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5 道试题
1 . 如图1是某细胞模式图,图2表示人体内几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相互关系,其中X、Y代表化学元素,a、b代表有机小分子物质,A、B、D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中,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含有核酸的具膜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填序号)。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填序号),该细胞器可以进行复制,复制的时间是___________
(2)图2中X所示的元素是___________,Y所示的元素主要是___________。a物质是___________
(3)图2中物质A和D在化学成分方面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两类物质中,属于人体细胞遗传物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4)图2中b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以b为原料合成B的场所是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 . I.如图,图甲是叶绿体模式图,图乙表示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丙表示在密闭小室内测定的a、b两种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光反应的场所在______(填名称),该结构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为______
(2)图乙中②表示的过程是______。若光照突然停止,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随之减少的物质有______
(3)图丙中______(填“a”或“b”)更有可能为阴生植物,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对a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大于______klx,该植物才能正常生长。若a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降低到25℃(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中M点的位置理论上的变化是______。(右上移、右下移、左下移、左上移)
II.将某绿色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的相同,甲图表示用浓度测定仪测得的该玻璃罩内浓度变化,乙图表示该密闭的玻璃罩内气体变化情况(缓冲液在浓度过高时能吸收.在浓度过低时可以释放)。

请据图回答问题:
(4)若光合作用强度位于甲图曲线上的D点,则此时在乙图中液滴______(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若光合作用强度对应甲图中的DH段,则在乙图中液滴______(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
(5)在一天内,甲图中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在______h左右,超过此时间,有机物积累量会逐渐下降,导致此变化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
(6)若把该密闭的玻璃罩移到黑暗的环境中,则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此时,乙图装置中的液滴______(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
2024-03-14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3 . 图1是绿萝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图解,①~④代表物质,甲、乙代表生理过程。科研人员将绿萝置于密闭容器内,检测容器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2.图3是某同学为了测定瓜苗实际光合作用速率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如果乙过程的速率下降也会影响甲过程,原因是甲过程需要乙过程提供_______(填序号)。如果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④的含量会______
(2)图2中BC段绿萝的呼吸速率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光合速率,在B点和D点,绿萝某个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__其呼吸速率。E点植株的干重_______A点植株的干重。
(3)图3两套装置中的溶液是_______。如果A装置中的瓜苗有活性,则B装置中的瓜苗应为死亡的瓜苗,设置B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请简述测量瓜苗实际光合速率的思路:_______
2024-03-0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4 . 圣佩德罗型无花果一年结实两次,第一季为春果,第二季为秋果。研究者选取了5年生圣佩德罗型无花果为材料,研究了春、秋果两个幼果期以及盛花期和盛花后期雌花中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春果和秋果不同发育时期两种植物激素含量有差别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不同
B.10mm到15mm幼果阶段春果内赤霉素较脱落酸的含量下降更多
C.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是单一激素的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
D.赤霉素可以促进开花和果实发育,脱落酸则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2024-03-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5 .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图1为人体肌肉组织局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体液中的不同成分,图2表示体液中这几种成分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会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引起④中液体增多
B.图1中的①②③④分别对应图2中的丁丙乙甲
C.甘油三酯、氨基酸、肌酐和胰蛋白酶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D.红细胞中的氧气被肌肉细胞利用至少要穿过6层磷脂分子
2024-03-06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6 . 下丘脑是联系神经和内分泌腺的重要枢纽。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体液联系,构成下丘脑-腺垂体系统;一种是神经联系,构成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图中A、B表示垂体的两部分,C、D表示联系方式。神经垂体不含腺细胞,不能合成激素,只是储存与释放激素的场所。
   
(1)下丘脑参与调节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__,它们是支配_________的传出神经。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消化,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当人摄入食盐过多时,_________会升高,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的抗利尿激素会沿轴突运输到_________(填字母)垂体,释放进入血液,最终作用于靶器官,促进对水的重吸收。当大量丢失水分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_________增加分泌_________,促进_________对Na+的重吸收。
(3)寒冷时,下丘脑内的___________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此时,下丘脑会产生相关激素,经图中的___________运输到垂体,再经过一系列反应升高体温。
(4)请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联系_________
7 . 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因由于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而获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发现使有效mRNA疫苗的开发成为可能。人工合成的mRNA分子等通过脂质体包裹可制备mRNA疫苗。如图是mRNA疫苗在树突状细胞中合成、呈递抗原的过程图,请回答:

(1)疫苗中的mRNA能在细胞内表达出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分子,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反应。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
(2)mRNA疫苗在细胞内表达合成抗原蛋白后,一部分经蛋白酶体水解产生________,再在________(结构)的参与下以MHC-I类肽呈递到细胞表面,然后激活________免疫;另一部分以MHC-Ⅱ类肽呈递到细胞表面,然后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为B细胞的激活提供信号。
(3)与使用改造过的无害病毒作载体相比,脂质体载体的优点是能将mRNA疫苗更容易地导入细胞,原因是________;且不会引发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8 . 如图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其中P、R、S、T、F、E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物质输入的同时也有能量输入
B.E通过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C.生态系统的基石是P,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
D.图中的F处于第五营养级,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9 . 突触后膜兴奋后产生EPSP电位,EPSP电位可以总和叠加。突触后膜第一次受到刺激(未达到阈值,阈下刺激)便已经产生EPSP电位。EPSP电位产生后迅速发生衰减,此时若受到第二个刺激,则这两个刺激就会发生叠加,以此类推,多个刺激产生的EPSP会进行总和叠加。叠加的电位一旦达到神经元的阈值(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就会爆发动作电位。图1为总和叠加的示意图,下图2为神经元A、B、C、D之间的联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次刺激X,图1出现波形但是未引发动作电位的原因是:刺激强度低,突触后膜________________,导致示波器出现波形,但不能产生超过阈值的兴奋,不能引起动作电位。图1实验有时也会失败,即当先后多个刺激间隔时间稍长,连续刺激后也不能产生动作电位,说明总和叠加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叠加的电位若超过阈值,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动作电位的幅度通常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增大。
(2)静息电位大小是影响细胞兴奋性强弱的因素之一。图2中,单次电刺激A,会使③处电位由-70mV变为-75mV,D神经细胞的兴奋性_____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3)研究表明,龙血素B会影响突触后电位的变化。为探究不同浓度龙血素B与突触后电位的关系,科研人员利用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
①取体型相似,生理状态相同的蟾蜍18只,损毁脑和脊髓,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随机分为6组,每组3只,室温浸泡在任氏液中15min;
②给予坐骨神经5mV电刺激,通过微电极记录腓肠肌细胞膜的电位变化;
③分别用含5%、10%、15%、20%、25%龙血素B的任氏液处理1-5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5min,6组用任氏液处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5min作为对照组。
____________
⑤比较每组___________
10 . 植物细胞能将胞内的ATP通过膜泡运输释放到胞外,形成胞外ATP(eATP)。eATP可通过受体介导的方式,调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发育、抗病反应等生理活动。为探究eATP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科研小组用去离子水配制了适宜浓度的eATP溶液,并用其处理菜豆叶片。一段时间后,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μmolm2·s1)和胞间CO2浓度(μmol·μmol1)等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对照组的处理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净光合速率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为指标,测定的数据______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上遮光处理的数据。
(3)活性氧(ROS)能促进植物叶肉细胞气孔的开放,NADPH氧化酶是ROS产生的关键酶。科研人员用eATP处理NADPH氧化酶基因缺失突变体,发现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组基本一致。试推测eATP调节植物光合速率的机制:_______________
(4)图2表示某植物枝条上不同位置的叶片在某时刻的净光合速率,第11-15片叶(幼叶)获得的光照、水分、CO2充足且环境温度适宜,但其总光合速率却比第10片叶低,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024-02-24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