果为_____。从光合作用角度分析,请写出一个还可以用此装置研究的课题:_____

10 . 水通道蛋白位于部分细胞的细胞膜上,能介导水分子跨膜运输,提高水分子的运输速率。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放入渗透压较低的溶液中,可使其逐渐吸水涨破,此时光线更容易透过红细胞悬浮液,液体由不透明的红色溶液逐渐变澄清,肉眼即可观察到,这种现象称为溶血,溶血时间与水分进入红细胞的速度有关。下图是猪的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体积和初始体积之比的变化曲线图,O点对应的浓度为红细胞吸水涨破时的NaCl浓度。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失水?_____
(2)分析图,将相同的猪的红细胞甲、乙分别放置在A点和B点对应的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乙细胞均保持活性,乙细胞的吸水能力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红细胞甲。
(3)将猪的红细胞和肝细胞置于蒸馏水中,发现红细胞吸水涨破所需时间少于肝细胞,结合以上信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
(4)有观点认为:低温会使水分通过细胞膜的速率减慢。请以羊血为材料,以溶血现象作为观察实验指标,设计实验验证这一观点。(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_____
2024-06-18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7讲 物质运输(练习,6大题型)-【上好课】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